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而时习之重新定位.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52832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学而时习之重新定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为学而时习之重新定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为学而时习之重新定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为学而时习之重新定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为学而时习之重新定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学而时习之重新定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学而时习之重新定位.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为“学而时习之”重新定位摘 要:一提到“学而时习之“,人们总是理解 为时 常复习、时时温习,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很容易被大家误 解为重复记忆、被动学习°因此,有必要为“学而时习之” 重新定位,“时习"不是“时常习、时时习,而是靠在一 定时候习”或“在适当的时候习”,这样,才能激发学习兴 趣、学而不厌”。关键词:时习;时思;学而不厌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作为一种学习方法, 几千年来,尽人皆知,为人称道。“学而时习之”中的 时”,刘宝楠论语正议中认为时为日中之时“,即朱 熹论语集注中的鬣时常、时时”。而汉代的王肃在论 语注中说“时”就职是“在一定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之意。同

2、样,现在也有很多人将时理解为时常、时时”或 “随时”。如徐家良主编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学等,就沿 袭了朱熹的说法Q但笔者比较认同初中 语文第一册上的解 释,“时”就是“在一定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时”的意思,究竟哪一种解释正确呢?杨树达、杨伯峻父 子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朱熹之言是备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而在先秦时期,“时”的意思多为王肃所言Q “孟 子、梁惠王上”中有“斧斤以时入山林”,论语中有“使民以时”,的确都如王肃所释。但是,先秦的加时”是 不是都是在一定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之意呢?当然不 是。即便在论语中漕“时”的意义和词性也有不同。如“孔子时可也而往拜之”中的“时”,就是“窥伺

3、、探听”之意。那么,“学而时习之”中的“时”,为何一定是“在一定的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呢?笔者认为,原因有四:(一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而且孔子崇尚的是“中庸之道”。孔子有言:“过犹不 及”。“过”和“不及"都是不好,都不是“恰到好处”。(二)孔子的行为,同样追求“恰逢其时”。如“不时不食、时哉时哉”、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等,都说明孔子在做事时,善于选择最佳时机。(三)在教学方面,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菲不发,”也就是说:“心求通而未得、口想说而未能”之时, 正是“愤俳之境”,也正是学习者思维变化、心 理活跃、感 情激荡的时候。这

4、时,也正好是对学习者 进行启发的时候。(四)孔子在说完“学而时习之”之后,反问了 一句 “不亦说乎”。很显然,“在适当的时候习题,在“有所 思、有所悟、有所言、有所通”的时候“习”,这才恰逢其时,恰到好处Q也只有在这时候“习”,才能和不亦说乎,既然“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是恰逢其时,恰到好处。那么,其中的“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即复习、练习,就不应该是被动地“习”,而应该是主动地习,是在 主体认知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自觉行为。复习就是对学过的知 识进行巩固,也只有复习,人才能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 到知之甚多,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如果把习看成是一种被动行为,教师让习就“习”, 那“时习之”就

5、变成了一种重复记忆,难怪有那么多的人把“时”要解释为“时时、时常”之意呢?即便是踏踏实实地 勤奋努力,也只能是一种死读书、读死书,只能是一种装腔 作势、装模作样,而不能循序渐进、触类旁通;即便是一如 既往地坚持不懈,也只能是一种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只能 是一种量的增力口,而不能加深理解,达到质的飞跃。孔子曾用“学而不厌”来表达他对知识的追求。如果学而时习之只是一种简单的复习,是一种被 动的重复记忆,是一种机械的死记硬背,那么孔子肯定会“学而就厌”。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而时习之”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而时习之”,不应该是简单地复习,也 不应该是重复记忆。“时习”是不够的,还应该“时 思

6、”。“思”为“习"打造情境,“习”要在有所思、有所悟、有所通的最佳时机展开,这才称得上是在适当的时候”“习”。如果不思,不寻求方法,即便是“时时习之”,也 不能进行知识整合,更不能将学到的知识条理化、明朗化、 】/ 系统化。“学而时习之”,不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时时 习之”。态度不能代替方法,”习刻是“学”的方法,而 “思”则是“习”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 殆”。既然“学”和“思”不可分,“习”和“思”又怎能 分开呢? “思”就是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就 是判断推理 想象联想,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只 有“思”,才能提 高“习”的效率,加快“学”的速度。在素质教育的

7、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 最重 » » I 要的了,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因 此,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耍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 0 . / L= «r * J . . a, r r . 1 _ 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中国教育史上的先人是伟大的,他们在几千年前就提出 I , b. F 。 «$ 丁%.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著名论断。然而,我们在传承这些至理名言的同时,却不断重复 着与此相 悖的教育观念。“学而时习之",难道是"教师教什 么,学生学什么;教师让习,学生才用”吗?这不成了“听中学,练中学”了吗?这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重学会,轻会学”,这是传统教育的支柱,只有打 破这种桎梏,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 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这样的“学而时习之”,才是现代O e >e5 Ji 一教育强调的“做中学”,才能把学生引 向开发的情境中去, 引向鲜活的世界中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而时习之”,就是要孑“学、思、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 要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真 正使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