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00244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藏描述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油藏描述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油藏描述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油藏描述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油藏描述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藏描述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描述基础知识点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资料第一章 概述一、油藏描述的概念油藏描述也称储集层描述,油藏描述是一项油气田综合研究与评价的技术体系。它以地质学、构造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以及油层物理学、渗流力学、数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指导,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试油、试采等 手段,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油藏储层和流体的各种特征参数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建立三维油 藏地质模型,为制定和优化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油藏描述是研究油藏储层和流体的各种参数在三维空间中的特 征及分布状态的技术体系。.油藏描述阶段划分油田开发准备阶段主体开发阶段提高采收率阶段早期油藏描述中期油裁描述精细油裁描述.各阶段油藏描述的任

2、务阶 段资料特点油藏描述任务早 期二维地蒸资料为 主'钻井资料少, 动态资料缺确定油藏的骨架(构造、地层、 沉积相等)鲁搞清储层储集特征 及分布;明确油藏类型和油气水 系统星建立地质概念彊型.钻井资料、动态 资料多有测试 和监测资料小层划分和对比星进一步落实构( 造竇分析油气水分布规律;建立静态地原橈型卷精细资料丰富预测井间砂体分布和非均质性; 微小断层、微构造詈建立牘细的 三维预测後型¥掲示剩余油的空 间分布2增加油田采收率吐三.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主要有四大类:地震、岩心、测井和测试资料。它们从各个侧面反映油藏特征,各有优势和不足,通过取长补短,互相 补充,互相印证,最后

3、熔合成一体,实现油藏描述的目的。1. 岩心资料(1)岩心是进行油藏描述必不可少的最基础的资料。-岩心是认识油藏,特别是储层,最直接的地质信息,它是评价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最直接的第一性资料,也是进行沉积史、成岩史、孔隙演化史研究必具的物质基础,是校 正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的客观依据。(2) 取心工艺方法、原则-不同的地质目的、特殊的分析要求,采用不同的取心工艺。(3) 岩心观察描述-目的:取得感性认识,补充井场录井的不足。(4) 岩心分析鉴定2. 测井资料-测井是现阶段油藏描述所依赖的最基本的手段。测井资料的优缺点: 优点:纵向分辨率高;通过岩心刻度建立解释模型和图版,可以在允许精度范围内取得

4、必要的油藏地质参数;费用较少,每口井都可进行测井。 缺点:探测范围小,只能获取井筒周围的地层信息。 解决探测范围小方法:通过与地震资料结合。全井段测井系列一一标准测井(1) 全井段测井系列是指全井段必须进行的测井内容。主要用于大层段判别岩性组合和地层层序,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油田通称标准测井。(2) 标准测井目前国内通用的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测井;梯度电极电阻率测井(1m或2.5m电极距);声波时差测井。标准测井曲线成图一般采用1:500深度比例尺。储层段测井系列一一组合测井(1) 为满足储层各种地质参数的定性定量解释,储层段测井系列一般内容较多,油田通称组合测井。(2)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5、,常规组合测井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测井;微电阻测井;浅、中、深探测电阻率测井;三孔隙度测井(声波、中子、密度测井):井温,泥浆电阻率测井;井径,井斜等工程测井。3)除常规组合测井外,一个油田一般选择少量重点井或根据特殊地质解释需要,加测一些特殊内容,这些项目一般花 费较大,不允许在每口井中进行。倾角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地层重复测试;长源距声波测井;光电吸附指数测井;电磁波传播测井;电阻扫描测井;(4)组合测井成图一般采用 1:200深度比例尺,个别项目为配合岩心归位。进一步放大为1:100或1:50。3. 开发地震资料(1.)开发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领域中,详细描述构造形态、断层、裂缝分

6、布;描述储层厚度、岩性、物性的空间变化;描述储层内油、气分布和饱和度估算;进行开采动态监测的地震方法,统称开发地震技术。(2.)开发地震方法1)目前常用的开发地震方法:a.三维地震;b.高分辨率地震;c.垂直地震剖面;2)正在发展的开发地震方法:a.多波地震;b.井间地震4. 测试资料(1) .测试资料及其作用测试资料指钻井过程中的随钻测试,完井试油,试井、试采,注示踪剂以及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分层测试所取得的油藏 静动态数据。它是直接了解储层内所含流体性质、产出能力,压力分布的主要手段,并可取得储层物性,油藏边界等 重要参数。油藏描述中常用测试资料有以下几种:(1)钻杆测试(2)单层试油(3)试

