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65.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19000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6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6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6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6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65.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田家炳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 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

2、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 “否定”三个要素。所 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

3、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

4、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 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 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 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摘编自陈望衡艺

5、术是什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B 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C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D 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本之所以是一个“

6、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B 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C “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D 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

7、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二)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昆虫学界“不朽之师”周尧周尧浙江宁波鄞县人,1934年考入江苏南通大学农学院,大三时,他和同学套用苏武牧羊的调子为自己组织的“长跑队”编了一

8、首歌:“要雪东亚病夫耻,要炼体如钢,要锻铁心肠;活泼泼,气昂昂,准备赴沙场,雄心惊倭寇,壮志吓蛮邦”1936年,周尧奔赴意大利那波里大学,考进了当时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西维斯特利教授的昆虫博士研究生班。一年之后,他成绩斐然,兼任助教。他写的透明蚧的重记载作为博士论文发表在研究所出版的学报上,得到西尔维斯特利教授的高度赞赏,他前途一片光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祖国河山遭到践踏,周尧悲愤不已。一天,周尧在意大利朋友家闲谈,忽然进来一个青年法西斯,一看到周尧就跷起大拇指说:“你们日本人真是厉害,一下子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周尧眼睛里冒出了愤怒的火焰,他一拳将那个青年打倒在地,吼道:“我让

9、你看看到底是日本人厉害,还是我们中国人厉害!”青年明白周尧是中国留学生后,吓得爬起来一溜烟跑了。后来,周尧对导师说:“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时长。大虫不杀,杀小虫何用!”他拒绝了导师的挽留,于1938年回到广州的第二天,就投笔从戎穿上了军装,来到抗日前线,作战于兰考、商丘一带。师长知道他是难得的人才,便劝他退伍。当时国内昆虫学领域很薄弱,1939年冬,退伍后的周尧接到了川大农业院和西农的两张聘书,是留在“天府之国”还是到偏远的大西北呢?“这里是后稷诞生的地方,教稼台就在附近,西边是绛帐,是马融教书的地方。我要学习先农先儒,为中国农业与教育做出贡献。”于是,周尧选择了西农,在这里坚守六十年。1948

10、年4月,新中国成立前夕,炮声传到西农,国民党领导下的校方乱了阵脚,有的主张迁校江南,有的已自顾逃到西安,周尧等数人却坚持留在学校,他身佩短枪与国民党184师师长斡旋,用计谋切断国民党军队供水,将其逼退,最终保卫了学校。50年代初,新中国刚成立,小麦吸浆虫又一次卷土重来。刚在土改中分得土地的农民慌了神,传言“虫王爷降下了灾”,纷纷迷信拜天,有的农民干脆就把庄稼烧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看到这惨状,周尧坐不住了,下决心一定要降服这虫害。周尧带领学生奋战在麦田里七天七夜,终于研究出了短期对策,用农药有效控制住了虫害。他认为用药制虫,不是昆虫学主攻的方向。第二年,他又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寄生蜂是小麦吸

11、浆虫的天敌。后来,这项让昆虫生生相克的研究成果在黄河流域大范围推广,很好控制了小麦吸浆虫灾害。有段时间,北京颐和园在南大墙及藻鉴堂等地方发现白蛾。这种白蛾,具有食量大、繁殖性强的特点,严重危害农林植物。园艺队紧急向颐和园放养25万只周氏啮小蜂周尧的研究生杨忠歧找到的,如此,很快消灭害虫。1996年6月,浙江省鄞县县委和县政府为了弘扬他的爱国和敬业精神,在宁波美丽的东钱湖畔修建了“周尧昆虫博物馆”,在开馆典礼上,给他颁发了60万元奖金。周尧当即宣布,将其中20万元捐献给博物馆,其余的40万元和他积累的稿费10万元全部用来设立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希望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中发挥作用。迄今为止,获奖的中

12、青年科学家已达70多人。1980年,周尧教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改写成中国昆虫学史,考证出在益虫饲养、害虫防治、形态学研究、天敌与化学药剂利用等领域,中国都较欧美国家早几个世纪。此书一出震惊了世界昆虫学界与生物科学史坛,被国外专家誉为“不朽的著作”。六十年代,周尧第一次在中国提出“时空统一”的进化分类与歧序分类的理论,并对昆虫的高级阶元类群进行了重新划分。他采集昆虫标本的足迹遍及除台湾、西藏以外的每个省、市、自治区。他创办了趣味昆虫中国昆虫学杂志等昆虫学刊物3种。1989年他完成了三卷本巨著中国盾蚧志。1994年主编出版了中国蝶类志,这是中国昆虫学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全书不仅编排了中国蝴蝶的分类系

