2019版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板块四 选考内容 选考二 .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13941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板块四 选考内容 选考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版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板块四 选考内容 选考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版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板块四 选考内容 选考二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板块四 选考内容 选考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板块四 选考内容 选考二 .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来源考查主题引文出处设问方式命题分析2018年全国卷二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对二战性质的认识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比较类、背景类(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以国外著作为主。(2)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时代背景分析战争的原因、影响。(3)从时间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秩序;从内容看,涉及战争背景、战争结果及影响等。(4)与教材的关联度,与选修3教材密切相关,与必修1教材中中国的抗日战争、现代中国对外关系及国际格局有一定联系。2

2、018年全国卷二战期间中国参与创建联合国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表现类、原因类2018年全国卷二战期间英法对德的经济封锁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措施类、作用类2017年全国卷二战期间开罗会议吴东之中国外交史内容类、意义类2017年全国卷一战后的欧洲秩序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背景类、原因类2017年全国卷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侵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表现类2016年全国卷越南战争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原因类2016年全国卷罗曼罗兰的反战活动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比较类、原因类2016年全国卷威尔逊“十四点”计划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背景类、原因类20

3、15年全国卷二战及法国复兴戴高乐战争回忆录原因类、认识类2015年全国卷苏联与原子武器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背景类、作用类2014年全国卷联合国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原因类、作用类2014年全国卷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背景类、作用类考法1从外交政策角度考查一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典例1 (2017全国,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

4、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益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

5、何处去的问题”“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等信息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联系教材所学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9年”,从欧洲政治思维、经济诉求及当时欧洲形势来分析说明。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考法2从和平与发展角度考查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特点典例2 (2016全国,47)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

7、席。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两段材料先概括罗曼罗兰在一战时期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的主张,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变化。第(2)问,首先确定答题的角度,即从总结一战教训和形势变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分析时要结合二战前的国际形势,做到有理有据。答案(1)变化: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2)原因: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

8、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考法3从合作或冲突角度考查二战的过程、特点及影响典例3 (2018全国卷,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

9、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及贡献。第(1)问,结合材料“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10、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建议被称为中国建议”等信息概括。第(2)问,结合第(1)问答案,调用所学知识从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创建、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方面作答。答案(1)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2)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考法4从美苏“冷战”角度考查二战后国际格局的特点典例4 (2016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65年,美国

11、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和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

12、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的战略重心、对朝鲜战争的反思、中国有效的警示、美国的克制等角度来回答。第(2)问,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及其国内情况分析回答。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中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

13、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战争给经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3)面对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4)在战争还没有消灭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5)要加强维

14、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2.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1)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一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2)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3)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的6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二

15、、对战争的分析认识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1.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2.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3.战争的影响任何战

16、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三、从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看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变化的根本因素1.从两极格局的形成来看: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增强,而英、法、德、日等国实力严重削弱,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及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使得美苏由联合走向对抗,两极对抗局面形成。2.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来看: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欧洲国家和日本的实力急剧上升,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1973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严重衰退

17、,导致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出现。3.从两极格局的瓦解来看: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严重衰退,使得它无法继续与美国对抗,步步退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抗以苏联的解体而结束。4.从中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来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实力,使得中国在两极格局解体后,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四、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原因(1)根本原因: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上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2)直接原因在朝鲜,美国希望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

18、。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局部战争出现原因(1)地区资源及其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干涉别国内政。(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3.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国际关系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2)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

19、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失,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五、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及作用1.原因(1)历史原因:两次世界大战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2)现实原因核武器毁灭性破坏力严重威胁人类和平生活。美苏“冷战”,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局部战争,对地区、世界和平构成威胁。(3)重要因素众多著名人士的推动。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增强。2.特点(1)内容上:以反对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中心。(2)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3)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4)斗争对象上:矛头直指军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的

20、霸权主义。(5)斗争形式上:形式多样,与其他社会运动相结合。3.作用(1)对制止战争、对限制军备竞赛、对裁军起了积极作用。(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3)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2018广东东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然而到了1917年时,威尔逊个人却将这个国家引向战争。从中立走向干预的一个原因是战备运动1916年6月3日威尔逊政府通过了国防法,这一法案标志着战备运动达