7、井(4)示踪剂测试(5)各种分层测试资料包括产液剖面、注入剖面,分层测压及堵层,换层过程中的测试,都可取得砂体连续性及物性参数的定性或定量资 料。第二章地层划分与对比(主要是概念)1. 地层系统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以及非成层岩石 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2.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按地壳的发展历史,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3. 地层层序律名师精编_优秀资料,这是确定地层新老顺序的一般规律,叫地层层序律,又称地层叠覆正常的地层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下老上新

8、) 律。4. 地层对比方法岩石学方法;古生物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矿物的热释光方法第三章、油藏构造描述的主要内容 1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1)地震资料;(2)钻井资料;(3)测井资料;(4)动态测试资料(2)建立构造总体几何形态的三维数据体。2编绘反映构造形态的图件:(1)绘制构造剖面图、构造图及其它图件;(2)构造高点的位置及特点;3. 构造特征描述:(1)构造位置及其与周边构造的关系;(3)构造范围及构造幅度(空间几何形态)4.断裂体系描述:(1)构造内部断层的描述;(2)裂缝描述;5.地应力分析6.构造演化分析二、油藏构造描述程序(1)资料收集(2)地层对比(3)编绘构造剖面图(

9、4)编制油藏剖面图(5)构造发育史剖面图 (6)编绘平面构造图 (7)断层识别与区分(8)微型构造研究(9)油藏构造分析与描述三、油藏构造描述所需资料 在开展构造描述之前,必须收集好以下各项资料:(1)地震资料:测线位置图、剖面图。(2)描述区钻井基础数据表、井斜数据表、井斜数据表、井斜水平投影图。(3) 常规测井图,描述区内所有井1 : 200的测井组合图、1: 500标准测井图。(4)各类录井资料:录井图、岩心图。(5) 各种特殊测井资料,如RFT (重复式地层压力测井)、HDT (地层倾角测井)等。(6)动态资料:试油、试采、试气、投产情况。(7)标准井位图。第四章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其在

10、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 沉积环境:就是碎屑岩沉积时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岩)特征的综合。包括:(1)自然地理条件(2)气候条件(3)构造条件(4)沉积介质的物理条件(5)介质的地球化学条件 相序是指从一种相逐渐过渡到另外一种相的一系列相的关系或相的有序组合。 相标志:用来恢复沉积环境的沉积岩的一系列特征称为相标志,也称为成因标志。 相分析:根据沉积岩的特征恢复其沉积时的环境即称为相分析,也称为环境分析。 相标志可归纳为五大类:(1)岩石学标志如岩石的颜色、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其组合(2)古生物学标志-如生物的种属、数量和生态(3)地球化学标志-岩石或生物介壳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等(4)

11、地球物理标志测井相、地震相其它标志-沉积韵律、砂体几何形态等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层理: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由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等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岩石成层构造。 斜层理: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夹角且层面互相平行。地震相是指沉积岩层在地震剖面图上所反映的主要特征的总和。地震相标志 分为:顶底接触关系;内部反射结构;反射连续性;反射振幅;反射频率;外部几何形态等。第五章 成岩作用与孔隙结构1. 成岩作用及类型 成岩作用:沉积岩沉积埋藏后直到变质作用以前的漫长地质历史中所经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统称成岩作用。名师精编_少秀资料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结构的研

12、究,是利用岩芯样品通过各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研究油气储集岩层的岩性、成岩作 用、孔隙类型及成因、孔隙结构等基本特征,探讨储层成岩变化对孔隙分布和孔隙演化的影响,揭示储层的非均质性 等。 类型:A.碎屑储集岩的主要成岩作用有:(1) 机械压实作用机械压实作用是沉积埋藏阶段在上覆重力及静水压力下,碎屑颗粒紧密排列,软组分挤入孔隙,水份排出,孔渗变差 的作用,也是油气藏储层最常见的一种成岩作用。(2) 化学压实作用当上覆地层压力或构造应力超过孔隙水所能承受的静水压力时,会引起颗粒接触点上晶格变形和溶解,溶解物质垂直 于主压应力方向迁移,在颗粒的局部边缘形成压溶加大边。(3) 胶结作用胶结作用是指矿物