13、统,还严格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规定,纠正了中外书籍上不少蝴蝶学名的历史性错误,审查了全部已有的中国蝴蝶的“中名”,并拟定了所有中国蝴蝶的属名与大批的新中名,第一次为中国蝴蝶中名的统一与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张雅林说:“先生一生功绩太多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4.下列对人物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为了求学,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周尧四处奔波,最后终于如愿考进了当时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西维斯特利教授的昆虫博士研究生班。B抗战爆发后,周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穿上军装,曾一度在抗日前线兰考、商丘一带作战;他被师长劝说退伍后,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报效祖国。C因

14、为周尧写的发表在研究所出版的学报上的博士论文透明蚧的重记载,得到西尔维斯特利教授的高度赞赏,所以导师想一再挽留他。D有段时间,北京颐和园一些地方出现了危害性极大的白蛾,园艺队人员用周尧研究出来的周氏啮小蜂,很快消灭了这种害虫。5. 文章标题称周尧是昆虫学界的“不朽之师”。结合文本,请谈谈你对“不朽之师”的理解。(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失 踪周海亮男人随很多人扑出战壕,然后便不见了。活着的兵里找不到他,死去的兵里也找不到他。那次他们打了胜仗,兵的失踪于是变得蹊跷,几近离奇。几天以后队伍打到兵的家乡,营长将兵失踪的消息告诉了女人,女人听了,表情即刻变得不安。他失踪了?找不到了。怎么可

15、能?部队里常有这种事情。营长说,他可能战死了,死在非常隐蔽的地方,我们找不到他;他可能被俘了,虽然我们打了胜仗,他仍然有走散然后被俘的可能;他可能逃跑了,因为太过恐惧,不敢面对敌人。他回来过吗?没有。女人说,你们弄丢了我丈夫,你们不该这样问我。不是我们把他弄丢的。营长说,是他失踪了。我猜他战死了。女人说,先与队伍走散,然后战死。他既不会逃走也不会被俘,他那么强壮,那么勇敢。他战死了,你们有责任的。当然。营长笑笑说,不管他战死,逃走,或者被俘,这点钱都是对你的补偿。现在我得走了,你知道,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光。我先把所有的兵填进去,然后,再把自己填进去女人不愿相信他的丈夫已经死去,但是现在,她不得不

16、相信。她被自己虚构的故事说服,然后在梦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丈夫只知冲锋,终与队伍走散。他遇到敌人的散兵,他被敌兵打死然后扔进河里。丈夫是战死的,他不可能成为俘虏。两年以后,队伍再一次打回来,女人再一次见到营长。营长说我的五百多人,只打剩不足五十人。营长说仍然没有你丈夫的消息。营长说我倒希望他被俘,似乎只有被俘才有活命的机会。营长说我们都会死去,不管是打败仗还是打胜仗,终究是死。营长看看女人,问,你知道这附近哪有女人?我指的是,那样的女人女人不相信丈夫会成为俘虏,但现在,女人突然非常希望他的丈夫成为俘虏。只有成为俘虏才可能与部队失去联系,才可能彻底失踪,才可能有活着的机会。可是丈夫成了俘虏,将

17、会受到怎样非人的折磨?每一天,睡梦里的女人,都会被丈夫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惊醒。几年以后,战争戛然而止。在部队,女人再一次遇到营长。营长不再是当年的营长,他现在的任务,是负责核实战争中失踪的士兵。他坐在一张桌子后面,两个裸露的胳膊上,排列着十几个整齐的弹迹。我来找我丈夫。女人说,你们是否找到了他?当然没有。营长说,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被俘。我们拿到所有的战俘名单,包括死去的战俘,可是没有你的丈夫。他应该逃走了。他肯定逃走了。也许他就藏在村子里,藏在你的家里,藏在墙壁的隔层里。不过这已经不归我管了。再说能活着有什么不好呢?我整整一个营的兄弟啊,现在只剩下我了。女人不相信丈夫会逃。当初他主动提出

18、要去打仗,他怎么会逃呢?他的胆子大得像狼,他怎么会逃呢?他一直没有在女人面前出现,他怎么会逃呢?女人不相信,可是突然,女人希望他真的逃了。他逃了,保一条命,就什么都有,就可能什么都有,就真的什么都有。女人回到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发现自己早已老去。清晨时候,出门喂鸡的女人看到一个男人从她面前走过去。男人扫她一眼,目光在她的脸上没有丝毫停留。女人心里猛一哆嗦男人太像他的丈夫了相貌像,身材像,表情也像。可是他是她的丈夫吗?女人僵在门口,任一群唧唧喳喳的鸡崽焦急地啄着她的脚背。女人终喊出一声“天啊!”,扔掉怀里的箩筐。她至少追出五里地,可是没有男人的影子既没有像她丈夫的男人的影子,也没有不像她丈夫

