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01806.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14749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0180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0180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0180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0180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201806.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尤溪七中高一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1. 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A. 民主集中制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分权制衡制度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宋庆龄参加会议的地点应该是()A. 延安B. 西柏坡C.

2、北平D. 北京3. 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通过这一纲领的会议是()A.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4. 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历史事件是()A. 抗日战争胜利B. 解放战争胜利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5. 党和政府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A. 民族平等B. 民族区域自治C. 共同繁荣D. 民族团结6.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

3、能胜任。”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7.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有()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B. C. D. 8.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作出“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的规定,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A. 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 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C. 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D. 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9.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

4、主席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C. 国家的法制遭到严重践踏D. 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异常严峻10. 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是()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直接“三通”建立两岸间对话机制达成“一个中国”共识。A. B. C. D. 11. 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A.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 坚持改革开放12.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于2017年3月26日揭晓,现年59岁的香港人林郑月娥获得777张有效选票,高票当选

5、香港第五任特首,并于4月11日接受了国务院颁发的任命状。林郑月娥于2017年7月1日正式上任,她表示将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局面。这主要体现了香港( )A. 享有与大陆完全对等的国家主权B. 在“一国两制”下享有高度自治权C. 享有高度自治的立法权和司法权D. 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13.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后,中国与英国为解决香港问题进行多次磋商,中国方面坚持的基本立场是A. 收回对香港的管理权B. 收回对香港的主权C. 保持香港的现有制度D.实行港人治港14.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

6、,或重订。”下列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体现此精神的是A. 一边倒B. 另起炉灶C. 不结盟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5.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A. 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B. 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C. 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D.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16. 中国提出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甚至认为,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重新发扬五项原则的精神。”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 体现了

7、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 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 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17.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A. 万隆亚非会议B. 日内瓦会议C. 第26届联大D. 朝鲜停战会议18.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日记中写道:“在我和邓小平的笔下,两国关系走入了一个崭新时代。”这里“崭新”的含义是()A. 中美打开了交往的大门B.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D.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9. 2015年7

8、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A.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 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的冲突D.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20. 如图所示为19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在建国初期与日本没有任何往来B. 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迅速发展C. 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D. 经济交流决定着中日邦交正常化21. 2016年9月4日一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G20峰会。G20峰会作为全球经济

9、合作主要平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G20峰会,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共赢。这表明当代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已经动摇第三世界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A. B. C. D. 22. 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为此兴起了A. 不结盟运动B. 亚非独立运动C.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 和平外交运动23.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根本含义是()A. 不与别的国家结成任何的联盟B. 不参与国际上的任何事务C. 不与大国结盟D

10、. 处理国际事务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24. 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会议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A. 联合国B. 华约组织C. 不结盟运动D. 欧洲共同体25.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三幅图片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有( )。图1(20世纪50年代初) 图2(20世纪70年代) 图3(21世纪初)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

11、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图2握手的主角是卡特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26.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他呼叶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会议取得了阅满成功。材料二:中美

12、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关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待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1) 材料一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4分)(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4分)(3) 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9分)(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外交事业

13、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8分)尤溪七中高一历史周测试卷(必修一专题四和五)【答案】1. D2. C3. B4. D5. B6. C7. B8. D9. C10. B11. C12.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D19. D20. B21. C22. A23. D24. C25. D26. (1)“求同存异”的方针 (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3)实行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事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4)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家的努力与智慧。【解析】1.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我国的政治制度为中国共产

14、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故选D材料明确指出:“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对应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本题考查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掌握,考生在解答题目过程中要把握题干中给出的关键信息进行理解分析2.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该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地点在北平,故C项正确 A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首府,应排除 B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首府,应排除 新中国成立后北平改名为北京,故D项错误 故选C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需要掌握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判断出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结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

15、解答即可本题考查对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A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主要是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结合所学知识,共同纲领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C结合所学知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是建国后 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共同纲领”,并正确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中

16、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4. 由课本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正式召开,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故选D本题以人民大表大会的确立为考查背景,考查对人大制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正式召开,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 本题考查民族政策,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正确;ACD是中共在少数民族地区贯彻的原则,排除。故选B。6.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

17、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由题目中“政党制度”、“大合唱”、“指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等信息可知此应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均与此说法不符的ABD三项,故选C。7.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限制“新中国成立初期”,而村民自治是在1982年以后才出现的,故排除;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有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正确 故选B本题考查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有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

