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3172935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谷物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谷物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谷物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谷物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谷物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谷物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物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谷物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中国国际期货 吴瑰第一部分 惠农政策及通胀预期支撑谷物价格一、政策调控持续施压,谷物价格横盘震荡11月中下旬以来,国家发改委连续密集发文稳定物价,并动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等多种经济手段抑制通货膨胀,表明了政府严控物价的决心。在政策调控引导下,大宗商品价格受压回调,谷物价格小幅回落后表现出震荡趋稳的态势。同时,国家不断修改国储竞拍交易细则,几令竞拍变成定向销售,成交量价应声下滑。二、收购政策继续抬升底部粮食属于国家的战略物资,其产业安全与国家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因而对于谷物市场来说,国家的粮食产业政策可以影响甚至主导其供求和价格。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粮食产业扶持力度,多次上调小

2、麦、玉米、稻谷最低收购价及拍卖底价, “政策底”对作物价格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根据发改委此次公布的政策,2011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和7元。鉴于新的小麦最低收购价与近期市场价格水平挂钩,根据往年经验,市场对新年度玉米、水稻收购底价上调同样充满预期。三、通胀预期支撑商品市场国家统计局11月日发布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创今年月度新高

3、。这也是自2008年7月上涨6.3%之后,中国28个月以来CPI创下的最高涨幅。我国未来通货膨胀形势严峻,高企的通胀预期激发了人们对未来商品价格继续上升的担心。图1-3: CPI指数变化情况资料来源:中期研究第二部分 流通量低,市场供应仍然偏紧一、美国农业部12月供需报告数据表现平平12 月10 日,美国农业部公布12 月月度供需报告,本次报告数据相对上月表现平平,对谷物各品种产量及期末库存预计略有调整,未能给市场带来明显的利多提振。但回溯11月份数据,对比之前的报告,11月份报告再度调低了10/11年度美国大豆、玉米产量和结转库存,报告预计美国玉米平均亩产下调至154.3蒲式耳,较前月预测减

4、少1.5蒲式耳,由此导致产量下调1.24亿蒲式耳;预测美国10/11年度玉米年终库存量为8.27亿蒲式耳,比前月预测减少7500万蒲式耳,这将是自95/96年度以来最低水平;报告还预计全球10/11年度小麦年终库存下调220万吨,其中中国小麦库存下调幅度最大,达到340万吨。由于11月报告数据利多而12月延续了此类评断,预计将维持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多头基调,有望将农产品价格推向新的高度。二、生产成本上升及现价认可度低,农户惜售心理高企由于“能源短缺”的情况将长期存在,石油、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易涨难跌,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另外,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农村劳动力价格迅速上升

5、。此外,城市地价快速上涨的传导作用,以及大规模租地经营模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价,从而抬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受农资成本、务农成本、农村地价成本上升影响,农产品价格会是一个长期的上涨趋势。根据往年经验,售粮时间越往后,通常出售价格更具优势。受农民经济条件改善以及吸取往年售粮经验影响,农户售粮习惯和心态发生巨大改变。因农村家庭务工收入不断增加,除非急于资金周转,一般都希望保有粮食,选择延长售粮时间以争取更多收益。同时随着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宽,农民对市场行情的敏感度也逐年增加。强烈的惜售心理导致产区粮食市场流通量偏低。特别是小麦品种,因惜售导致的产区新麦购销市场量缩价涨,使企业部分转向国家

6、托市麦交易,托市麦成交量有所回升。三、玉米进口增长,点燃市场对供应紧张的担忧中国银监会11月19日发文表示中国玉米供给缺口较大,这是中国官方首次透露今年国内玉米供需出现问题。据农业部统计,今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约150万吨玉米,进口量为10多年来最高。中国玉米进口增长的超速度,被国外一些媒体形容为“重新点燃了人们对中国粮食安全可能影响全球农业大宗商品市场的担忧”。从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的情况来看,随着饲料养殖与深加工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后期产区玉米商品供应能力可能逐步减弱,南方销区对进口玉米的依赖度可能进一步加大。为保证国内玉米供应的长期安全,进口玉米逐年增量可能将成为常态。四、天气状况或影响来年小麦收