19、的男人的影子。女人往回走,想,他是她的丈夫吗?他不是她的丈夫吗?丈夫真的死去了吗?丈夫真的没有死去吗?女人回到家,幻想丈夫站在院子里,坐在屋子里,藏在墙壁的隔层里。女人找了很久,然家里,仍然只有孤零零的她。女人叹一口气,拾起箩筐。女人想不管如何,丈夫给了她等待和希望丈夫有可能活着,有可能死去,丈夫的结果不是唯一,对她来说,便够了。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文章以一个女人与营长的几次交流为写作内容,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出警觉的营长与细心的女人这两个鲜活的形象。B.男人是一个胆子大得像狼一样的人,不可能当逃兵,因此,他的结果只有被敌人抓走和

20、被打死在隐蔽的地方这两种可能。C.丈夫没有回来,女人是有权利向营长问责的,营长虽在面对女人时有些愧疚,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给女人一些钱来安慰一下她。D.第二次见面时,营长说自己希望男人被俘,因为只有这样,男人才有活命的机会,这既是对女人的一种安慰,也是他当时真实的想法。E男人虽然没有回来,但也给了女人等待和希望。不论丈夫活着还是死去,女人都会等待下去,在等待中体验孤独的生活。7.对于自己丈夫的下落,女人的心理期望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闵王司马承字敬才,少笃厚有志行。拜奉车都尉,稍迁广威将军,镇安定。永嘉中,天下渐乱,间行依征南将军山简,会简卒

21、,进至武昌。元帝初镇扬州,承归建康,补军谘祭酒。太兴初,拜屯骑校尉,加辅国将军,领左军将军。承居官俭约,家无别室。寻加散骑常侍,辅国、左军如故。王敦有无君之心,表疏轻慢。帝夜召承,以敦表示之。曰:“王敦顷年位任足矣,而所求不已,言至于此,将若之何?”承曰:“陛下不早裁之,难将作矣。”帝欲树籓屏,会敦表以宣城内史沈充为湘州,帝谓承曰:“湘州南楚险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会是用武之国也今以叔父居之何如”承应之。初,刘隗以王敦威权太盛,终不可制,劝帝出诸心腹,以镇方隅。故先以承为湘州,续用隗及戴若思等,并为州牧。承行达武昌,释戎备见王敦。敦与之宴,欲观其意,谓承曰:“大王雅素佳士,恐非将帅才也。”承曰:

22、“公未见知耳,铅刀岂不能一割乎!”承以敦欲测其情,故发此言。敦果谓钱凤曰:“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听承之镇。时湘土荒残,公私困弊,承躬自俭约,乘苇茭车,而倾心绥抚,甚有能名。敦恐其为己患,诈称北伐,悉召承境内船乘。承知其奸计,分半与之。敦寻构难,遣参军桓罴说承,以刘隗专宠,今便讨击,请承以为军司,以军期上道。承叹曰:“吾其死矣!地荒人鲜,势孤援绝。赴君难,忠也;死王事,义也。惟忠与义,夫复何求!” 敦遣南蛮校尉魏乂、将军李恆、田嵩等甲卒二万以攻承。承且战且守,待救于尹奉、虞望,而城池不固,人情震恐。或劝承南投陶侃,又云可退据零桂。承曰:“吾举义众,志在死节,宁偷生苟免,为奔败

23、之将乎!事之不济,其令百姓知吾心耳。”相持百余日,城遂没。乂槛送承荆州,刺史王暠承敦旨于道中害之,时年五十九。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湘州南楚/险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会/是用武之国也/今以叔父居之/何如/B湘州南楚险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会/是用武之国也/今以叔父居之/何如/C. 湘州南楚/险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会/是用武之国也/今以叔父/居之何如/D. 湘州南楚险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会/是用武之国也/今以叔父/居之何如/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

24、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B常侍为皇帝的侍从近臣,西汉设有中常侍,魏晋设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设有内常侍,均简称常侍。C州牧等同于刺史,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D蛮,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秦汉志魏晋南北朝为南方的简称。字面上有粗野,凶恶,不通情理的意思。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司马承为官清廉,体恤百姓。在湘州任职时,当地荒凉残破,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节俭,坐简陋的车子,尽心安抚当地军民,有能干的名声。B司马承深得皇帝的信任。晋元帝想建立边防重镇,恰好王敦推荐宣城内史沈充管理湘州,而

