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52626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十一世纪,可谓“时代呼唤绿色环保”的时代,不但要求人们注重节约能源,更 要要求人们注重居住环境的品质和绿色环保,以实现社会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我国石油资源比较贫乏,燃油与尾气的排放污染又是未来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 要污染源。为此,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愈加变得刻不容缓。而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 展无疑是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绿色环保革命的需求的,因为电 动自行车环保、低能耗,它是绿色环保、净化空气污染的最好代步交通工具。如何 给广大市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使其成为更多普 罗大众的日常代步工具,如何让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更加健康、

2、稳定、可持续,成为 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新课题。事实上,自1992年以来,我国便有了自行车研制和生产的相关电动车产品,特别是 从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的第一台轻型电动车出世开始,发展到现在的五花八门、林 林总总,时间仓促却也催生了一个行业的传奇。掐指算来,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经 过了十余载,这十余载记载了一个产业成长的神话,也记录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 到精,再发展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全过程。从第一辆个人的专 利制造到第一辆被公安部门正式认证并允许生产的电动车开始,这一个属于中国的 新产业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在短短的十余载内,已经成就了让全世界仰慕的产业规 模。对于中国电动自行

3、车的发展史,业内有多种划分法,莫衷一是,营商从电 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市场表现角度来划分,把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 段启动期(1999-2001年)、萌芽期(2002-2005年)、成长期(2006-2008年)、发展期(2009-2012年)、分化期(2012年-未来),各个阶段因为不同的时代特色和行业环境,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发展态势。启动期:1999-2001年 我国的电动车发展在九十年代前基本都是依靠进口,如高尔夫球车、游览观光车等。自1995年第一台轻型电动车问世到1999年,虽有数年光景,但电动车的发展和普 及仍未“形成意识”。1999年-2001年,电动自行车的“早期实验性生

4、产阶段”开始逐渐获得市场的认知和经验的 积累,电动自行车行业像沉睡的机器,逐渐启动。在这一阶段,电池、电机、控制器、充电器(电动车四大件)等关键零部件在技术上尚不完善,这个阶段也主要是 针对电动车四大件等关键技术进行摸索、研究。在研究生产方面主要是生产企业自 发的汇集信息、跟踪技术、组织市场调研,小批量试制并投放市场,为轻型电动车 的产业化做好了产品、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准备。这也使得电动自行车开始 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并被他们逐步认可、接受。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早期的电动 自行车新电池充电一次只能行驶大约30公里,电池寿命短,电机最大输出转矩只有 14-18N.M爬坡能力差,容易磨损,而且

5、电机也都是有刷无齿电机。另外,因为是行业“启动期”,电动自行车行业虽被看好,但此阶段从业者数量少 ,多是谨慎观望者,且市场竞争表现为“自然销售,低度竞争,消费无意识”,且 生产与销售分离,市场多由商家操控。此阶段较为知名的电动车品牌有大陆鸽、千 鹤、绿源、英克莱,其中,南京大陆鸽公司是中国第一辆合格电动车的诞生地,当 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甚至亲临南京大陆鸽公司视察,对大陆鸽公司给予了充分 肯定。随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给“大陆鸽”电动自行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 目证书,风头一时无二。而千鹤、绿源当时也凭借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和独特的经营 思路,成为当时的“行业先锋”。此阶段的积累,为电动自行车的

6、产业化规模在人 才、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积淀奠定了基础。萌芽期:2002-2005年经过“启动期”的洗礼,电动自行车行业开始逐渐萌芽。此阶段也可以称之为电动 自行车的“初现生产规模化阶段”,因为这个时间段内出现了几个将电动自行车行 业推进的机遇,使得在初级阶段里举步维艰的电动自行车一下子迎来了春天,更使 得行业的发展“初现规模化”。这几个机遇当中,最有价值的当属在各个城市实施 的“禁摩令”和2003年度的“非典”。在这一阶段,伴随着关键研发技术的不断突 破,电动自行车整车性能大为提升,加之全国城市的大规模“禁摩”政策推动,作 为自行车、摩托车替代产品的轻型电动车凭借快捷、方便、环保、廉价的优

