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1复习题2013.5.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80118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1复习题2013.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污染控制1复习题2013.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污染控制1复习题2013.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污染控制1复习题2013.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污染控制1复习题2013.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1复习题2013.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1复习题2013.5.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水污染控制1试题一、填空:1. 天然水中的杂质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 、和三类。2. 在氧垂曲线临界点以后,耗氧速率 复氧速率,而临界点处,耗氧速率复氧速率(空中填“大于、小于、等于”)。3. 格栅按照可分为粗、中、细三种格栅,其中间隙为 50-100mm的称为,其中间隙为 1.5-10mm的称为。4. 对于沉淀池,常按其水流方向主要分为、 及三种。5. 悬浮物在水中的沉淀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和。6. 油类在水中的状态可以分为 、分散油、和溶解油。7. 压力溶气气浮系统由 系统、和三部分组成。8. 中和处理方法主要有酸碱废水互相中和、三种方法。9. 石灰中和投药方法有 和两种投加方式。10.

2、混凝剂可分为 和两大类。11. 排列常温低浓度水溶液中强酸型阳离子树脂对Fe3+、Mg+、CaT、Al3+、H的选择顺序为:Fe3+>> CaT>>。12.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薄膜对液体中某些成分进行 透过的方法的统称。常用的膜分离法有 、和。其中反渗透法反渗透膜是半透膜,透过的物质13. 根据吸附剂表面吸附力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和三种类型。14. 离子交换树脂由骨架和 两部分组成。15. 最常用的过滤介质有 、磁铁矿等。16. 般规律,对于一一性颗粒易于与气泡粘附。17在常温稀溶液中,离子交换树脂对 Ca 2+C产Ba2+ Na+的离子交换势高低顺序 依次为>

3、;>>,在离子交换过程中最先泄漏的是一一。18. 反渗透膜是一一膜,反渗透的推动力是一一,反渗透膜透过的物质是一一。19. 为提高滤料含污能力通常采用一一或一一,称为一一过滤。20. 在双层滤料中,上层滤料采用一一,下层滤料采用一一。21. 常用的沉砂池池型有、。22. 曝气沉砂池中水流的流态为式。23. 从结构上分,沉淀池分为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和污泥区。24. 沉淀池的排泥方式可采用一一和一一。25. 对于自由沉淀,沉淀效率与沉淀池水深一一,与沉淀池池表面积一一。26. 气浮工艺中,压力溶气系统主要包括一一、一一、一一三个部分。27. 加压溶气气浮中,供气方式有一一、一一、一

4、一,气浮池分为一一和一一二个部分。28. 酸性废水过滤中和法通常采用和作为中和滤料。29. 混凝法主要去除水中的和。30. 常用的无机盐类混凝剂有、,有机高分子混凝剂。31. 混凝工艺中,混合设备常用的混合方式有、和。32. 混凝过程中,混合阶段水力条件要求;反应阶段要求,以免。33. 采用药剂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常用的方法是, 投加的药剂为和34. 药剂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常用法和法。35. Fe nton氧化法中,Fen ton试剂是由和组成,产生作为强氧化剂36. 离子交换树脂是以作为母体原料,作为交联剂制成。37. 离子交换过程运行操作包括、和四个步骤。38. 沉淀池出水区为保证出水均匀性

5、通常采用或。二、名词解释:1. 全交换容量2. 吸附平衡3. 气固比4. 化学沉淀5. 沉淀池表面负荷6. 交联度7. 吸附容量8. 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 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9. 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 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胶粒,这个脱开的界 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界。10. 吸附: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液、 气固、液固两相之间。在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累积或浓集。在水处理 中,主要利用固体物质表面对水中物质的吸附作用。11. 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

6、子引力产生的吸附。12. 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了化学作用,使得 化学性质改变。13. 吸附平衡浓度:当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达到动态平衡时,即吸附速度与 解吸速度相同,吸附质在吸附剂及溶液中的浓度都不再改变,此时吸附质在 溶液中的浓度就称为。14. 半透膜:在溶液中凡是一种或几种成分不能透过,而其它成分能透过的 膜,都叫做半透膜。15. 膜分离法:是把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将溶液隔开,使溶液中的某种溶质或 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溶质的目的。16. 氧化还原能力:指某种物质失去或取得电子的难易程度,可以统一用氧 化还原电位作为指标。17. 自由沉淀18. 絮凝沉淀19. 反

