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题.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50709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上第十三章轴对称测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轴对称是指_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指_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2、设A、B两点关于直线MN对称,则_垂直平分_。3、成轴对称的汉字可以写一些词汇,如“苹果”,请你也写两个:_。4、如图1,AB=AC,A=40o,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_。5、如图2,若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出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P1P2=15,则PMN的周长是_。 6、已知A(a,-2)与B(,b)关于y轴对称,则a=_,b=_。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

2、为40o,那么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_。8、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cm,周长为30cm,另外两边长为_。9、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夹角为12o,则顶角的度数为_。10、如图3,若B、D、F在MN上,C、E在AM上,且AB=BC=CD,EC=ED=EF,A=20o,则FEB=_。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4,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12、如图5,图中有且只有三条对称轴的是(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一定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B.两个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的三角形一定全等;C.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

3、称,对称点一定在直线同旁;D.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垂直于某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长直线对称14、如图6,已知矩形ABCD沿着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处,如果BAF=60o,则DAE=( )A.15o B.30o C.45o D.60o 15、下列叙述正确的语句是( )A.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B.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C.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两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16、如图7:AB=AC=BD,则1和2的关系是( ) A. 1=22 B. 21+2=180o C. 1+32=180o D. 31-2=180o 17、如图8,ABC中,AB

4、=AC,A=36o,BD平分ABC交AC于点D, DEAB交BC于E,EFBD交CD于F,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18、如图9, ABC中,AB=AC=BC,CD是ACB的平分线,过D作DEBC交AC于E,若ABC的边长为a,则ADE的周长是( )A.2a B.a C.a D.a三、解答下列各题:(19、20两题各7分,2124题各8分,共46分)19、如图10,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米.(1) 牧童从A处放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

5、路程是多少?20、如图11,斜折一页书的一角,使点A落在同一页书内的处,DE为折痕,作DF平分DB,试猜想FDE等于多少度,并说明理由。21、如图12,在RtABC中,ABC=90o,D、E在AC上,且AB=AD,CB=CE。求EBD的度数。22、如图13,某船在上午11点30分在A处观测岛B在东偏北30o,该船以10海里/时的速度向东航行到C处,再观测海岛在东偏北60o,且船距海岛40海里。(1)求船到达C点的时间;(2)若该船从C点继续向东航行,何时到达B岛正南的D处?23、如图14,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o,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E,交BC于点F。求证:BF=

6、2CF。24、如图15,(1)P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一人动点,过点P作BC的垂线,交AB于点Q,交CA的延长线于点R。请观察AR与AQ,它们有何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如果点P沿着底边BC所在的直线,按由C向B的方向运动到CB的延长线上时,(1)中所得的结论还成立吗?请你在图15(2)中完成图形,并给予证明。参考答案:一、(1)两 一 (2)MN AB (3)日本 森林 (4)30o (5)15 (6) -2 (7)70o, 70o或40o, 100o (8)14cm,8cm或11cm,11cm (9) 24o (10) 100o二、(11)C (12)D (13)B (14)A (15)A (16)D (17)C (18)C三、(19)略;最和短路程为1000m (20) (21) 55o(22)船到达C点的时间是下午3时30分;船在下午5时30分到达B岛的正南的D处。(23)连接AE,利用在Rt中30o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再证明等腰三角形,通过代换即可得结论。(24)AQ=AR 证明略猜想仍然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