7、势,迅 速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同时也激发了市场对于电动自行车的诉求。特别是20 | 03年“SARS突发,更使市场对于电动交通工具的诉求得到了极大地激发。在日益 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先前研发生产的企业迅速崛起,一些新的企业也开始进入,他 们对电动自行车的投入不断加大,产能也不断扩张。而且,这个时段迅速窜上来的 企业都是大手笔运作,已经将那些老一辈的研发生产企业抛在了身后。以新日、绿源、千鹤、大陆鸽、英克莱等品牌为代表的上规模企业已经形成,而且按照南北差 异,亦形成了行业内的以江苏无锡、浙江、天津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聚地,成为“ 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一个新亮点,奠定了电动自行车产业“三足鼎立

8、”(指 的是产业基地)的竞争格局。除了上面提到的电动车品牌,这个阶段崛起的品牌还有天津的富士达、科林,无锡 的雅迪、速派奇、红豆、千里马等,因为他们的进入和成长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 的元素,更让人感觉到了行业“处处开花”的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天津的电动自 行车企业都是从生产自行车转型为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但他们并没有丢弃自行车的 生产,而且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多为简易款。因为他们在从事自行车的研发和生产的 过程中不断积累了经验,特别是在烤漆、贴花等方面都具备精湛的技术,而且产品 的类型和品种都比较符合当时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切合了北方消费者对于电动自行 车的使用需求,所以他们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产业

9、化的集聚地。而无锡的新日 、雅迪、速派奇等,则是以攻豪华款为专长,并在电动自行车的研发推进上投入了 很大的精力,正因为他们,中国的电动自行车行业才有了今日的规模,“南豪华, 北简易”的产业规模也因此形成,并影响至今。此阶段,行业的品牌意识开始萌芽 ,个别品牌已经开始启用代言人(速派奇2003年便使用李湘作为形象代言人)来对 品牌形象进行宣传和传播,不过,此阶段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那就是“盲目招商,重数量而轻质量”,这也为后来行业出现严重的“产品同质化 ”现象埋下了隐患。成长期:2006-2008年这个阶段是中国电动自行车的超速发展阶段,行业俗称“井喷期”。在这个时间段 内,随

10、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大,大大刺激了行业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的扩散,全行 业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蓄电池寿命和容量提高了 35%电机由单一的有刷无齿 电机发展成为以无刷高效电机为主流,寿命提高了 5倍,效率提高了近30%爬坡和 载重能力提高约3.5倍。在性能提高的同时,制造成本也大幅度下降,价格功率下 降到原来的21%在控制器系统和充电系统方面,技术水平也大幅度提高。特别是 在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电动车专用铅酸蓄电池在技术上的 突破已经领先国际,而且形成了以大能、超威为龙头的浙江长兴板块,以康丽恩、双登为代表的江苏板块和以瑞达为代表的广东板块的三大电池产业集聚地。止匕外, 电池还

11、有由单一的铅酸蓄电池演进出多类型的高性能电池,而且锂电池的出现,更 加带动了电动自行车,特别是简易款的发展。在电机方面,永磁无刷电机的发明, 让行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值得一提的是,电机性能的关键是强磁材料的性能, 各种永磁材料中,稀土永磁材料性能最为优越。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稀土资源大国和 稀土产品的制造强国。由于稀土强磁材料性能好、价格低、制造能力强,使得国际 市场价格昂贵的BLDC(无刷直流永磁电机)系统在此阶段于中国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因此获得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总体产业规模也得到了 巨大的增长。不过,此阶段由于受国家政策、行业标准、原材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出现了

12、 低迷的状态,市场增幅变缓,洗牌开始,市场集中度趋向提高,初步出现了较明朗 的竞争格局,招商变得困难,商家选择品牌变得理性、冷静。但从市场的规模上来 看,整个电动车产业的规模和总量还是不断在上升,此时的产业规模已达到了年产 2100万辆(2007年),社会保有量达到8000万。发展期:2009-2012年经历了 2007年之后的滞胀与紧缩之后,电动车行业的运行呈现出更加积极稳健的发 展态势。2009年的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内销量还只有1850万辆,但2010年的总体销量 已经超过2300万辆,同比增幅超过15%实现2007年之后市场销量的首次上扬,成 功打破销量滞胀的产业困局。2011年和2012