21、到高潮。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使美国人有了参战的心理准备。另一个因素则是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没有多少痛苦和牺牲的军事行动让美国人体验到了乐趣。美国介入战争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买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主顾失败了,这些金融业和工业也将被毁掉。而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最后,1917年3月沙皇政权被推翻使美国有可能加入一个民主国家的联盟来反对中欧的专制国家。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中立走向干预一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战的影响。解析第(1)问,从国内战备、军事宣传、干涉

22、墨西哥的经验、保护自身利益、德国潜艇战和二月革命的影响等方面归纳。第(2)问,从对战争、对世界、对美国的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原因:战备运动的促进;军事宣传的影响;武装干涉墨西哥,较少代价获得更大利益;保护美国金融业和工业的经济利益;德国潜艇战给美国带来了损失;俄国的二月革命影响;争夺胜利果实。(2)影响:有利于增加协约国军事实力,战局迅速向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发展;影响了更多中立国,使其纷纷参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有利于美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2.(2018安徽黄山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

23、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从1934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出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概括国际联盟提出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

24、,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答案(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作用:虽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国联对意大利入侵行为的“制裁”有名无实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遏制侵略,维护和平;国联受到英法等大国的操纵,成为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2)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多;世界主要大国都参加了联合国; 国际联盟主要被少数西方大国所控制,在联合国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3.(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2年5月,法国议会选举中上台的“左翼联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方

25、法对付危机,加之在国际事务方面,胡佛的延缓偿付欠款法案以及赔款的取消,都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在这种形势下,法国的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现。1934年初,法国报界披露了白俄侨民斯塔维斯基搞金融投机的丑闻,涉及大批政界要人、警察和司法部门的头目1 200多人。“火十字团”等法西斯组织利用这一丑闻事件阴谋夺权。面对法西斯势力的日益猖獗,法国左翼政党空前团结,组成了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勃鲁姆政府促使法国雇主协会和法国总工会达成了马提翁协议,规定工人有权利与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协调矛盾;勃鲁姆政府还加强了对法兰西银行的控制,对严重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法国通过了公认带薪休假制

26、度、每周40小时工作制法案。人民阵线政府对法西斯主义进行了有效的抵制,从而避免了法国成为“下一个德国”。据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法西斯势力猖獗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翼政党为避免法国成为“下一个德国”而采取的措施。答案(1)背景: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左翼联盟”无力解决危机;对美国胡佛政府在国际事务方面的做法不满;政府丑闻事件的影响。(2)措施:组建人民阵线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通过立法调节劳资关系,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4.(2018河南安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9年,大多数德国人失去了1914年一战前的激昂情

27、绪。那些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们对于这一轮战争的态度却成两极:一部分人在经历了战争有可能带予人类的创伤后成了和平主义者,发起了和平主义运动,呼吁停止战争;而另一部分人则大声呼喊道:“新一轮的战争,我们要打得更猛,更迅速,更不留情!”这一部分人中,也包括希特勒。(1)如圆中有弦的条件,常作弦心距,或过弦的一端作半径为辅助线.(圆心向弦作垂线)一战中,德英海军在北海上的海战导致了德国海上物资运输的瘫痪。德国短缺的物资中的三分之二被统一分配至前线,只有三分之一分配给国内的平民。“伴随着德国严冬一起降临的,是饥荒和传染,这场战争是我的大学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最伟大的时期。”希特勒后来谈到一战时这样说。cos

28、摘编自凡尔赛和约下的德国第二章 二次函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参加过一战的德国老兵对于新一轮战争的态度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上述态度。八、教学进度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成了和平主义者,发起了和平主义运动”得出;第二小问,据材料信息从一战影响、老兵的经历、国内思潮等方面概括。第(2)问,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评述。答案(1)态度及其成因:主张和平,一战给人类尤其给德国带来重创;参战老兵目睹了战争的残酷。鼓吹新的战争,转移人民斗争视线,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言之成理即可)(2)简评:以避免战争来处理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和平主义值得肯定;但资产阶级和

29、平主义渗透到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诱使工农群众放弃革命,不利于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和二战的爆发。七、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5.(2018四川泸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他还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1941年3月11日,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

30、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1)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x1,x2是对应一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tan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越大;A越大,梯子越陡,tanA的值越大。(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时欧洲和亚洲的战略态势。33.123.18加与减(一)3 P13-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租借法案的意义。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相

31、等。答案(1)欧洲战场德国处于优势地位,法国沦陷,英国遭受重大打击;亚洲中国战场处于相持阶段;日本准备对东南亚用兵,这些都严重威胁美国利益。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2)对美国:增强美国的实力,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2018广西桂林、百色、崇左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战后,为彻底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四大盟国强制对德实施了一场“非纳粹化”改造。截至1947年1月1日,人口最多英占区逮捕人数为27 477人,美占区则为45 020人

