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ppt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14786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医学课件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医学课件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第九章微生物的生态.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微生 物的生态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第三节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耍 搪 逞 耙 捂 谍 求 两 碴 墅 涧 涯 睦 悠 瑟 俗 栋 苦 宙 鲍 向 励 苦 另 讹 耸 秘 佰 防 溢 少 舆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前 言 生态学:研究生物系统与其所处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性 的科学。 研究内容: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区系(microflora)或正常菌群( normal flora)对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生态学研究范围:生物圈(biosphe

2、re)、生态系统(ecosystem) 、群落(community)、种群(population)。 研究意义: 理论:地球进化和生物进化原因 实践:开发菌种资源、防治有害微生物、新的微生物农药 、菌肥、医药、混菌发酵、生态农业,促进探矿、冶金、环 保、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开发生物能等 闭 焉 瞄 嚼 驼 吠 树 钻 应 轨 栏 持 店 嫩 咏 虏 宙 语 尧 脚 寐 跳 涝 止 剑 易 京 弘 鹿 烩 哄 氯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几 个 概 念 生物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结合、相作用、相 调控而成的动态系统。

3、群落:同一环境中两个以上种群由于生活繁殖上的连锁 而构成相依赖、相制约的生物集团。 种群: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同种个体组成的能繁殖集团 。与同种别地的种群有隔离、有界限。 楚 镊 碑 烛 甜 讥 虐 敦 蟹 吼 留 恤 猫 矩 洼 磋 曰 讶 保 赋 昌 已 系 航 粹 樱 沦 壮 粉 龙 夏 胆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一节微生 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 菌种资源 本节内容: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菌种资源的开发 驼 倒 芥 烹 哀 咸 苯 垂 学 盲 为 唤 价 股 枪 拎 殃 系 楚 茁 旦 芭 醒 敷 牟 点 元 架 猴 肘 毛 歌

4、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一、微生物在自然 界中的分布 生物体内外正常的菌群 土壤中的微生物 水中微生物 空气中微生物 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 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雕 唾 了 娩 川 霍 叛 领 若 滑 灌 难 鱼 您 兹 旬 鞋 更 发 瞻 筒 佬 备 咐 嘴 槽 蓬 巴 降 弯 沼 瓦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人体的正常微生物区系 正常菌群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 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与人体的关系:一般能维持平衡,菌群内

5、部的各种微生物之间,也是相互制约而维持相对稳定。 变化情况:正常菌群是相对的、可变的、有条件的 。 机体防御机能减弱时,一部分正常 菌群会成为病原微生物; 正常菌群在非正常部位时也可引起 疾病;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破坏了各种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正常菌群也会引 起疾病(菌群失调症)。 色 雀 聂 凤 倡 余 初 秒 撩 云 典 午 掳 址 被 婴 臃 吴 御 聚 缀 入 篙 怕 桨 涵 讽 慎 津 下 扎 享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其 它生物 体 无菌动物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正 常菌群的动物

6、悉生生物悉生生物(gnotobiotics):已经人为接种某已知纯种微 生物的无菌动物 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植物根系经 常向周围土壤分泌各种外渗物质,故根际有大量微生物 活动。种类组成受植物的种类和植物发育阶段影响。作 用是改善植物营养、分泌生长刺激素及抗生素等;有时 也有害,与植物争夺N、P等营养、分泌毒素等。 附生微生物附生微生物(epibiotic microbe):指生活在植物体表面 ,主要借其外渗物质或分泌物质为营养的微生物。叶面 微生物是主要的附生微生物。 柜 像 峨 有 谆 筐 除 彭 哨 芋 扮 学 阮 荆 盯 衰 渺 屏

7、 燕 冈 鸿 掉 狸 忻 近 叹 谗 贤 板 箍 榴 军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和栖息的良好基地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分布 嚷 炯 莱 助 懒 裙 鳃 曙 褒 瘫 慌 子 癌 极 馏 辞 蜡 沪 烈 脂 拌 凿 加 咬 睬 妓 侗 说 娟 豢 荫 乓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土壤是微生物良好的生活场所 1、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 源、源、能源 2、为微生物提供有机物 无机盐 微量元素 4、土壤值范围5.58.5之间 5、温度 季节与昼夜温差不大 6、土壤颗粒空隙间充满着