7、成进入12月份,我国部分小麦主产区迟迟未迎来有效降雨,华东华北局部地区甚至已连续一月没有降水,江苏淮北地区遭遇50年来最严重秋旱。当地气象台12月8日发布预报说,蔓延于黄淮、江淮地区,导致河北南部、山东大部、安徽和江苏北部达到重旱以上等级的旱情,仍将在未来十天甚至更长时间向更大范围持续。前一轮全国范围的雨雪降温天气,对黄淮以北的小麦主产区旱情有所缓解。但冬小麦后期墒情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中央气象台12月20日发布未来10天天气趋势预报称,未来10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冷暖变化较大。21日开始,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呈明显下降趋势。22-26日,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降温和雨

8、雪天气过程。由于近期北方地区已出现较大幅度的降温过程,加之前期气象专家警告今年拉尼娜现象将带来偏冷的冬季,后期应防范低温天气对局部地区小麦产生的冻害威胁。第三部分 下游消费旺盛,谷物需求逐年增加一、养殖业发展,饲料消费将维持高位上月国内饲料销售量有所减少,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元旦和春节来临之前的这个时期是屠宰的高峰,各肉食及副产品加工企业都在积极备货,因此猪、鸡等存栏将下降,而与之形成产业链条的饲料销量也将有所下降。另外受降温影响,北方生猪疫情也影响了饲料的销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富含蛋白质的禽畜肉类消费量也大幅增加,而肉、蛋、奶等产品的消费增长决定着饲料的需求。加之今年6月以来,

9、在国家冻肉收储政策的托市作用下,养殖效益明显改善,刺激了养殖户补栏存栏意愿,预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饲料消费将整体维持高位。尽管近期因疫情及节前出栏影响,生猪价格有所下跌,但由于同期原料价格受政策调控影响下滑,猪粮比价仍整体保持平稳运行。图3-1:猪粮比价示意图 图3-2:国内猪肉及玉米价格走势对比 资料来源:wind、中期研究二、白糖价格居高不下,淀粉糖取代作用明显2009/10榨季,中国大部分食糖产区因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而出现减产,食糖供需出现较大缺口,使得糖价顺利突破6000元大关,进入高糖价时代。在此背景下,淀粉糖产业的发展情况就格外引人注目。蔗糖与淀粉糖是关联发展的产品,当白糖价

10、格上涨到高位,淀粉糖对白糖的替代作用就会十分明显。根据目前国内食糖市场的供需平衡来看,糖价将在高价位震荡运行很长一段时间,淀粉糖产业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由于我国淀粉糖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玉米,因此近期白糖价格的高位运转,将间接带动玉米深加工产业的需求,推高玉米价格。三、生物燃料等粮食深加工行业助推谷物消费玉米深加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直接惠及“三农”的重要产业。近10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行业获得了惊人快速的发展。目前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年加工玉米量达4000万吨左右,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

11、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在能源日渐缺乏、油价高企的现状下,替代能源的关注热情被再次点燃。燃料乙醇作为传统能源的替代品,其发展成为必然。我国最初发展燃料乙醇,是为解决陈化粮问题,近年我国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四、充盈还是吃紧,国储库存引人关注由农户惜售等原因导致的现货市场供应紧张,使粮食需求企业意愿转向国储陈粮拍卖,但国家有关部门一再修改国储粮拍卖交易细则,继续加强了对参拍企业资格、竞买量、履约保证的管理。该行为无疑与国家一贯坚持国库充盈的情形有所冲突。此外,国家针对玉米收购主体的最高库存限定,虽然短期内可以起到避免用粮企业囤粮的作用,但同时也为后市争夺粮源埋下了隐患。从近年国储拍

12、卖的数据推断,目前国储粮食库存吃紧的消息应属确实。而今年以来,关于国有粮库粮食库存空虚的情况被媒体不断揭露。12月10日南昌第一粮仓(国家储备粮食仓库)起火,央视频道新闻报道中有一句话或许印证了对此问题的担忧,这句话是:这个国家粮食储备仓库里“根本没有粮食,只有一些冻猪肉”。连年的政策拍卖,向市场投放了大量国家储备用量。鉴于战略性物资储备需要,国储后期补库压力非常大。尽管国家表示为避免推高粮价,将延迟补库收购,但大规模刚性需求迟早对粮食价格产生正面推进的效应。第四部分 全球经济缓幅爬升,粮食趋紧格局难改一、原油与国内谷物品种密切相关据中新社12月19日报道,19日下午出炉的世界经济风险指数与主