18、政治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题是排列组合型选择题,最佳解题方法是运用排除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题意,先找出错误选项,依次排除错误的题肢,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方法运用排除法时,通常要注意选项表述中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片面性、以偏概全、时间空间不符等说法其次可以运用首尾两端确定法这一解题方法主要用于排序选择题的解答,是先确定两端的序号再确定中间的序号排列的筛选法还可以运用逐一落实法有的组合型选择题无法从两端或组合方式去判断,这就要求对每一个序号所示内容进行透析判断,最终摈弃错误的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 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的“村民委员会”不属于

19、国家机关,故排除A项;B项中“所有村民”的说法过于夸大化;题目中未提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间的关系,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由题目中的信息“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可知该项规定有利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故选D。9.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的表现,旨在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由材料可以看出是侵犯人权、犯罪的行为,说明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10. 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9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是在197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错误 实现了两岸直接“

20、三通”是在200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错误 建立两岸间对话机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正确 达成“一个中国”共识是在1992年,故正确故B项正确 故选B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考查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的史实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20世纪9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对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的史实的识记11. 由课本知识可知:一国两制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故选C本题以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一国两制构想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一国两制

21、”中一国是前提与基础12.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香港特别行政区”、“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局面”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B正确;AC说法错误,排除;D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13. 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收回香港主权是中国方面的原则立场, B正确;ACD均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14.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确立并开始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的方针

22、,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材料中正是这一方针的体现,故 B正确; “一边倒”,是指在两极格局中,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故A错误; C是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排除; D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确立并开始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的原则

23、为引导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但是,当时开展外交的国际环境对于新中国非常不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新中国冲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其中,苏联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5.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旨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根据“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封锁政策,在“一

24、边倒”外交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然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霸权主义扩展,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被迫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对自己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故B项正确;“二战”后至20世纪70、80年代,亚、非、拉美民族国家逐步实现民族独立,A项错误,与材料时间不符;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欧洲联合的加强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内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形成挑战,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改革失败,D项错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选B。16.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

2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互不干涉内政,体现了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精神;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是中国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的具体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新中国外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并也实行了结盟的政策,故AC两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材料无体现,排除。故选B。17. 本题主要考查日内瓦会议,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指的是日内瓦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最终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18. 依据题干“美国前总统卡特”、“我和邓小平”、“两国关系走入

26、了一个崭新时代”,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是在1975年后,结合所学可知,“崭新”的含义是指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故D项正确 A项是1971年的乒乓外交,与题干时间不符合,应排除 BC两项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意义,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需要掌握中美建交的时间和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美国前总统卡特”、“我和邓小平”、“两国关系走入了一个崭新时代”,结合中美建交的时间和意义解答即可 本题以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日记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对中美建交的时间和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 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27、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A项中的“新时期”开始于1978年,早于题目中的时间“2015年”,故排除;B项中“联合国”的说法与题目中的信息“上海合作组织”不符,故排除;C项中“消除”的说法过于夸大化;由题目中的信息“2015年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可知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故选D。20. 本题主要考查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1972年后,中日贸易额快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972中日建交的推动,故B符合题意;AD两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故选B。21.

28、本题考查新时期的外交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说明中国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政治格局已经动摇,错误;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建立中,尚未建立,错误;“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共赢”说明了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正确;正确,错误,故C项正确,故选C。22. 本题主要考查不结盟运动,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亚非独立运

29、动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排除B项;C项是印度在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政策,不符题干要求;和平外交运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23. 注意题干限定信息“根本含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从根本上说是中国处理国际事务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故D项正确 AC三项均不是“根本含义”,应排除 B项明显错误,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需要掌握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根本含义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根本含义的理解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考查对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根本含义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24. 本题考查学生对不结盟运动背景的理解和

30、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材料中“支持民族独立运动”可知该运动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指的是在冷战期间美苏争霸时期,1961年成立的不结盟运动就是这样的背景,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支持民族独立运动,故排除。故选C。25. 图2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尼克松访华促成的,故不对,选D项。26.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相关情况。依据材料“他呼叶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2)本题考查中美建交的相关情况。依据材料“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等内容可知可以看出中美建交的核心原则是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成就。学生依据材料三的相关内容可得出结论。示例如下:实行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事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本题考查中国外交事业取得长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建议从外交方针的制定和发展、国家的强大、外交人士的努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归纳如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家的努力与智慧。-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