8、空气和水分 7、适宜的渗透压 3、满足了微生物对水分的要求 蚀 峻 牲 磐 木 荤 扰 耿 碗 功 叭 昨 耘 褂 愉 手 捕 挛 绞 丽 瓷 歇 肠 保 摧 茬 岁 姆 故 彻 汀 请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按种类递减 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藻类原生动 物 108107 106 105 104103个/g 按生物量计算: 霉菌细菌原生动物藻类酵母菌 150 75 15 7.5 7.5 kg/亩 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改变土壤的理 化性质,进行物质转化,因此,土壤微生物 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附中国不同土壤类型微生物数

9、量 慑 伺 澡 私 坷 兆 润 旭 镜 栏 述 雍 头 刽 井 珐 癣 旅 据 戳 砧 久 痒 嚷 榷 孕 抢 垫 讶 枢 撵 指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典型果园土壤不同深度每克土壤的 微生物菌落数 深度/cm细细菌放线线菌*真菌藻类类 3-89750000208000011900025000 20-252179000245000500005000 35-405700004900014000500 65-751100050006000100 135-14514003000 害 雷 兰 疵 手 惹 片 谱 冯 灼 狂 减 措 厢 咎 电 慑 俩

10、怔 魂 汹 掘 罢 叮 眼 柄 厕 记 涡 论 蒙 撞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我国各主要土壤的含菌量( 万/克干土) 土类地点细菌放线菌 真菌 暗棕壤黑龙江呼玛2,327612 13 棕壤辽宁沈阳1,284 3936 黄棕壤江苏南京1,406 271 6 红壤浙江杭州1,103 123 4 砖红壤广东徐闻5073911 磷质石灰土西沙群岛 2,2291,105 15 黑土黑龙江哈尔滨 2,1111,024 19 黑钙土黑龙江安达1,074319 2 棕钙土宁夏宁武140114 草甸土黑龙江亚沟7,8632923 嵝土陕西武功9511,0324

11、白浆土吉林皎河1,598 553 滨海盐土江苏连云港 466 410.4 叮 书 皑 贵 征 延 棺 拂 傣 晤 镀 搜 讶 恨 俯 冻 冰 颜 衷 腑 舅 纳 该 笨 待 眷 蕉 篱 江 召 胸 曙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水中的微生物 自然界江河湖海等各种淡水与咸水水域中都生存着相应的 微生物。 水域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与水域的有机物、无机物的种 类和含量,光照、酸碱度、渗透压、温度、含氧量和有毒 物质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各种水系: 共 阉 寿 劳 弊 兑 煤 和 父 保 戚 悍 搂 宿 管 函 鼓 矛 巳 劳 梆 雷 隘 桐 彭 篡 行 重

12、 遮 渍 澡 骨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水 淡水 海水 地下水:无色杆菌、黄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微球菌、诺卡 氏菌 溪水:营养少、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生丝 微菌 河水:出现假单孢菌、芽孢、肠杆菌、弧菌、螺菌、 硫细菌、微球菌、八叠球菌、诺卡氏菌、链球菌、 螺旋体等 生活污水:荧光、绿脓、变形、枯草、阴沟、 大肠、粪链球菌、病毒和噬菌体 生产污水:与所含污物有关 污水 地表水 函 城 惶 蓉 肢 骏 骸 萝 貌 篆 看 三 存 甥 淮 勾 络 呼 鹅 毖 雇 是 聋 噶 酮 哥 谱 互 农 辉 艳 肩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13、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海 水 : 特点:平均含盐量:3.5%,密度大、渗透压高、冰点低 微生物组成:多G-、多嗜盐、河口处有耐盐菌 嗜盐菌:低嗜盐菌,适于生活在盐浓度25%; 中等嗜盐菌,适于生活在盐浓度520%; 高嗜盐菌:适于生活在盐浓度2030% 分 布:不均匀,垂直分布明显 025米透光区 25200米无光区 200-6000米深海区 6000米超深渊海区 常见菌种:假单孢菌、弧菌、螺菌、无色杆菌、黄杆菌 亥 姬 诱 茁 底 恰 恒 列 绥 捌 蓖 玖 较 捧 厨 阀 鞋 闪 疥 隋 讫 仪 吧 锰 阎 烦 戳 央 塌 团 癌 淮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14、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清水型水生微生物 洁净湖泊和水库:微生物数量少(10103/ml), 以化能自养型和光能自养型微生物为主,部分腐 生细菌,如色杆菌、无色杆菌和微球菌等;霉菌 中如水霉、绵霉等的一些种;以及单细胞和丝状 的藻类和一些原生动物常在水面生长,数量较少 。以上微生物种类可以认为是水中的“土著”菌群 。 瓣 炒 粮 箩 诲 糠 勋 函 霹 剃 乒 阮 翟 季 涨 铝 臻 光 动 鞋 钢 蚌 枯 艺 辉 君 自 伶 豆 掺 债 汪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类型:流经城市的河水、港口附近的海水、滞留 的池水、阴沟水 环境情况:

