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生成绩八十班.ppt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3163036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学生成绩八十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如何看待学生成绩八十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如何看待学生成绩八十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如何看待学生成绩八十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如何看待学生成绩八十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学生成绩八十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待学生成绩八十班.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济渎路学校 八十班家庭教育是为人父母的第一职业!是民族进步的需要、是共同成长的需要、是家庭投资的需要、是和谐家庭的需要,也是幸福人生的需要!顾晓鸣我还记得,我刚出生的时候,你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我还记得,我牙牙学语时,你不停地对着我重复,哪怕只是一个字;我还记得,我蹒跚学步时,你总是张开双臂,对我说,来吧,不要怕,你的耐心,让我学会了走路和说话现在,我人生之路刚刚起步,才开始尝试着挣脱你的搀扶,去探索我周围所有的一切,我也会失败、摔倒。 妈妈,你为什么突然就变得怒目圆睁、说着刺耳的语言、对着我大叫大嚷。我出生睁开眼看到你的时候,你是我眼中最美的天使,你有温柔的眼神、鼓励

2、的表情和无私的希望,妈妈,你对我发火,是不是告诉我,你那里已不再是我的天堂。虽然我装得满不在乎,可我真的很想努力做好,我真的很害怕,我不愿看到你因为愤怒而扭曲的脸庞,我怎样才能让你重新成为我的天使妈妈,可努力过后,你依然会发火,因为你需要我完美,完美得就像那年历中的孩子,可他只是挂在墙上。 我做不到,也很伤心,我一定很让你失望,虽然你在对我发火时,我装得就像没事儿人一样。我呆呆地看着你,强忍着眼泪,不想让你知道,我无数次躲在被窝里,流着眼泪,怀念着我以前天使妈妈的模样。妈妈,你能不能回到从前,回到你抱我在怀里时的模样,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我不能保证我不会摔倒、不会失败,不会胆怯、不会迷茫,妈

3、妈,到那时,你能不能还像小时候教我学走路时一样,对我说,大胆地走吧,不要怕,别紧张!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师。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及时沟通,用各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理解孩子的痛苦,看到孩子的努力,对于他们每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珍贵而短暂的。家长会后我们该关注什么? 你有过这样吗? “你家孩子第几名?” “三十多名,看我回家不修理他。” “我家孩子第五名,还不赖哩。” 当孩子分数、名次出现的时候,其实是一个结果,这个

4、结果的背后必然有导致这个结果发生的原因。我们如果去关注结果,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家长该做的是在心态平和的情况下,冷静思考产生结果的原因,并将接下来的主要工作放在能导致孩子下次有一个好结果的过程上。就像亡羊补牢的典故,当羊被狼吃掉的时候,对这个结果伤心、忧虑、惋惜已经没有意义,该做的事情是“补牢”。一个平时学习过程做得很好的孩子,如果考试考出了糟糕的成绩,我们应该给孩子鼓励和安慰,因为很有可能是孩子考试心理或者方法出了问题。成绩不是考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 我们该怎么办? 一、要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 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中,有“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是

5、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 “三条高压线”分别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地批评和强迫,它们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破坏亲子关系。 “两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和“输不起的心态”。千万不要把物质奖励作为激发孩子做某件事的动力,这是交易而不是爱,在这种条件下,你无论做什么,孩子都不会感受到你的爱,他不会感激你,他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交换。“输不起的心态”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信任孩子。 二、学会和孩子沟通 有人做过调查,在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遇到问题最先与谁沟通的调查中,排在第一都是与同性的同伴讲,排在第二位的日韩美是母亲,中国是母亲排在第三位,中国第二位的是与异性同伴讲。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

6、高中生与父亲沟通的是排在网友的后面 每天要靠家长盯着才完成作业,这是典型的自主性差的表现。 培养自主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放手让孩子成长。 幼儿园时期,有的家长嫌弃孩子穿衣太慢,于是取而代之,三两下就帮孩子把衣服穿好,这种做法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久而久之,学习上的自主性也会慢慢削弱,时间久了,造成了学习的能力也跟着下降。三、自主习惯差成普遍问题 当今孩子,大多数智力差别不大,造成孩子成绩千差万别的原因在于学习习惯的不同。 习惯是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家长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应该从小就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良好习惯。现如今更应该从关注分数,转移到孩子自主性的培养。从基础做起! 希望我们家长们从分数关注试卷,从试卷关注平时,从平时表现关注孩子思想状态,从思想根源做起,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孩子,关心孩子的未来。知“一”更知“三”,这不仅是家长认识的问题,更是家长教育素养的问题。 家长关注家庭教育就是关注自己的家庭和谐;家长学习家庭教育就是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家长践行家庭教育就是承担自己的育人责任。 顾晓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