25、晋元帝认为湘州位置重要,于是派司马承出任湘州刺史。C司马承为国尽忠。王敦之乱爆发后,他在魏乂等人的猛烈攻击下死守不降,最终城失陷而司马承被擒,在他被送往荆州的途中被人杀害。D司马承有勇有谋。他知道王敦设宴是想要窥探他的用意,于是故意在王敦面前放出豪言,王敦叛乱后,还分一半船只给他,让其放松警惕。11翻译文中横画线的句子。(10分)(1)王敦有无君之心,表疏轻慢。帝夜召承,以敦表示之。(5分)(2)吾其死矣!地荒人鲜,势孤援绝。赴君难,忠也;死王事,义也。(5分)(二)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宿王昌龄隐居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

26、,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注:王昌龄及第时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即本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于盱眙,辞官归隐途中,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药院,种芍药的庭院。1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诗歌语言风格绚丽飘逸。 B.首联写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隐居的地方只有孤独的白云。“溪水”“白云”都是隐者居处的象征,“清”“孤”写出了此地的凄清。C中间两联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零零的茅屋,屋前有松树,

27、屋边种花,院里芍药,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D尾联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姜淹登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E诗人用“茅亭”“花影”“药院”等意象的描写,写出了隐者的清贫,隐处的雅趣,描绘出了一幅清贫幽雅、清高不俗的隐居图。1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1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琵琶行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 _,_。 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

28、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_,_。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 _,_。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低龄留学”到底有没有价值,确实要因人而异,既不能盲目跟风,只把留学当出路;也不能投鼠忌器,甘心做井底之蛙。B昆曲集合了众多审美元素:儒雅的念白,悠长的唱腔,飘逸的舞蹈,唯美的服饰,加之精美的舞台布景,真是美轮美奂。C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协作,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D中央连续13年发

29、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今年亦不例外,该文件聚焦“三农”问题,为“三农”的发展庖丁解牛。1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B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梁振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将于2012年7月1日就职。C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D将“乾坤柱”改为“哈利路亚山”,实际上只是满足了少数人的好奇

30、心理,却忽视了大多数人的感受。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在人工智能汹涌来袭的今天,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也正迎来春天,_而工信部正在制定中的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呼之欲出。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数据产业的发展,数据安全都将成为最主要的担忧。A.为了对我国大数据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B.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我国大数据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C.因此,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我国大数据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D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目的就是对我国大数据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

31、和统筹部署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平凡与平庸,_:共性在于,两者都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个性在于,平凡是中性的,指人有一颗平常心,在普通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生活和工作。平庸则有贬义,消极颓废,没有追求,无所事事、碌碌无为、随波逐流、自暴自弃,生活没有个性、没有张力。平凡的人安于平凡的生活,_,而平庸的人则不安于平凡,却因为放弃努力,不得不过平凡的生活。所以, _。 19.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回答问题。(6分)(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4分)(2)这幅漫画的主旨是什么?(2分)四作文(60分)20. 阅

32、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因借汉字的言简意赅,年度汉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浓缩性”。比如新加坡选用了“霾”,而“房”被选为中国年度汉字,“争”被选为国际年度汉字。在过去的2017年里,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你又将如何概括和浓缩?你将以一个怎样的汉字来评点不断变化中的自己,为过去的一年留下醒目的标记?请用“我的年度汉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A(曲解文意,文本第一段说的是“艺

33、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C试题分析:C项强加因果,C项在文本的第四段的开头,原文并没有表因果的词语。3B 试题分析:B项丢掉了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使“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变得绝对化,同时B向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4.B5. “不朽之师”是指为人类谋福利,为人民作贡献的大师。被称为“不朽之师”是因为周尧在三个方面贡献突出:立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抗日战争爆发后,决然回家参加抗战;立功:治理小麦吸浆虫害功勋卓越,设立奖励基金,培养科技人才;立言:完成中国昆虫学史中国盾蚧志中国蝶类志等多部著作,提出“时空统一

34、”的进化分类与歧序分类的理论。6.D给3分;E给2分;C给1分;A、B不给分。7.女人先是认为丈夫战死了,她认为丈夫是强壮而勇敢的,肯定不会被俘虏也不会逃走;后来她非常希望丈夫成为俘虏,因为这样才有活着的希望;接下来,她又希望丈夫逃走了,因为这样才会保住一条命,有了命才会什么都有;最后,她认为不管丈夫是死了还是活着,给她希望就好。8.B9.D10.D11.(1)王敦有谋反的意图,呈给皇上的表、疏等公文,措辞都很傲慢。元帝在晚上召见司马承,将王敦的表章拿给他看。(无君 慢 示各1分,句意2分) (2)我大概就要死去了!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势力孤单增援断绝。为国君赴难,这是忠;为王事而死,这是义。(