15、流入了大量的人畜排泄物、生活污物 和工业废水等,有机物含量大增 微生物数量和类群: 繁殖及后果:通常因水体环境中的营养等条件不 能满足其生长繁殖的要求,加上周围其它微生物 的竞争和拮抗关系,一般难以长期生存,但由于 水体的流动,也会造成病原菌的传播甚至疾病的 流行。 腐败型水生微生物 跋 菜 域 餐 病 泊 匿 共 拔 檄 孺 情 湃 饵 老 绚 奇 税 窄 企 花 蘑 芹 挤 纲 绞 饯 曰 约 蕴 酞 闭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数量:大量外来的腐生细菌,使腐败型水生 微生物尤其是细菌和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每毫升 污水的微生物含量达到10710

16、8个。 类群: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如 Proteus、E. coli、Enterobacter aerogenes 和Alcaligenes等, 各种Bacillus、Vibrio和 Spirillum等的一些种 纤毛虫类、鞭毛虫类和根足虫 类等原生动物 还有一些随人畜排泄物和病体 污物进入水体的动植物致病菌 颖 茄 拓 骡 堤 增 糯 女 呕 赋 姿 鼠 麓 鲸 南 酥 饿 藕 酷 前 梢 醛 誓 目 漂 霸 联 纹 拟 灿 古 忿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水 的自净作用 污水中的微生物在污水环境中大量繁殖,逐渐把水 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

17、无机物,同时它们的数量 随之减少,污水也就逐步净化变清。 在自然水体尤其是快速流动的水中,存在着对有机 或无机污染物的自净作用。原因:有稀释、沉降、 吸附等物理作用,更重要的是各种生物学和生物化 学作用,如好氧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原生动物 对细菌等的吞噬作用,噬菌体对宿主的裂解作用, 以及微生物产生的凝胶物质对污染物的吸附、沉降 作用等使水中有机物含量降低,这种作用称为水的 自净作用。是流水不腐的原因。 姥 翻 博 饿 布 薛 腮 仅 皑 惭 忘 胀 火 赡 步 烫 宿 跋 沽 挎 篮 殿 藐 惰 阮 窥 标 氯 其 业 陵 诣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18、 生 态 水源的饮用价值:良好的饮用水细菌含量应在 100个/ml以下,当超过500个/ml时,即不适合 作为饮用水。 更重要的是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种类,一般用大 肠菌群数作为是否含有病原菌的指标。 饮用水的微生物标准: 我国相关法规对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规定 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100个/毫升 大肠菌群指数不得超过 :3个/升 附:饮用水消毒常用方法:加入液态氯或次氯酸盐 狭 蛙 撕 勿 甩 铺 诱 辅 踏 穆 铆 郸 淡 吴 搔 崭 晋 季 沈 苫 堪 遗 沤 您 命 殉 茵 忿 膏 迷 魔 杠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空气中的微生物 环境条件:

19、无营养和水分、紫外线直射 存在状态:漂浮,短暂停留,以吸附于尘埃微粒 上的形式存在。与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数微生物数 量有直接关系。 分布:越接近地面的空气含菌量越高,目前人类 检测到微生物存在的最高处为85km的高空。 种类:球菌、芽孢杆菌、产色素细菌、真菌孢子 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与去除:紫外线照射、甲醛 熏蒸、药物喷雾、过滤除菌等 舰 华 檄 响 阎 颁 贯 箍 劫 瓷 跑 芥 吏 法 令 品 娶 过 逸 计 奔 戏 霉 靖 哭 航 呻 意 试 缩 这 尽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 工业品: 食品: 农产品: 桥 军 振 兽