13、质在碎屑沉积物孔隙中沉淀,并使沉积物固结为岩石的作用。 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有粘土、硅质、碳酸岩、其它矿物(沸石和黄铁矿)等。(4) 交代作用一种矿物被溶解,同时被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矿物所置换,新形成的矿物与被溶矿物没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这种现象称 为交代作用。砂岩中较常见的是碳酸盐胶结物交代碎屑颗粒与其它胶结物,白云石交代方解石,粘土矿物交代碎屑颗 粒等。(5) 溶解作用沉积物埋藏后,始终处于地下流体的包围之中,溶解作用时刻都在进行。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地温、压 力增大,孔隙水和地层水的性质会不断发生变化,其溶解作用也会时大时小,溶蚀作用也时强时弱。(6) 自生矿物的形成自生矿物是沉积埋藏后新形

14、成的矿物。自生矿物垂直孔隙壁向孔隙中心生长,使孔隙变小,喉道变窄的作用称为充填 作用。尤其在成岩晚期或溶解作用之后形成的自生矿物,自形成度高,晶体较大,充填在粒间孔隙内,使储层性能变 差。砂岩中自生矿物包括:自生粘土矿物、自生碳酸盐矿物、自生石英和长石等。2. 孔隙结构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一般将颗粒包围着的较大空间称为 孔隙,而仅仅在两个颗粒间连通的狭窄部分称为喉道。储层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是控制储层物性和产能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储层评价的重要依据。储集岩经过各种成岩作 用,其孔隙结构会变得十分复杂。3. 孔隙类型 原生孔隙:原生孔隙主要是原生

15、粒间孔隙,它随着埋深的增加由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而迅速减少,原生粒间孔隙 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由于正常压实及胶结作用,孔隙空间减少,但骨架颗粒之间未受到明显溶解作用的一种孔隙。 次生孔隙:次生孔隙是由溶解作用、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孔隙及构造作用所形成的裂隙。次生孔隙一般占 总孔隙的1/3。4、孔隙结构分类 粒间孔隙结构:主要是粒间胶结物、交代物或杂基溶解而形成的孔隙。识别这类孔隙的标志是碎屑颗粒边缘的溶解 现象。 特大孔隙结构:碎屑颗粒和胶结物同时被溶解,胶结物、交代物、杂基和颗粒同时被溶解,原生粒间孔溶解扩大等 形成的超大孔隙。 组分内孔隙结构:包括颗粒内、杂基内、胶结物内,以及交代物部分

16、溶解作用形成的孔隙和自生矿物晶间孔隙等。 裂隙孔隙结构:包括岩石裂隙,颗粒内裂隙等。5、孔隙喉道类型 缩颈喉道:在粒间孔隙为主或以扩大粒间孔隙出现的储集砂岩,其孔隙和喉道有时难以区分,可以把孔隙缩小的部 分称为喉道。常见于颗粒支撑,漂浮状颗粒接触以及无胶结物的砂岩中,此类孔隙结构属于孔隙大、喉道粗、孔喉直 径比接近于1。具有这种喉道的岩石、孔渗性很高。 收缩喉道:当砂岩颗粒被压实而排列紧密时,保留下来的孔隙可能很大,但由于颗粒紧密接触,使喉道大大变窄, 形成收缩喉道。此类孔隙结构属于大孔隙、细喉道类型,孔喉直径比很大。因此,具有这类孔隙结构的砂岩,具有较 高的孔隙度,而渗透率较低。 片状或弯曲