32、。此外,为从德国公共机构中彻底清除“纳粹积极分子及其狂热的同情者”, 英占区对纳粹重要职位的任职人员进行了政治审查,而在美占区,所有担任公职及半公职的德国人均被要求填写一份详细的个人问题调查表,以交代其在希特勒统治时期的种种表现。至1946年6月,共有373 762人被解除了职务。之后,所有18周岁以上的德国成年人都要填写政治审查调查表。在德国人自己坦白交代的基础上,美占区1 300万登记者中约有350万人被控有罪。为审理这些案件,专设了545个非纳粹化法庭,雇佣工作人员达到22 000人。为解决案件大量积压的问题,也为了将注意力尽快从小人物转移到较为重要的纳粹分子身上,1946年年中及年底,

33、军政府相继实行了两次大赦。随着美苏冷战态势日益生成,美占区非纳粹化的处理尺度变得越来越宽松。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美占区的非纳粹化任务被完全移交给德国政府,非纳粹化运动进入尾声。摘编自郑丽二战后盟国对德国的“非纳粹化”改造(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在美占区实行“非纳粹化”的措施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非纳粹化”的意义。答案(1)措施:对重要纳粹分子实行解职和逮捕;对民众进行政审;设立专门法庭进行审判和处罚。特点:范围广,力度大(或肃清彻底);以纳粹组织为主转到对普通大众;指导政策(或惩处标准)具有非连贯性;受冷战影响前紧后松。(2)意义:有利于德意志民族(

34、德国社会)进行较为深刻的历史反思;为战后德国政治民主化奠定了深刻的民意基础,并保障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化解德国与法国等周边国家宿仇,赢得信任,维护欧洲和世界的和平。课时作业1.(2018广东五校协作体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结束后,得益于德国的战败,法国在欧洲大陆重新获得了自普法战争失败以来梦寐以求的霸权。法国凭借着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地位主宰着欧洲大陆它收复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且拥有德国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其丰富的煤铁资源极大地加强了法国的实力;它占领了德国的莱茵河左岸地区,莱茵河右岸50公里内的地区被划为非军事区;法国通过和比利时、波兰、捷克、

35、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结成政治军事同盟,一方面对德国进行战略包围,一方面对新兴的苏维埃俄国进行“防疫”隔离。在两次大战期间,正是法国建立的这个安全体系,有效地保卫了欧洲的和平。摘自大国地位的终结西欧诸神的毁灭第二次大战前的大国外交 (1)概括分析一战后法国处置德国,建立安全体系的努力。(2)分析法国努力建立欧洲安全体系的原因。答案(1)严厉制裁德国并肢解德国;占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成为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与比利时、波兰等国结成政治军事同盟。(2)法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独霸欧洲;法德是历史宿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影响了世界。2.(2018河北承德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和意

36、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于有关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措施,并且通过本协定它们对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 一、撤退将在10月1日开始。 二、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意从领土上撤退应于10月10日完成,不得破坏目前存在的任何设备,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不得损害上述设备。 三、关于撤退的条件,应由德国、联合王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等所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制定细节。 四、自10月1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在附图所标出的四块领土,将由德国军队按照下列次序加以占领。其余德意志特征

37、最突出的领土将由上述国际委员会迅速确定,由德国军队在10月10日占领。慕尼黑协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慕尼黑协定签订的背景及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爆发时英法对德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原因。答案(1)背景:德、意、日三国结成同盟,德国侵略气焰日益高涨;吞并奥地利后,德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了捷克苏台德区;为推动德国进攻苏联,英法采取了绥靖政策。影响: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野心。(2)变化:由放纵德国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到1939年支持波兰而对德国宣战。原因:面对德国法西斯不断的侵略要求,严重损害了英法及其盟友的国家利益,迫使英法

38、对德国的态度逐渐强硬起来。3.(2018湖北黄冈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简述两幅图片与中国抗战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十四年抗战”观。(2)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逐步实现“三级跳”的基本史实。从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