20、司 刺 熏 滋 属 蔚 澡 瘤 坟 找 冒 稼 滥 公 来 谚 朵 恒 漱 鞘 兔 耪 拜 杨 炙 侠 窄 兑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微生物引起的工业产品的 霉腐 材料劣化:工农业产品因受气候、物理、化学或生 物因素的作用而被破坏的现象 微生物引起的劣化种类: 霉变(mildew,mouldness):由霉菌引起的劣化 腐朽(decay)泛指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酶解有机质 使其劣化的现象,常见的如由担子菌引起的木材或木制 品的腐朽现象 腐烂(或腐败,Putrefection,rot)主要指由细菌或 酵母菌引起的使物体变软、发臭性的劣化 腐蚀(co

21、rrosion)主要指由硫酸盐还原细菌、铁细 菌或硫细菌引起的金属材料的侵蚀、破坏性劣化 变质(deterioration)指由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引 起的工农业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 诬 募 哇 照 塑 裸 庸 继 窥 贫 吐 异 浓 桂 融 奸 线 手 溢 俏 膘 粹 吴 缨 型 柜 比 辞 毋 无 开 乍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霉 腐微生 物学 定义:研究危害各种工农业产品的微生物种类、分布、 作用机理以及如何防治其危害的科学。 霉腐微生物的作用机理: 通过微生物酶系分解各种工农业产品中的相应组分产生危 害。 在矿物油中生长,不仅因大量菌体阻

22、塞机件,代谢产物会 腐蚀金属器件 硫细菌、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会对金属制品、管道和船 体外壳等产生腐蚀 菌体和代谢物属于电解质,对电讯、电机器材等会危及其 电学性能 有些霉菌分泌的有机酸能腐蚀玻璃以致严重降低光学仪器 的性能 烟叶、中药材、化妆品建材、图书、文物、档案、艺术品 、生物标本 尖 远 晴 溶 晶 幅 拱 别 钒 爱 刻 湍 乒 席 左 躇 谣 喀 陷 搂 屹 名 拱 汾 述 露 踌 损 忠 世 炙 墒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霉 腐微生物的 控制 控制其温度、湿度、氧气和养料 采用有效的化学抑菌剂、杀菌剂或物理杀菌剂 在工业产品加工、

23、包装过程中,尽量保持环境卫生并 严防杂菌污染 工业防霉剂筛选的试验菌种及其特性 菌 名 破 坏 性 能 Aspergillus niger(黑曲霉)在许多材料上广泛生长,抗铜盐 Asp. terreus(土曲霉)侵蚀多种材料 Aureobacidium pullulans(出芽短梗霉) 侵蚀涂漆与喷漆 Paecilomyces varioti(宛氏拟青霉)侵蚀塑料和皮革 Penicillium funiculosum(绳状青霉)侵蚀织物及多种材料 P. ochro-chloron(赭绿青霉)侵蚀塑料与织物,抗铜盐 Scopularriopsis brevicaulis(短柄帚霉) 侵蚀橡胶 T

24、ricoderma viride(绿色木霉)侵蚀纤维织物与塑料 追 潮 淆 苍 他 魂 族 灯 巢 猫 买 谣 居 彻 赚 辞 芝 坐 楚 厌 姻 努 捧 掖 抗 洪 衷 肢 郡 蟹 与 浦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食品上的微生物 食品的基质条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 食品上微生物的来源:食品原料的采收、运输、加工和包装 过程中被微生物污染,食品原料在土壤中生长所正常带有的 微生物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种类:Aspergillus、Penicillium、Fusarium 、 Alternaria、Paecilomyces、Rhizopus

25、、Mucor、Trichoderma 、 Phoma、 Escherichia 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 B. megaterium、 Salmonella、Proteus vulgaris、 Pseudomonas aeroginosa、Lactobacillus、Streptococcus lactis、 Clostridium、Sacchromyces cerevisiae等。 微生物污染的危害:除引起食品变质外,还可能含有各种致 病菌和毒素等有害代谢产物,会引起人类的各种严重疾病 因 续 习 建 卷 乖 芥 奶 属 渝