7、冲洗强度20. 滤料级配21. 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 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22. 加压溶气气浮23. 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 定化所需的氧量24. 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25. 萃取分配系数26. 氧垂曲线27. 吸附等温式三、选择题1. 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A 自由沉淀 B 絮凝沉淀 c 拥挤沉淀 D 压缩沉淀2. 根据斜板沉淀池原理,若将池深 H 分为三层,则( B)A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O,则池长L缩短1/3 B

8、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O,则池长L缩短2/3C.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O,则池长L增长1/3D. 不改变流速v和最小截留速度uO,则池长L增长2/33. 不属于胶体稳定的原因是()A. 漫射 B 布朗运动 C 静电斥力 D 水化膜4. 不属于吸附剂表面引力的是()A 范德华力 B 表面张力 C 化学键力 D 静电引力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无机物盐类混凝剂来说,吸附架桥起决定作用B. 对无机物盐类混凝剂来说,双电层作用机理起决定作用C. 对有机高聚物来说,吸附架桥起决定作用D. 对有机高聚物来说,双电层作用起决定作用6. TOD 是指()D 总有机碳含量A. 总需

9、氧量B 生化需氧量C 化学需氧量7. 颗粒在污泥浓缩池中()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8. 颗粒在初沉池初期(),在初沉池后期()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9、 颗粒在二沉池初期(),在二沉池后期(),在泥斗中()A 自由沉淀B 絮凝沉淀C 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10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A.横向潜孔B.竖向潜孔C.穿孔墙D.三角堰1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A. 悬浮物 B 胶体 C 溶解物 D 沉淀物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B. 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C. 格栅后的渠底应比

10、格栅前的渠底低 10- 15 cmD. 格栅倾斜50-60°,可增加格栅面积3. 每天的删渣量大于()m时,宜采用机械清渣法。A 0.2 B 0.3C 0.5 D 0.84下面不属于平流式沉淀池进水装置的是()A. 横向潜孔 B. 竖向潜孔 C. 穿孔墙 D. 三角堰 5 不属于胶体稳定的原因的是()A. 漫射 B. 布朗运动 C. 带电 D. 水化膜 6采用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金属铜,树脂应用()再生。A NaCl B NaOH CHCl D 丙酮 7 按照水中悬浮物的性质、浓度及絮凝性能,沉淀类型不同。浓缩池中污泥的 浓缩过程属于( ) 。A、自由沉淀 B、絮凝沉

11、淀C、拥挤沉淀D、压缩沉淀8. 关于氧垂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受污点即亏氧量最大点B. 曲线下降阶段耗氧速率 复氧速率C. 曲线上升阶段耗氧速率 复氧速率D. 曲线末端溶解氧恢复到初始状态9. 膜分离法中,不同方法选择性透过物也有不同,其中反渗透法采用半透膜, 可透过的物质为( )。A 、阴阳离子 B 、溶质 C 、溶剂(水) D 、小分子溶质和溶剂 10水处理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为()。A 57% B、710% C、2530% D、3050%四画出工艺流程示意图并加以说明1.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一般工艺流程2. 全溶气加压溶气气浮3. 回流式加压溶气气浮4. 部分溶气加压溶

12、气气浮 五简答题:1. 简述氯氧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原理。答:第一阶段(局部氧化法) :CN- + OC+ H2O CNCI (有毒) + 2OH_该式在任何 pH 下,反应都很快。但生成的 CNCl 挥发性物质,毒性和 HCN 差不多。在酸性下稳定。需进一步分解它。CNCI 2OH CNO CI H2O该反应需pH控制在10 11,时间:10 15分,pH9.5时,反应不完全。(3 分)第二阶段(完全氧化法) :虽然CNO毒性小(仅为氰的千分之一),但易水解生成NH3。因此从水体安 全出发,还应彻底处理。2CNO + 3CIO+ H2O= N2 T+ 3CI + 2HCO3 (pH = 7.5

13、9) pH 应在 89。时间 30 分( 2分)2. 简述混凝基本原理答:混凝原理:压缩双电层作用 电中和 吸附架桥作用 沉淀网捕作用;3什么是浅池理论,并讨论斜板斜管沉淀池可提高沉淀池效率的原因4. 颗粒在水中的沉淀类型及其特征如何? 答:颗粒在水中的沉淀,可根据其浓度与特性,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自由沉 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其形状、尺寸、质量均不改变,下沉速度不 受干扰,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 ( 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在沉淀过程中,颗 粒之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 其尺寸、 质量均会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其 沉速随深度而增加。( 3)拥挤沉淀(成层沉淀) :当悬浮颗