39、,用史实说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答案(1)关系: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评述:“十四年抗战”观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理由:第一,十四年抗战观点更能反映中国抗战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而且局部抗战更多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自觉性特征,局部抗战的壮举,诸如上海抗战、热河抗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无一不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篇章。这些都是十四年抗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二,十四年抗战观点可以对局部抗战予以科学定位。这是对局部抗战史的尊重,十四年抗战是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科学结论。(评述的观点,必须是肯定,理由考生从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关系角度论述也可以酌

40、情给分。) (2)史实:1942年,中苏美英等26国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盟国之一。1943年,中美英三国召开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中国跻身世界大国行列。1945年,中苏美英等51国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说明:1944年,中国参与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1947年,中国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4.(2018重庆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加拿大纽芬兰海面的军舰上举行会谈,双方于8月14日发表了共同宣言即大

41、西洋宪章,其主要内容有: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在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公海航行自由等。同年9月,在伦敦召开了有英国、苏联、波兰等10国代表参加的同盟国会议,与会各国赞同并接受了这一宪章。宪章所宣布的八项原则虽然有些空泛,“但是,有了我们可以当作目标的原则总是一件好事”。美国作为一个尚未参战的国家,与英国一起向世界宣布了反法西斯的目标和实现战后和平的设想。“(宪章)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基于国际道德经久不衰的真理的国际组织的未来”。摘编自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大事集 (现代部分第二分册)等

4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大西洋宪章确立的目标和原则。答案(1)背景:德国法西斯侵占西欧,突袭苏联;英国、苏联艰苦抗战;美国调整中立政策,逐步介入反法西斯战争。(2)评价:宪章确立了反抗法西斯暴政、重建世界和平、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等目标和原则,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也为联合国宪章奠定了基础。宣言未直接提及日本法西斯,反映出英美在亚太地区的对日妥协态度;“贸易平等”、“航行自由”等也有利于美国的利益扩张。5.(2018湖南怀化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随着冷战的兴起,在两极格局之下

43、,印度、印尼等亚洲国家提出了“独立”和“不卷入”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至1955年的亚非会议之前,对大部分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来说,这种不结盟政策只是一个表面的幌子,用以掩盖这些亚洲国家亲西方或者亲共的事实,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并不愿意接受不结盟的真正存在。亚非会议上,29个亚非国家领导人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亚非会议之后,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的态度和政策有所转变,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对不结盟国家的政策是,“如果不与西方结盟,那至少也应该是非共产主义的”。1961年肯尼迪上台后,他认为现阶段亚洲不结盟国家是否与美国结成军事同盟并不

44、是那么重要。他们认为,这些国家是因为要发展才选择不结盟,所以只有帮助它们顺利地获得发展,才能最终让它们与美国站在一起,也才能最终保证美国和自由世界的安全。摘编自刘青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态度与政策的变化,19531963等(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态度和政策的变化过程。(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态度和政策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亚非会议前不承认;亚非会议后接受,但不能是共产主义;肯尼迪上台后承认,且帮助它们实现经济发展。(2)原因:美苏关系逐渐缓和;不结盟国家力量的壮大;美国对不结盟运动认识逐渐深入;美国认为两大阵

45、营对抗实质是两条发展道路的竞争。6.(2018广东清远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规定: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即“全体一致”原则;会员国尊重并保持所有各会员国之领土完整及现有之政治独立: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联盟应采取适当措施以保持和平;会员国如违背盟约而从事战争,其他会员国有权对其进行经济、军事及政治制裁。但国联盟约也存在着严重漏洞,并未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二二战后成立联合国,其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各会员国须废弃战争,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在形成

46、重大决议方面,五个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即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之应付方法,安理会可对当事国实行制裁,如和平手段不足以恢复和平,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在具体实践集体安全原则方面,据联合国成立50周年时的统计,促使172场地区冲突得以和平解决,80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得以避免。从1948年6月到2015年5月,联合国共实施了71次维和行动。 徐蓝世界大战、集体安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请回答: (1)在构建集体安全机制方面联合国继承并发展了国际联盟的若干原则,请依据材料进行分析。(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联合国集体安全原则的实践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继承:二者都强调通过集体安全来维护世界和平;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发展:联合国宪章更突出强调维护世界和平,废弃战争的宗旨;以“大国一致”原则取代国联的“全体一致”原则;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和强制性,从而使集体安全有了切实可行的保证。(2)影响:由于强权政治的存在,联合国集体安全原则的运用在有些时候并不成功。但联合国所代表的集体安全机制有助于各国的友好相处,减少敌对冲突的可能性,从而有助于增进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使集体安全获得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