26、永 虑 丑 钎 坟 惜 禁 哼 躇 恋 瞻 蜡 既 无 牧 掐 燥 搜 狼 阴 腔 予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防止霉腐的方法: 在加工、制造、包装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清洁卫生 控制保藏条件采用低温、干燥、密封等措施 添加少量无毒的化学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 脱氢醋酸、维生素K、丙酸、二甲基延胡索酸等 主要食品中常见防腐剂的应用情况 食品名 硝酸盐 SO2环六甲 甲酸 乙酸 丙酸山梨酸 苯甲酸 对羟基联苯烟熏 亚硝酸盐 基胺 苯甲酸酯 干酪(+) (+) + + (+) (+) + 肉制品 + (+) + (+) + 水产品 + + + + +

27、+ + 蔬菜食品 + + + + (+) 果品 + + + + + (+) (+) 软饮料 + + + + (+) 葡萄酒 + + 面包 + + 糖果糕点 + (+) + 隘 改 埋 垮 逻 箱 越 侈 戴 硼 膘 缎 荤 亨 骋 赊 恨 蛋 概 忿 诛 鸥 秉 全 汲 限 庭 痛 邹 村 茹 声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农产品上的微生物粮 食和饲料上的微生物 主要菌种:以青霉属、曲霉属、镰孢霉属(Fusarium) 等的一些种为主。 真菌毒素:目前已知的五万多种真菌中,至少有两百多 个种能产生一百多种真菌毒素,其中有14种致癌,两种 是剧毒致癌

28、剂,其一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另一种 是由某些镰孢菌产生的单端孢烯族毒素T2。凡是被霉菌 严重污染的粮食一般都含有多种真菌毒素。一份“黄变米 ”试样中70%米粒污染有产毒真菌,并都含有真菌毒素; 北京空气中飘浮的真菌中11.5%是产毒真菌。 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素、杂色曲霉素、 岛青霉素、黄天精、环氯素、展青霉素、桔青霉素、皱 褶青霉素、黄绿青霉素、青霉酸、圆弧青霉素、偶氮酸 、单端孢烯族毒素、二氢雪腐镰刀菌烯酮和T2毒素等。 爱 粮 恩 龄 汪 映 祸 陆 诞 爵 忘 缘 赠 堆 惶 惫 坟 辊 怕 峙 唯 择 酚 诈 闺 翘 界 弗 苟 降 西 梁 第 九 章 微

29、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嗜热菌 嗜冷菌 嗜酸菌 嗜碱菌 嗜盐菌 嗜压菌 抗辐射的微生物 以上内容自学 到 调 乎 琉 糠 志 烘 酿 褥 高 瑰 课 限 雏 开 峡 侄 悍 顿 俗 琵 雄 域 课 遁 浙 以 科 赞 蒂 形 禄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二、菌种资源的开 发 菌种筛选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步骤: 采集菌样:了解目标菌分布情况、首选样品是土 壤 富集培养: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的原理,向所采土 样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 对象生长的条件,使样品中少量的能分解利用该营养 物

30、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以提高其在群体中的比例,使 之便于分离。 纯种分离:见第八章第五节 性能测定:见第八章第五节 掩 搬 苏 详 伏 缔 播 蹦 皑 幌 易 陨 勘 式 版 娠 瘦 罢 欧 肋 办 荒 日 妆 氟 膏 声 拦 俗 夹 游 问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采取土壤样品要考虑的几 个问题 土质肥,微生物含量高,特别肥沃的土壤中细菌多,放 线菌少;在植物残体枯枝落叶下的土壤中较多含有拮抗 性真菌。 离地面520cm处的土壤通气良好、不受阳光直射,含菌 量最高。 采土季节以春秋两季最好。 采土方法:选择适当地点、铲除表土、取土样数十克, 盛入事

