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64155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产生了不少困惑和无奈,陷 入了许多盲区和误区,普遍感觉到如今的孩子“管不得,惯不 得”、“严不得,松不得”、“硬不得,软不得”。总之,他 们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无所适从、束手无策。显而易见,陈腐的 观念行不通,原有的经验靠不住,简单粗暴的方法不管用, “跟着感觉走”有缺陷。家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一、家长要以身作则父母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占首要位置,言传身 教、潜移默化是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1. 父母要有读书、学习的习惯,为孩子刻意营造书香氛围, 从而使孩子对家长产生自豪感、敬畏感,从而自己也潜移默化 地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家里也可常备有以下

2、书籍:父母必 读、幼儿画报、儿童文学、安徒生童话、青 年文摘等读物。2. 干好本职工作,工作中有所建树,做事业型的家长。家 长可向子女暗示,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就必须有真才实 学或一技之长,只有努力工作和诚实的劳动,才能有饭吃,有 衣穿,维持生计,让子女感受到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3.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干家务、参与理财 持家,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意识。4. 让孩子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知 道家长是怎样孝敬爷爷奶奶的,等他们长大了以后也这样做。5. 做正派、诚实、厚道的家长。父母是子女做人做事的样 板和范例,家长不能说谎、不能弄虚作假、不说他人坏话、不 搬弄

3、事非、不尖酸刻薄。要严于律己,宽厚待人,让孩子建立 一个概念:父母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最宽宏大量、最可敬的 人,这样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效仿,把优良的家风世世代 代传下去,发扬光大。二、家庭教育要有原则1. 性格、品格、人格的塑造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正直善良的接班人。 文化知识、课本知识、学问技能的传授是学校、老师的主要职 责。家庭教育应该更注重孩子良好品格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2. 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宽严尺度最容易走极端。有些家长对子女要求太严厉,弄 得孩子性格上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这样的孩子只能循规蹈矩 没有闯劲 ; 而另有些家长对孩子则是放得太宽、太松

4、,一味地 宠爱、溺爱,导致孩子在做事上为所欲为,养成了娇气任性的 性格。家庭教育要把握好教育尺度和分寸。家长对孩子不要提一 些不切合实际、孩子做不到的要求,但是事关原则、是非、品 德的要求,态度则要坚定。例如,首次发现孩子吸烟,就要当 机立断、毫不留情地制止住,给他讲明道理,让孩子从思想上 有所触动,自己改过。但如果发现孩子上学偶尔迟到一两次, 家长可以每天提醒督促孩子按时到校,不用揪住不放,原谅孩 子一次。也就是说,该重时则重,该轻时则轻。3. 着眼细节,从小事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小动作,大学问。”这些谚语揭示 的是细节和言行举止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家庭教育 要一滴一点、润物细无

5、声般地熏陶、感染孩子。例如,培养孩子“不丢三落四”这一习惯,家长可以教育孩子从整理自己的玩具、物品、书包开始,慢慢培养其良好的习惯,等到外地上 大学时,孩子对于打点行装、办理报名注册手续等就会得心应 手,不用大人操心。4.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孩子的不良思想、行为、习惯都有一个从露头、发展、从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家长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就要将其及时 扼杀在萌芽状态,不可姑息迁就,放任自流。俗话说:“小时 偷针,大了偷金。”从“偷针”时,就要予以坚决纠正,不要 容忍到“偷金”之日。5. 批评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家长要多和孩子谈心,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要用身边的 人和事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孩子,这样家长的批评孩子才 容易接受。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对家长打开自己的心扉,孩子 和家长之间也才能很好地沟通和交流。6. 尊重孩子,民主平等地对话 家长要放下架子,弯下腰和孩子平等地相处 ; 要做孩子的 玩伴、知心朋友 ; 要和孩子分享成长的喜忧,让孩子向你敞开 心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其思想动态。7. 挫折教育、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必不可少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家长要引导孩子 知道失败是常有的事,要做好应对失败、挫折的心理准备,帮 助孩子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