35、其1分,判断句式2分,句意通顺2分)参考译文:闵王司马承字敬才。少笃厚有志行。初拜奉车都尉,后迁广威将军,镇安定。永嘉年间,汉(前赵)军队对西晋侵扰频繁,司马承于是偷偷南行,打算依靠镇守襄阳的征南将军山简。时山简就逝世,司马承于是继续走到武昌。后司马承转到建康,任时为琅琊王的晋元帝的军咨祭酒。太兴初(太兴元年(318年),司马承改拜屯骑校尉,加辅国将军,领左军将军。王敦有无君之心,上书晋元帝的表章显得态度傲慢,元帝夜间召见司马,把王敦的上疏拿给他看,说:“以王敦近年来的功劳,现在的职位已够大了,但他的索求却没有止境,以至说出这样的话,现在怎么办呢?”司马说:“陛下不早点处置他,以至到今天的地步

36、,王敦必定会成为国家的祸患。”当时晋元帝打算树立外藩以防备王敦,当时王敦上表由宣城内史沈充接任湘州刺史,而晋元帝认为湘州位置重要,帝谓承曰:“湘州占据长江上游的地势,控制着荆州、交州、广州的交会处,是用武之国也。我想让叔父您镇守那里(古者同胜诸侯,天子谓之伯父、叔父。氶,宣帝之从孙;而帝,宣帝之曾孙,于属亦叔父也),不知如何?” 初,刘隗以王敦威权太盛,终不可制,劝帝出诸心腹,以镇方隅。故先以司马承为湘州,续用隗及戴若思等,并为州牧。司马承行至武昌,王敦设宴招待他,王敦出言试探,对司马承说:“大王平素是德才兼备的读书人,恐怕不是将帅之才。”司马承说:“您不知道就是了,即使是铅刀又怎能连一割之用

37、都没有呢(后汉班超之言)!”承以敦欲测其情,故发此言。王敦对钱凤说:“他不知畏惧却要学豪言壮语,足以知晓他不通军事,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听任司马承到任湘州。当时湘州残破,司马承自己生活俭约,乘苇茭车,而尽心安抚当地,有能干的名声。王敦见此,又怕司马承日后会阻碍自己,于是假称北伐而征召湘州境内所有船只。司马承知道王敦用意,于是只给一半。王敦以讨刘隗和刁协之名于武昌起兵,王敦派遣参军桓罴向谯王司马承游说,以刘隗专宠,今便讨击,并请司马承出任军司,与他一同进兵建康。司马承叹息说:“我怕是要死了。此地土地荒芜,人民稀少,势力孤单,后援断绝,怎能捱得过去呢!赴君难,忠也;死王事,义也。不过能为忠义而死

38、,还能再有什么希求呢!” 王敦派遣南蛮都尉魏乂、将军李恒、田嵩等领二万人进攻湘州。司马承且战且守,等待尹奉和虞望的救援。虽然长沙城池并不坚固且人心惊恐。有人劝说谯王司马承向南投靠陶侃,或者退守零陵、桂林。司马承曰:“我之所以起兵,是心存为忠义献身的志向,怎能贪生怕死、苟且活命,当一个败逃的将领呢!即使守卫长沙失败,也让百姓们知道我的心意。”两军攻守一百多日后,长沙最终都被攻破。司马承于城陷后被捕,由魏乂押送到荆州,而王敦则派荆州刺史王廙在道上杀害司马承,享年五十九岁。12.A B13.尾联直抒胸臆,(2分)诗人表示将追随王昌龄而去,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2分)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或者,

39、表达了对王昌龄原先归隐的追慕,深情地呼唤王昌龄和自己一起归隐)。(2分)14.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5C“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此处符合语境。A“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常用于打击坏人方面,此处可改为“畏首畏尾”。B“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D“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不做“作具体分析”解。16.D17.B18. 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却在做着不平凡的努力 人生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19. (1) 画面上,一个戴着眼镜的人坐在草地上(1分),捧着一本封面写着“百科”两字的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1分),身上夹着根钓鱼竿,丝线垂入井中。(1分)他的左前方放着一只桶,画的下方写着:“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1分)(2)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死读书、读死书(1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的人(1分)。-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