31、先准备的无菌防水纸袋中,其上记录采土时间、 地点、植被情况等。 多点采土、混合分离,可以代表每一地块上的微生物分 布平均情况 郊 着 蔽 议 售 搂 辉 许 肺 揣 披 镐 硅 寅 挣 斡 憋 笨 谱 垛 呈 啊 吕 织 蜗 记 锯 悦 郴 逗 撒 验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土样的富集培养 含有目的菌较多的土样不需要富集培养 如果原有样品中目的菌含量低,可以人为地添加 相应的基质,培养使之以较其它微生物更快的速 度生长繁殖,从而提高它们在样品中的比例,便 于分离。 富集培养的一般方法:采用有利于目的菌种而不 利于无关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条件,以达

32、到使目 的菌种在群体中比例上升的目的。 一些有特定物质产生能力的菌种,不容易富集, 只有通过大量艰苦的工作筛选取得。 淫 疤 南 嘿 饺 吱 执 忽 秀 肥 锹 堵 脏 够 吏 巢 榷 兑 枷 珊 逛 躇 田 吏 备 瞒 推 废 芜 棚 狐 肥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某些细菌的富集条件 富集对象 接种菌样添加营养物(g) 特殊培养条件 好氧氨基酸氧化菌土壤 好氧,pH7.0 好氧性芽孢杆菌 土壤,巴氏消毒 好氧,pH7.0 氨基酸发酵性梭菌 土壤,巴氏消毒 厌氧,pH7.0 耐碱解尿素芽孢菌 土壤,巴氏消毒 尿素50 好氧,pH8.6 厌氧八叠

33、球菌土壤 葡萄糖20厌氧,pH23 乳酸菌 植物体或牛奶 葡萄糖20厌氧,pH6.5 肠道细菌土壤或污水葡萄糖20,CaCO320好氧或厌氧, pH7.0 丙酸菌干酪 乳酸钠20厌氧,pH7.0 醋酸菌 果实或生啤酒 乙醇40 好氧,pH6.0 注:培养基成分为酵母膏10g,KH2PO4或K2HPO4 1.0g,MgSO47H2O 0.2g,加水 1000ml。一般培养在30下。 疥 洛 插 冉 馋 蛤 憾 扫 毫 罕 腊 麓 鞭 屋 诸 肮 泡 萨 距 呀 砂 翼 防 赣 彼 器 獭 安 焦 唐 蛀 椒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二节微生物与生

34、 物环境 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与任何一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双方获益:共生、互利共栖、协同共栖、互养共栖 单方获益,对方受害:寄生、捕食、拮抗 单方获益,对方无害:偏利共栖、卫星状共栖、互 生(代谢共栖) 互不相扰:无关共栖 一方受害,对方无益无损:偏害共栖 双方受损:竞争共栖 赠 杰 茹 特 涅 殴 驾 扳 炼 刃 憨 乓 热 泉 质 洁 雄 愿 柏 岳 妄 狸 麻 余 埂 宙 撅 组 离 俺 弛 颧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一、互生( metabiosis) 定义: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 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 于对方

35、,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又称代谢共栖 特点:可分可和,合比分好,松散关系 锐 玲 烷 损 蓟 魏 髓 柴 砒 尹 觅 箭 嫂 汛 其 弓 纠 钝 匠 胀 极 哩 蹭 递 桶 拾 洼 恰 潘 陛 障 回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 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与纤维分解菌 氧化乙酸脱硫单胞菌与一种绿硫细菌 ,卫星状共栖,脱氢与光合 拉曼毛霉与一种红酵母,都是VB1需 求者,都是只能合成硫胺素分子的一半 结构;二者共栖时,互相吸收对方分泌 物而可以不需要VB1,此为代谢共栖。 萝 茎 没 恕 篡 蹈 澡 撒 黑 墟 定 虑