13、年的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趋向平稳,同比 略有下降,年产销规模维持2000万辆左右高位震荡。从社会保有量上来看,电动车 保有量从2010年超过1.4亿辆后就继续保持在此基础上的高位增长,电动车社会普 及率达到10%Z上,每百户拥有电动车数量普及率达到76%超过自行车、摩托车、 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水平,成为国内市场容量最大的交通工具,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 交通工具。电动车行业此阶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发展态势,首先是因为家电下乡的 利好带动和稳步推进,以及电动车渠道下沉速度的加快,电动车乡镇市场的开拓力 度大大增强,引爆电动车更大的消费空间;其次,新兴市场及空白区域的大力开拓 ,为电动车销量的提升再开新局;止

14、匕外,随着电动车的迅猛发展,产品的逐渐成熟和品质的渐趋稳定,消费者对电动车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增强,同时也带来 销量的上升和突破。从此阶段的其他市场表现来看,此时已经初步形成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四大制 造基地的板块格局,山东、河南、安徽等地也陆续成为电动车制造企业的聚集地; 从规模上来看,以简易款电动车制造为核心的天津板块占据全国总规模的30%同 比产量略有下滑,以制造豪华款为主的江苏无锡、常州成为重要产品制造聚集地, 同比略有上升,以台州、金华、杭州等地为中心的浙江板块同比实现规模性增长, 作为后起之秀的广东板块也已经初具规模;品牌特征上,品牌集中度持续上升,品 牌数量继续减少,三线品

15、牌格局已基本清晰一一以爱玛、雅迪、新日为代表的领军型品牌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巩固,以绿源、比德 文、立马等为代表的领先型品牌产销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富士达、台铃、小刀、 小鸟、绿驹、绿佳、宝岛、澳柯玛、速派奇、真爱等为代表的活力型品牌成为行业 发展的中坚力量。止匕外,行业内仍有一大批活跃在渠道和终端的活跃型品牌值得称 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阶段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品牌发展道路成为行业发展的 主旋律,无论是在新产品创新的速度上还是产品创新的数量和规模上,产品创新都 成为各大企业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产品获得市场的高度认 可(譬如雅迪的熊猫仿生车、爱玛的可酷滑板车、新日的“博雅”系

16、列、绿源的MG 时代骑士等等)。“产品特质化”在此阶段得到进一步打造和强化。分化期:2012年-未来 2012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受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拖累,疲软初现,总体产销规 模继续下滑,品牌集中度持续上升,品牌数量也继续减少,一线品牌及少部分强势 品牌表现突出,在产品打造、品牌传播、渠道拓展、终端构建上持续发力,获得了 销量上的强势增长。其中,为拉开销量,由少数几个一线品牌引领发起的“终端狂 潮”主导了整个行业发展的节奏和重心,诸多品牌因无力跟随惨淡出局,一线品牌 主张更大程度地影响和主导了行业发展的节奏和旋律。电动车行业在产品、品牌、 渠道、营销等方面的细分和分化进一步得到落实,并成为

17、主导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 律。未来,行业在产品方面将更加注重产品核心价值的挖掘和产品核心概念的提炼 ;品牌方面的分化将从品牌特征和调性的确立进一步向消费领域过度;渠道的核心 价值将进一步得到体现,渠道模式的转变和洗牌将成为渠道发展的重点;营销将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推手和工具,营销模式的变革将变得更加迫切。止匕外,产品创新 的方向在2012年逐渐得到强化并与品牌发展的结合度更加紧密,产品研发除更加关 注产品本身的技术提升及功能性卖点的挖掘外,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骑行体验和使用 感受。在品牌化打造的过程中,一线阵营继续强化消费品牌领域的拓展,其他阵营 品牌在行业性品牌阵营崛起上积极寻求上位的空间和缝隙,品牌更加注重体系化建 设和系统化支撑,品牌力的打造逐步过渡到以综合实力为依托的整合时代。未来, 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继续朝着专业化、精细化、体系化、综合化的方向持续推进 ,并将在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营销力、服务力、终端力等六大力的全面提升 和强力支撑下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不断前进。如果不考虑诸多不确定及外力因素,在产品细分和品牌分化的大趋势下,未来的电 动车行业将出现新的“品类王者”,“双寡头竞争”或“多寡头竞争”的垄断格局 也渐有明朗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