14、粒浓度比较大时,在 下沉过程中彼此干扰, 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 形成一个清晰的泥水界 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4)压缩沉淀:颗粒在水中的浓度增高到颗粒互相接 触、互相支撑,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 缩。5. 是否任何物质都能与空气泡吸附?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物质能否与气泡吸附主要取决于颗粒的疏水性能, 颗粒疏水性能取决于气固 界面接触角q的大小,q>90o为疏水性物质,q<90o者为亲水性物质,当q = 0 时,固体颗粒完全被润湿,而不能被吸附,当0<q<90o,颗粒与气泡的吸附不牢, 容易在水流的作用下脱附,当q >

15、90o,颗粒则容易被气泡吸附。而对亲水性物质, 则可以通过投加浮选剂,改变其接触角使其表面转化成疏水物质而与气泡吸附。6.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1)水温:水温影响无机盐类的水解。水温低时,水解反应慢,水粘度大, 絮凝体不易形成。(2)水的PH值和碱度。不同的PH值,铝盐与铁盐混凝剂的 水解产物的形态不一样,混凝效果也不同。 (3)水中杂质的性质、组成和浓度。 水中存在的二价以上的正离子, 对天然水压缩双电层有利; 杂质颗粒级配大小不 一将有利于混凝; 杂质的浓度过低 (颗粒数过少) 将不利于颗粒间的碰撞而影响 凝聚。(4)水力条件。混凝过程的混合阶段,要求混凝剂与浑水快速均匀混合

16、; 在反应阶段,要搅拌强度随矾花的增大而逐渐降低。7. 酸性废水的中和方法有哪些?答:(1)利用工厂的碱性废水和碱性废渣中和,(2)投加碱性试剂,(3)通过有中和性能的滤料过滤。8. 什么叫化学沉淀法,在水处理中主要去除哪些物质? 答: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 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 生成难溶于 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叫化学沉淀法。 在给水处理中去除钙、镁硬度。在废水处理中去除重金属离子,如汞,镉,铅,9. 简述药剂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原理10. 简述萃取法的原理11. 满足滤料条件:作为载体粘附水中细小颗粒物。足够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一 定的级

17、配孔隙率,价格低廉易得。12. 举出二种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1)药剂还原法,酸性条件下投加硫酸亚铁,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在调整 pH值在碱性环境,使之生成 Cr(0H)3沉淀。2 )离子交换法, 六价铬在水中是以铬酸根或重铬酸根阴离子形式存在, 可以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13. 竖流式沉淀池与平流式沉淀池相对比沉淀效率如何?说明原因 答:沉淀效率小于平流式沉淀池。因为竖流式沉淀池中水流方向是自下向上的,水中悬浮颗粒沉速 u<u0 的颗粒 全部被水流冲走,不能像平流式沉淀池那样按照 u/u0 比例沉降,因此沉淀效率 小于平流式沉淀池。六计算1用加压溶气气浮法处理污泥,泥量Q= 3000m3

18、/d,含水率99.3%,采用气浮压力0.3MPa (表压),要求气浮浮渣浓度3%,求压力水回流量及空气量。(A/S = 0.025,Cs= 29mg/L,空气饱和系数 f = 0.5)解:含水率 99.3%的污泥含泥率为1 99.3%= 0.7%对应的污泥浓度X0 = 7000mg/L表压0.3MPa对应的绝对压力 P= 4.1Kgf/cm2A/S = RCs (fP 1) /QX0 0.025= RX29 (0.5 4.1 1) /(3000 7000)R=17241 m3/dA = 0.025S= 0.025 3000X7= 525Kg/d2. 硬水中 Ca2+= 1.4 mmol/L;

19、Mg2 + = 0.9 mmol/L,水量 Q= 100m3/d,经 NaR树脂软化后,含盐量如何变化?每日变化量为多少? 解:(1) 因1个Ca2+、 Mg2 +经RNa后分别换下2个Na+,故盐量会增加(2) Ca2+ 换下的 Na+ = 2Ca2+ = 2X1.4= 2.8mmol/L故净增量为 2.8 >23 1.4 440= 8.4 mg/LMg2 + 换下的 Na+ = 2Mg2 + = 2 >0.9= 1.8mmol/L 故净增量为 1.8 >23 0.9 >24= 19.8 mg/L 合计 19.8+8.4=28.2 mg/L=28.2 g/m3 每日净