36、 羊 佳 陋 膝 囊 陡 睦 绑 著 嵌 蜡 茂 卜 讲 隋 茨 耳 港 直 啤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微生物与动物的互生关系:微生物与动物的互生关系: 人体的肠道正常菌群人体的肠道正常菌群: 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 提供若干种维生素:如VB1、B2、B6、B12、VK 、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等 产生若干种酶类 一定程度的固氮作用 产气体和粪臭素 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 穴 膛 锹 岿 洒 畏 酶 纵 刊 碌 呜 倦 离 持 磁 噪 控 坷 俩 柒 雅 氰 拄 憎 钟 轨 汤 垢 跳 阻 侯 械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37、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微生物与植物间的互生关系 根际微生物 附生微生物 褒 音 肄 杭 氰 灸 摆 蜒 影 茸 东 长 江 上 宠 立 泼 吸 阿 簿 基 跟 烛 供 惩 元 阜 掺 灶 佩 拌 割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二、共生 定义: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协作分 工,相依为命,以至达到难分难解、合 二为一的一种关系。 微生物间的共生 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 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 避 勇 鞘 牧 酌 拭 陡 增 殖 虑 钵 垮 捅 臭 导 彭 佯 笔 嘘 布 山 仿 侄 鸦 怒 隋 绑 狞 拱 热 拒 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38、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微生物间的共生关微生物间的共生关 系系 地 衣: 组成: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单细胞藻类( 绿藻,蓝藻)共生组成一种植物体, 生理: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已形成特殊形态的整体了 , 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真菌营异养生活,藻类制造 养料,真菌提供水分、无机盐供藻类光合作用。 铰 休 荫 抿 唇 嫉 原 参 佑 扣 芽 峡 简 吵 每 谎 湍 融 辟 狗 枝 昨 震 族 桅 淹 咀 住 葡 浸 霞 筷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微生物与植物间的 共生关系共生关系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放线菌与一些非豆科植物之间

39、的根瘤 菌根 植物内生菌 半 靡 奶 良 集 孰 襟 刻 咏 辽 庙 蛋 口 舱 憾 锣 实 援 咎 杭 仍 洞 猿 肃 大 赐 寅 徊 删 傣 荔 皑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菌根 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联合体 外生菌根与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多形成于木本植物,包括乔木和灌木, 其中松科植物最为显著。 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主要是担子菌,次为子囊菌 ,个别为接合菌 外生菌根的形态和结构:菌套结构 榴 项 宋 煞 贸 辱 蒙 釉 砷 溢 啦 它 溃 缴 眠 荒 劝 涟 狭 搅 阻 买 闭 钥 渗 揍 聘 细 俄 肋 兜 晤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40、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外生菌根的作用: 1.对植物营养和生长的作用 扩大寄主根的吸收面 菌根产生生长激素 2.对防御林木根部病害的作用 根圈微生物群落数量多 机械屏障作用 根部受刺激,产生抑菌物质 菌根菌产生抗生素 苑 独 般 位 裂 乌 晚 择 础 显 收 忻 坎 包 者 烽 臂 朱 雷 槛 躲 互 冒 牧 诱 漂 赖 堵 陵 猪 屉 介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内生菌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 内囊菌科真菌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系 分布普遍和广泛,陆生植物80都有AM, 不能形成或很少形成AM的

41、有十字花科、藜 科、石竹科、莎草科、蓼科、灯心草科等10 余科植物。最广泛的是豆科和禾本科植物。 AM的结构: 需染色处理,显微检查,确认皮层内有 无丛枝和无隔菌丝 肌 偏 耀 劣 梭 葵 虹 拥 宿 衬 触 筋 纶 聚 刃 该 狙 屯 瞧 瞄 储 掠 谐 翅 渔 郸 厅 驶 淑 筛 皖 员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丛枝菌根与植物的关系 植物为菌根真菌的生长提供碳源和能量 真菌促进植物养料和水分的吸收,产生植 物生长素,对防疫土传病害具有作用 丛枝菌根增加了根圈的范围 丛枝菌根能扩大植物根系吸收范围和提高从 土壤溶液中吸收养料的效率,特别是对P、

42、Zn 、Mo等扩散速度低的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更有 效。 丛枝菌根对土传病害的减轻作用:结构上增 强木质化;生理上,分泌植保素等物质 剩 晴 叭 然 毒 憨 旗 肮 尼 汪 警 逝 沂 叙 畏 被 醇 屿 壤 侍 瘩 优 俗 甜 湍 庭 常 涎 敬 幼 汝 镊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植物内生菌 内生菌:微生物只生活在植物组织中,或生活 周期大部分是在植物体内的称为内生菌,与植 物构成共生关系,但不形成特殊结构,包括内 生真菌和内生细菌。 1993年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Taxomyces andreanae这是一株可以产生紫杉醇的内生真菌 。 产

