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贺铸《鹧鸪天》.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45081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词:贺铸《鹧鸪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宋词:贺铸《鹧鸪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宋词:贺铸《鹧鸪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宋词:贺铸《鹧鸪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词:贺铸《鹧鸪天》.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词赏析】唐宋词:贺铸鹧鸪天王步高,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清华大学外聘兼职教授, 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本栏目近期内容选自其国家级精品课 程“唐宋诗词鉴赏”中的精华部分。贺铸鹧鸪天贺铸, 字方回,卫州人,出身贵族。贺家的一位老姑母是赵匡胤的 皇后,但是等到贺铸这一代,贺家早已败落了。他在宋代词 人中名气虽不及柳永、 欧阳修、苏轼、秦观等大家那么显赫, 但是这位以一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而出名的“贺梅子”,却有他在词坛上遮不住 的光辉。宋史文苑传说他“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 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

2、之无遗辞。人以为 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早年他曾经做过武官,四十岁之后转为文职,做过泗州判等职, 晚年退居苏州。一生沉沦下僚,胸中颇多块垒,故而寓之于 香草美人。贺铸的词有两三百首。其词风是英雄豪气与儿女 情长并存,在两宋词坛上尤其难得。 豪放之作如六州歌头, 深婉之作如我们将要讲到的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 灯夜补衣?这是一首情深辞美的悼亡之作。“悼亡”指丈夫悼念妻子或者情人,反之不能用。最早见于潘岳的悼亡 诗。后有元稹悼念妻子的遣悲怀三首。贺铸年近五十时 曾经住在

3、苏州三年,其间他的妻子亡故。贺铸夫妻感情极好, 相濡以沫,甘苦共尝,当他离开苏州的时候,写下这一首情 真意切、哀伤动人的悼亡词,成为文学史上可以与潘岳的 悼 亡、元稹的遣悲怀、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 夜记梦等同题材的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 这首词的词牌半 死桐其实是鹧鸪天的异名,而且就因为这首词而得名。 贺铸的许多词以题代牌, 这首因有“梧桐半死清霜后” 一句, 故名半死桐。鹧鸪天在词中属于小令的范畴,它实际 上相当于一首七言律诗,仅仅是把七言律诗的第五句,中间 抽掉一字,把一个七字句变成两个三字句,其他的基本格律 跟七言律诗是相似的,而且第二联也需要对仗。“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4、”“阊门”是苏州老城的一个城门。贺铸与妻子一起来到苏州,三年之后离开苏州,再经 过阊门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同来何事不同归?”这句话是针对自己的妻子而言的,这一问问得似乎无理看似问得 没什么道理,然而却很有深情。极无理之辞正是极有情之语, 这无理之问充分地表现了贺铸的浓郁的离愁伤情,作者那撕 肝裂肺的哀怨凄楚,包含在这血泪相交夹的一声呼喊之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古诗文中多以“梧 桐半死”比喻丧偶,枚乘七发里说:“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李商隐妻子早逝,他的上河 东公启当中就有“某悼伤以来,光阴未几,梧桐半死,才 有述哀,灵光犹存,且兼多病。”这里为什么用“清

5、霜后”,人们没有专门去解释它,也许是词人的妻子死在某一年已经 下霜的深秋季节。“头白鸳鸯失伴飞”,作者当时年纪也渐渐 大了,而且古人比较早地衰老,“头白鸳鸯”就是白头鸳鸯,像老夫老妻一样,但现在失去了伙伴。唐孟郊列女操当 中也用到“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借“清霜”、“头白” 来喻年老,清霜以后,深秋之时,岁之将暮。“头白” 一语双关,鸳鸯头上有一撮白毛,白毛、白头一方面是鸳鸯的特 征,另一方面暗示词人到了满头青丝渐渐成白发的年龄了。 这两句形象而贴切地刻划了作者本人丧偶的孤独和年老失 伴的凄凉。“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城两依依。”原上的草啊,上面被露水沾湿了,然后呢太阳一出来,刚刚干了。大

6、 概作者离开苏州之前啊,曾经到妻子的坟上去告别,妻子坟 头上的草露水刚干。“旧栖新城两依依”,当自己离开苏州的 时候,最割舍不下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曾经跟妻子一起住 过三年的那个老房子, 叫“旧栖”,曾经的栖身之所,“新城” 是妻子的新坟,这也证明他妻子死了之后时间不太长,贺铸 就离开苏州了。这两句有比有兴。比是指用草原的露比喻人 生短促,曹操的短歌行就有这样的句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词中的草和露,荒郊坟上应有之景,联想到下文提到的“新垅”周围的环境,是为“兴”,有它导引,下文的“新垅”也就不显得突兀。“两依依”,可以理解为生前死后,也可以理解为既依恋过去曾经 的居所

7、,也依恋妻子后来葬的新坟。这时的“依依”是魂魄 的依依,无限伤楚,蕴含在中。“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古诗中常有这样的句子,“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而现在妻子的魂梦不能归来,因而剩下半张 空床。词人睡在一半床是空的这个床上,听到雨打南窗的声 音,想起过去雨打南窗的晚上, 经常是妻子挑灯补衣的时候。 这句话写出生活的艰苦拮据, 也写出妻子的一往情深。 后来, 纳兰性德写的一首悼亡词就指出这样的情景“当时只道是寻 常”。如果自己妻子还活着,这种情景并不见得有多少特殊 之处。但是一旦妻子不在了,最后一句用反问,“谁复挑灯夜补衣?”显得一往情深。悼亡诗词常常有一些感动人心的 地方。像元稹的遣悲怀第三首,最末两句:“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也是写得极好。妻子死了,我 夜里为她苦苦地思念,甚至彻夜难眠,报答死去的妻子。贺 铸的“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情真意切,从 这种典型细节描写上,可见妻子勤劳贤惠,对丈夫体贴温存。 既写今日寂寞痛苦,复忆过去的温馨,终见夫妻感情的深厚, 情意令人难忘,令人回肠荡气,十分感人。全词到此戛然而 止,把这哀婉凄绝的一幕深深地楔入千万读者的心扉。因而说这首词是悼亡作品当中的千古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