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3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教科版20180611392.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17746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3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教科版2018061139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3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教科版2018061139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3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教科版2018061139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3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教科版2018061139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3焦耳定律教案新版教科版2018061139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焦耳定律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实验操作过程教具准备电流的热效应演示器一台,220V电源、火柴、电阻丝、泡沫塑料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发光的灯泡和电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用手摸灯泡和电风扇的电机部分会感觉变热了。(1)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2)电风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3)电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时候,为什么都要发热?影响它们发热的因素是什么?(4)它们发热时有什么规律?学

2、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二) 新课教学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动手做:自制灯泡做如图6-3-2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1)金属丝被烧断的原因有哪些?(2)对金属丝的熔点有什么要求?(3)为了防止金属丝不被氧化,瓶子应该做怎样的处理?(4)灯泡用久了会发黑,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怎么防止灯丝的升华呢?2、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A、实验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根据你们的猜想结合欧姆定律,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R、I和t的关系(1) 猜想有多个因素,你们采用什么方法?(2)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哪个因素不必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其因

3、素有什么关系?(3) 要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R的关系,你怎样设计电路?(4) 要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I的关系,你怎样设计电路?(5) 电流产生的热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你有哪些方法来比较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根据学生提供的多种方案,进行讨论各种方案的利弊(确定出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演示课本上实验。收集速记进行分析论证在通电电流一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热的功率就越大,精确的实验表明:电流产生热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热的功率也越大,大量的精确实验表明:电流产生热的功率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B、理性探究: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由P=UI与欧姆定律的变形式U=IR综

4、合得出P=IR4、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的结论,这与我们刚才得出的发热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是一致的,于是人们为了记住他,把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公式为:Q=IRt公式中的电流I的单位要用安培(A),电阻R的单位要用欧姆(),通过的时间t的单位要用秒(s)这样,热量Q的单位就是焦耳(J)。5、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任何用电器工作时都是产生电热。因为用电器都是由一定阻值的导体组成的,导体中或多或少都有电阻,所以电流通过这些电阻时都会发热。(2)电热的利用凡是加热的装置都利用了电热。请大家举一些实子说明。(3)电热的防止不是想把电能转化为热能,而是想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装置的用电器都需要防止电热的产生。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动机的散热风扇等。(三)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与同学交流(四)布置作业自我评价1、2、3、4教学反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