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塞山区小学数学“最强教研团队”团队展示发言记录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沿湖路小学 程轮一、团队展示1、教学新主张(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马家嘴小学汪小风):首先我们主张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式学习。课前,学生利用微课视频独立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课中,解决学生在独学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再进行深度学习,达成本科的教学目标。这样将传统的课中学变为课前学,将学生被动学变为自主学,将教师指导学变为学生独立学,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其次,我们主张让学生学会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也就难以激起求知欲望,如果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可见,让学生敢于提
2、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在易老师设计的任务单里就有这么一个任务:谈谈你在次学习中的收获和遇到的的困惑。在今天的现场课堂上,易老师抛出了同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自学过程有哪些困惑呢?”通过交流发现,有些学生对“间隔数和间隔的概念没理解,有的学生对间隔数和棵树的关系有点含糊不清,学生的疑惑正好是这节课的重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教师有的放矢,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可以不学,学生的困惑,大家共同来解决,这样学习有目的有针对性,增加了课堂学习的实效性。另外,我们还主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数学课标中明确指出:“有效
3、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于植树问题的课前独立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课中,教师并没有对植树问题做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提出疑惑,小组合作探究自行解决,又通过划一划摆一摆在纸上模拟种树,寻找“间隔数与棵数之间关系”的规律。这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把课堂研究的阵地还给了学生,学生在操作探究中,手脑得到发展,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2、教学设计框架(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马家嘴小学毛晓玲):根据汪老师讲的反转模
4、式教学新主张: 1.先学后教 2.学会质疑 3.合作学习 我们设计的总框架定位是:“课外学,课内释疑”所以这节课分两部分:课外 和 课内第一部分:前置性学习 关键词: 课前任务单 微课学习地点:家里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自主完成课前任务单 提供资源:微课 课前任务单 一、 前置性学习设计我们采取余下几个步骤在家进行自主学习第二部分 课堂学习 关键词: 释疑 提升学习地点:学校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点拨 学习策略:小组学习 检测 展示 提升 提供资源:课件 课堂检测这部分分五步进行一出示学习目标课堂开始出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前导航,用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所教学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
5、了解。二反馈质疑(问题导向)分两个层次(一) 汇报学习收获梳理经络,掌握学情(二) 提出质疑及困惑学生提出疑惑,小组讨论。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三课堂检测:(针对性练习)课堂检测的环节,做针对性练习。借助检测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层课堂释疑,进行知识内化,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布鲁姆“思维发展金字塔”四课堂练习,知识内化(展示点拨)实际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
6、生一定的思维能力。实际应用练习题设计多元性,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积极性,也体现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点拨,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五拓展延伸将知识点升华,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减轻家长负担。3、教学研究的过程与得失(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黄厂街学校林岚):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首先感谢我们MHX片区联盟给了我们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为了更好的资源共享,为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自2012年以来,我们马家
7、嘴小学,黄厂街学校,新建区小学就成立了东片区联盟。我们采取线上备课、研讨,线下听课磨课的形式,让我们的教师队伍逐渐走向专业化;利用网络教研平台,让我们的资源得到共享,我们片区联盟学校的老师因网络教研平台距离更近了、交流更多了。今天,易老师的这节课我们就历经了“三备两磨”。 本学期我们教研主题是以微课为翻转资源的“翻转课堂”模式的课堂教学研究,制定了课题植树问题,易老师接到任务后,自主完成第一次备课,并将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单上传到片区联盟教研网上,我们三所学校的全体数学老师通过线上网络教研对易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问题及修改意见和建议。结合各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和建议,易老师逐步完善教学设
8、计。然后,我们集中在一起现场听课、磨课,经过面对面交流后,易老师结合自己上课感受和集体的智慧形成了备课二稿。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二次磨课我们联合东片区、中片区、西片区的力量,结合课堂观察和教学效果评价,将教学思想和理念逐步升华、提高,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这节优质课。这节课的成功体现了我们三个片区的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学习任务单与微课并施指导学生学习(操作、观察、体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独立自学,可以在学校形成2人或4人小组研讨完成,也可在家中与家长共同完成,不同的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不同的感受,教师课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制定及修改教学计划和进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促进学生
9、的个性化学习。在课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释疑”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与点拨,在质疑中突破重难点,指导学生深度学习。“翻转课堂”不是简单的在学校做作业,在家庭里上课。也不是片面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中上课,然后再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疑问。 翻转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把直接教学从群学习空间转移到个别学习空间。其结果是群学习空间被改造为动态的、交互的学习环境,在那里教师将引导学生应用概念和创造性参与主题学习。就本节课而言,我们是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浓缩到7分钟的微课中,让学生通过自学后,自主提出问题,在课中,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思、辩,在交流、讨论、探究中逐步明确解决这一类数学问题的一
10、般方法,渗透数学思想。从而,更好地应用,针对数学思维相对较好的学生,在辩与论中,他们逐步将方法内化,针对数学思维相对薄弱的学生,他们真正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微课优点: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针对性地及时复习与巩固,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翻转的不仅仅是时间和地点,而是学习方式、方法。值得思考的问题:分层问题。学生差异问题。微课不应该是简单的教学课件和老师的录音旁白,我们应该为怎样利用微课更好地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引发学生思考而努力。4、讲课与教研中的体会
11、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马家嘴小学易国庆):“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这节课曾经无数次被搬上舞台演绎出了许多经典课例。而我是以“反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这与以前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主要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课,并完成学习任务单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在课堂上,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也提出学习当中质疑的问题及困惑,然后老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拨、释疑,再通过课中练案检测、展示交流答疑、拓展、升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课前的自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在微课和学习任务单的导向下主动地参与了探究性学习,对间隔的含义及间
12、隔数与棵数的关系理解的还比较好,这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2. 学生敢于展示。反转课堂使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个体享受走向共享,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展示、评价,都是在学生的主动下进行,比如学生汇报自己的课前收获、解决同学的困惑、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说明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评价同学的优缺点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都很自我满足,精神愉悦,展现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3. 课后练习,课内消化。与传统教学课堂相比,这节课新授的时间较少,做练习的时间相对较多。所以设计了植树问题的各种变式练习,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灵活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了难题课内解决。我感觉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对课堂的某些问题处理还不够灵活,不能进行很好的利用。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因担心习题做不完,课堂上有点“赶”。整体来说,我感觉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汇报都很积极主动,更高兴的是学生能通过课前学习的知识:画示意图、一一对应等方法来解决植树问题。总之,反转式学习,学生课前学,课堂中进行知识梳理,知识内化起到了很高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