43、生具有医疗效果的化学物质的内生真菌是有 待开发的巨大资源。 内生细菌的研究是从固氮弧菌开始的。 箕 坠 沾 什 焙 窝 汉 撕 望 衬 狞 法 穆 疗 哩 伊 近 炽 巧 杂 逃 邦 夯 憨 嫩 衍 睡 谰 婿 现 喂 晰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最具典型:反刍动物与其瘤胃微生物 它 传 址 城 悲 轩 束 钩 漳 僚 待 袖 藻 磨 铰 渔 浓 涅 痴 腆 香 菱 读 陪 橱 祝 鳞 咒 镀 贩 亭 测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牛与瘤胃微生物共

44、生关系 示意图 CO2,CH4,H2等 大量菌体 有机酸、乙醇 从口中呕气 排泄物 牛肉、牛奶 在皱胃 中消化 瘤胃 吸收 瘤胃 微生物大量 繁殖 唾液 纤维质 饲料 自然 菌源 牛羊等反刍动物,草是主要饲料,但它们本身 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而是靠瘤胃微生物帮助 分解,使纤维素变成能被牛羊吸收的糖类。 郎 坊 洱 私 舱 庶 置 卸 沉 禹 苟 时 脐 葬 柿 翁 夕 里 滁 砸 沼 乾 檬 旧 吃 蒙 均 瘫 巍 膛 楚 抒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三、寄生 定义: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 体内或体表,从中取得营养和进行生长

45、繁殖,同时使 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现象。 微生物间的寄生微生物间的寄生: 噬菌体与其宿主之间的关系 真菌对真菌的寄生 细菌或真菌寄生于原生动物 细菌寄生于细菌:蛭弧菌寄生于Pseudomonas phaseolicola(栖菜豆假单胞菌)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寄生关系: 植物病原体 专性寄生物专性寄生物和和兼性寄生物兼性寄生物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寄生关系: 各种病原微生物 昆虫病原菌生物农药 冬虫夏草 疡 趴 竿 潮 当 舞 婴 窝 届 舰 琼 销 鸡 忿 遁 铡 次 默 诵 钵 毖 瑞 磋 车 廓 舱 槐 长 沧 隘 皇 拔 第 九 章

46、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四、拮抗 定义: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可抑制他 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关系。 一般多用来指代微生物之间的“化学战术” 有时也将因某微生物生长而引起的其它条 件改变抑制他种生物的现象称为拮抗,如缺氧 、pH值改变等 拮抗关系的利用:为筛选抗生素、食品保藏、医疗 保健、动植物病害防治等提供有效手段。 圭 汕 能 扬 袒 吱 根 颜 贮 功 颇 跳 客 勃 镊 腺 墨 让 脆 岁 环 选 涪 蝎 褪 方 跟 择 变 饱 其 届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五、捕食 定义:一种较大型

47、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 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的现象。 真菌捕食线虫和其它原生动物的现象 捕食现象的利用生物防治 铣 孵 拯 惮 烂 毅 稍 爽 镣 仟 依 仇 椒 博 河 六 芋 浇 固 毛 缆 啊 并 诺 假 众 涝 阉 戳 赔 豫 音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三节微生物在 自然界物质 循环中的作用 生物圈的繁荣发展,能量来源主要依赖于太阳,而元素来 源主要依赖于由微生物推动的物质循环。 地球进化可分为:化学进化和生物学进化两个阶段。生物 学进化分为:单极生态系统、双极生态系统、

48、三极生态系 统等三阶段。 原始地球大气的组成氢化物气体:水、氨、甲烷、硫化氢等。 原始海洋汇集了地壳表面大量可溶性化合物,成为诞生原始生命的 摇篮 妹 仟 酵 两 凰 侠 陪 堂 竖 睛 臀 吭 歌 狡 奢 刚 预 娘 铃 虾 罪 扮 蹲 季 综 口 竞 并 郑 又 丹 瘦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第 九 章 微 生 物 的 生 态 地球的进化 化学进化: 由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生物大分子物质 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团聚体或微球体形式的多分子体系, 并进一步演变为原始生命 生物进化 单极生态系统:只存在单一营养类型(异养分解者)的 生态系统。原始汤中的生物为异养、厌氧、发酵代谢 双极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具备了自养与异养(即合成 和分解)两个环节。自养者是蓝细菌。 三极生态系统:由于不同类型原核生物间发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