13、权国家评级(WERICR2010)报告称,2011年世界经济将进入8年周期的上升过程。原油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历来有“经济血液”之称。原油价格的变动对大宗商品价格变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下图中原油与国内谷物品种的价格走势可以看出,原油与谷物品种走势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图4-1: 原油与国内谷物品种相关性分析资料来源:中期研究二、气候恶化,全球粮食趋紧格局难改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由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完全是或基本上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作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要受到气象、土壤、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今年北半球在遭遇今年夏天的罕见高温后,受拉尼娜影响,冬天可能迎来极度低温,易再度诱发全

14、球农产品天气炒作的高峰。就目前来看,黑海地区持续干旱、以及加拿大多雨天气制约了小麦播种,而美国麦产区天气持续干燥、冬小麦优良率同比下降,引起了市场对全球小麦供应的担忧。而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显示,2010/11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同比减少110万吨,全球大米供需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全球大米需求增幅可能超过供应能力,不排除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此外,来自我国粮食的强劲需求,加上工业、能源对于谷物消费需求的增长可能进一步加剧国际谷物供应偏紧的格局。在此背景下,全球农产品价格在全球游资炒作下继续走强的态势已不可避免。三、生物燃料消费持续增长,美欲逐年提高生物燃料产量受世界石油资源、价格、环保和全球气候

15、变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日益重视生物燃料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美国已提出到2022年前,生物燃料要在本国的能源消耗中占25%的目标。欧洲的一些领导人也商定,在2020年以前,生物燃料占全部能源的比例要上升到10%。受大量粮食被转变为生物燃料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也呈现出飞速上涨的趋势。11月底,美国环保署(EPA)发布了一份有关生物燃料的年度报告。报告中称,2011年生物乙醇的销售量将呈上升趋势。全美2011年机动车燃料销售市场中,在严格遵守联邦法令的条件下,生物乙醇和其他生物燃料的比例,将至少占到 8.01%。EPA预计的明年139.5亿加仑生物燃料中,玉米乙醇将占

16、主要份额,为126亿加仑。四、进口需求对国内谷物价格产生价格传导09年国内玉米大幅减产导致的供应紧张打开了中国玉米的进口需求。据统计,今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量为10多年来最高,达到150万吨,多家国外机构也纷纷预测,至2015年,中国可能将成为玉米净进口国,进口量有望超过1000万吨以上。上月有来自阿根廷方面的消息称,在与中国农业部进行多次磋商后,双方达成2011年中国从阿根廷购买550万吨玉米的双边协议。尽管12月3日我国农业部发布新闻稿,否认了明年将从阿根廷进口玉米的消息,但随着国内对玉米进口需求的进一步放大,以及美国出口、饲料及乙醇生产业的强劲需求减弱明年美国的玉米供应能力,后期玉米进口

17、将可能呈现多元化渠道。受市场价格及运输成本波动影响,近期谷物进口成本较之前已有所下滑,我国南方区域对于进口粮食的依赖度可能进一步加大,后期国内外谷物价格联动效应将不断增强。图4-2: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资料来源:中期研究第五部分 社会成本全面上升,粮价震荡后有望进一步上行由于宏观调控对谷物价格压力明显,预计短期内粮食价格难以形成突破,将维持区间震荡。此外,市场主要关注焦点还转向欧元区主权债务风险及朝韩军事冲突:继爱尔兰主权债务评级被评级机构穆迪下调5档后,葡萄牙亦被列为可能下调主权债务评级的国家,引发市场对于更多欧元区国家被卷入债务危机的担忧,特别是对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财政隐患的担忧。同时武力冲突事件可能在短期内加大金融和外汇市场的波动性。但受需求增长、成本推动等因素影响,预计国内粮食价格总体以持稳为主,不排除在一定阶段出现新一波上涨行情的可能。正如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张岸元所说:“长期的货币超发结合目前时间点上整个社会成本的全面上升,是引发当前物价快速上涨远超社会预期的主要原因。”在全球各国央行轮番实行量化宽松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下,各类社会成本特别是基础性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推动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甚至呈继续上涨的态势。6 / 6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