20、增量为 100X28.2 = 2820 g/d= 2.82 Kg/d3. 含盐酸废水量Q= 1000m3/d,盐酸浓度7g/L,用石灰石进行中和处理,石灰 石有效成分 40%,求石灰石用量(每天) 。解:HCI = 7g/L = 0.19mol/L对应的CaCO3 = 1/2HCl = 0.085mol/L = 8.5 g/L实际石灰石 8.5/40%=21.25 g/L =21.25Kg/m3每日用量 1000X21.25 Kg = 21.25 (t)4. 用Ca (OH) 2处理含Cd2+废水,欲将Cd2+降至0.1 mg/L,需保证pH值 为多少?此时 Ca2+浓度为多少?(Cd 的原子

21、量 112; KCd (OH) 2 = 2.2 >10 14)解:Cd2+ = 0.1mg/L= 8.9 >10 4mol/Llg (8.9 104)= 14>2 2和H + lg (2.2 >10 14)pH= 8.7(2) pH=8.7 H+=108.7 mol/L因OH H + = 1014故OH = 10 5.3mol/LCa2+ 2OH?Ca(OH) 25.36Ca2 + = 1/20H - = 1/2 X0 .二 2.5 >10 mol/L5. 某水厂用精制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其最大投量35mg/L 。水厂设计水量为105m3/d,混凝剂每天调3次,溶液

22、浓度10%,溶药池容积为溶液容积1/5,求 溶液池和溶药池容积。解:(1) W = aQX 100/ (1000>000>)xn) = 35>105> 100/ (1000X1000X10X3) = 11.7 ( m3)(2) W1 = W/5 = 11.7/5= 2.34 ( m3)6. 隔扳混合池设计流量为75000 m3/d,混合池有效容积为1100m3o总水头损失0.26m。求水流速度梯度 G和GT (20C时水的运动粘度r= 10-6m2/s) 解:(1) T=V/Q=1100/75000=0.01467(d)= 1267(s)G= (gh/rT) 1/2=

23、9.8 0X.26/(10-6X1267)1/2=45(s-1)( 2) GT= 45X1267= 570157. 一平流沉淀池,澄清区面积为 20X4m2,流量为Q= 120m3/h。若将其改造成 斜板沉淀池,流量提高至原流量 6.5倍,其它条件不变。求需要装多少块斜扳?(斜扳长L = 1.2m,宽B = 0.8m,板间距d = 0.1m,板与水平夹角q= 60o,板 厚忽略不计)解:平流池 A=20X4=80m2 , q=Q/A=120/80=1.5(m3/m2.h)斜板池 q=6.5Q/At 即 1.5=6.5X120/AtAt = 520m2 (斜板池总面积) 设斜板池总单元数为 n

24、则 n( LBcosq)+ dB)= At n(1.2 X0.8cos60o+ 0.1 X0.8)= 520 n = 929单元数故板数= n+ 1 = 929+ 1 = 930(块)8. 理想沉淀池中的悬浮颗粒密度为 3.5g/mL,平均直径为1mm已知混和液的黏 度=1.0 x 10-3Pa?s,求该颗粒沉降速度。12.某城市最大时污水量为1800m3/h,原污水悬浮浓度 C1 = 250mg/L,排放污水 悬浮物允许浓度C2= 80mg/L。拟用辐流沉淀池处理。试计算去除率及沉淀池基 本尺寸。(沉淀时间取1.5h,沉淀池有效水深3.3m,设计座数为2座)9. 某水 厂采用 精致硫酸 铝为

25、 混凝 剂, 最大 投 量为 35mg/L 。 水 厂设计 水量为 105m3/d 。混 凝剂 每日调 制 3 次 ,溶 液浓 度按 10%计,求 溶 液池 和溶解池体积各为多少?10.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riVh。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的颗粒全部去 除。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 m?沉速为0.1mm/s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 几?11 投石灰以去除水中的Zn2+,生成Zn(OH)2沉淀,当pH= 7或10时,问溶液中Zn2+ 的浓度各有多少?( mg/L)(Ks Zn(OH)2=18X10-14, 锌原子量:65.4 )12.某城市最大时污水量为1800m3/h,原污水悬浮浓度 C1 = 250mg/L,排放污水 悬浮物允许浓度C2= 80mg/L。拟用辐流沉淀池处理。试计算去除率及沉淀池基本尺寸。(沉淀时间取1.5h,沉淀池有效水深3.3m,设计座数为2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