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3190028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清明是语文出版社教材(2021)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1 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本单元安排的是一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文,古诗两首分别描绘的是寒食节和清明节这两个传统节日的景象。清明描写的是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行人雨中扫墓祭祖的情景。清明节,按照古代的习俗,这一天要家人团聚,或祭祖扫墓,或踏青春游。在这样的日子里,诗人杜牧却不能与家人一起参加这些活动,而是孤身行走在异乡的路上。天公也不作美,细雨纷纷,这更增添了他的离愁别绪,心情自然比较低落,一首佳作便诞生于此。 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叙述了事情发生的事

2、件、地点、天气;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人们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语气一转,如何排遣愁绪呢?于是想起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全篇精彩所在。至于行人如何寻得酒家,是开怀畅饮,还是借酒浇愁,那都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给出极大的空间自由想象,这就是诗人高超之处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清新自然,意境生动悠远,值得我们品读积累。 【课程标准及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的古诗教学明确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3、三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转折期,他们逐渐从形象具体思维发展,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在学习中,教师要紧紧抓住"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让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朗读、想象、背诵积累、默写都是有效进行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教学目标】 1、会认"魂'字,会写"酒、遥'字,其中重点指导书写"酒'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并注意"遥'字的笔顺规则从内到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3、展开想象,领悟古诗表达的意境。补充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传统节日古诗词

4、,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领悟古诗表达的意境。补充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传统节日古诗词,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视频、书写纸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故事清明节的由来 2、教师简要介绍清明的习俗: 清明,气清景明,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清明时节,气温转暖,欣欣向荣,春光明媚、草木吐绿,人们在这一天会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 3、认识杜牧(指名读

5、简介)。 过渡:大诗人杜牧就有一首以清明为题的古诗记下了他在清明这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流传千古。杜牧: (公元 803-公元约 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在晚唐成就颇高。 4、揭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传统节日由来和风俗既有趣又丰富。对于三年级学生,大部分是不了解的,以视频、图片的形式短时间给予学生丰富的信息量,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认准字音,读通读顺。 1、出示古诗,自由读,指名读【3-4 人】。(教师随机纠正字音,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读正确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要求,必须予以落实。】 2、易错字指导辨析。 字理识字酒,区别"酒洒'。田字格里范写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