17、片状喉道:当砂岩进一步压实或者由于压溶作用使晶体再牛长时,其再牛长边之间包围的孔隙变得很小,名师精编_少秀资料一般是四面体或多面体形,晶间隙是这些孔隙相互连通的喉道,常为片状和弯曲片状,一般小于1微米,个别有几十微米。此类孔隙结构的孔隙很小、喉道极细。常见于接触式、线接触、凹凸接触式砂岩中。 管束状喉道:当杂基及各种胶结物物含量较高时,原生颗粒间孔隙有时可以完全被堵塞。杂基及胶结物中的许多微 孔隙本身即是孔隙又是连通通道。这些微孔隙象一支支微毛细管交叉地分布在杂基和胶结物中。这类孔隙结构常见于 杂基支撑、基底式和孔隙式胶结的砂岩中。第六章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类型概念:储层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

18、在三维空间上的不均一变化,即为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综合分类表非均质类型非均质规模醴評及测非均质特征层间非均质性多层规模(含扌E 层系、油层组" 砂层组)组胁地 砂兽出井、分层性(层组划分对比、分层採 砂岩密度)层问港拆率差畀程底层问平面非均质性单层规棋小层(岩心分 析、测井、地 雷、试井)砂体几柯形杰阳各向连绩特砂休连通性裂缱和断岂対平面登希孔隙度和滲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44井间漫透率斥差异程度层内非均质性样品或层内相 才均康层(岩 心分析和测 井)粒戏韵律渎後牽韵律星禅鬆1皓 和矗 岳奎各 向豆州焦欣1裂耀垂育瘗寤率吕水平淒诱率比宿层内渗诱率非均.质程摩微观非均质性样品规模和孔

19、隙规模孔酿颗粒、 基质(显微镜孑1軒非妁帝f孑1.间和7 .内)廉跆罪址扁f舗间知铀兎、埴陳第七章第八章1原始地层压力:地层在原始条件下所测得的地层压力为原始地层压力,通常是一个新油气田上第一口探井所测得的压力数值代表该油气层的原始地层压力。2. 原始地层压力的确定方法:(1)实测法(2)试井法(3)作图法3压力梯度:是指同一油气藏中海拔高程每相差10m的压力变化值。4. 压力梯度确定方法。油气藏压力资料较少时,常利用不同海拔高程的原始油、气层压力,求油、气层的压力梯度。油、气藏资料较多时,可绘制压力梯度图,更精确地确定油、气层压力梯度。5. 压力系统:是指在油气田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流体

20、压力能相互传递和相互影响的范围,又称水动力系统。6. 压力系统识别:地质条件分析、利用油气层压力资料、利用井间干扰试验资料。7. 压力系数:油气藏原始油层压力与相同埋深的静水柱压力的比值为压力系数。可用下式求取:ap=10p0/H8. 正常压力:压力系数一般为0.91.2。9. 异常高压油气层:压力系数超过1.2的油气层。10. 异常低压油气层:压力系数 <0.9的油气层。11. 油藏地质模型:是反映油藏地质特征三维空间分布的数字化模型,是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12. 一个完整的油藏地质模型应包括:(1)构造模型;(2)储层模型;(3)流体模型。13. 一般建模软件的建模方法(1)整个油藏

21、网块化(2)建立井模型(3)各井同层位网块等时对比相连建立层模型14. 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是从信息库(数据库和资料库)开始的,包括五个信息库:地震信息库;地质信息库;测井信息库;测试信息库;生产动态信息库。15. 根据油田所处的不同开发阶段对油藏地质模型精细程度的要求不同,将地质模型分三类:概念模型;静态模型;预 测模型16. 按照模型所表述的内容,可将地质模型分为四类:储层结构模型;流动单元模型;储层参数分布模型;裂缝分布模名师精编优秀资料型17. 储层结构:是指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展布,是砂体连通性及砂体与渗流屏障空间组合分布的表征。18. 储层结构模型:是表征储层结构的模型

22、,数储层地质模型的骨架,也是决定油藏数值模拟中模拟网块大小和数量的 重要依据。19流动单元:是指根据影响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地质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非均质系数、毛细管压力等)在储层 中划分的纵横向连续的储集带;在该带中,影响流体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各处都相似,并且岩层特点在各处也相似。20. 流动单元模型:由许多流动单元块体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属于离散模型的范畴。各单元的界线与断层位置、岩性、岩相带及成岩胶结带的分布相对应。21. 储层参数分布模型:是储层参数在三维空间变化和分布的表征。22. 裂缝模型:展现储层中裂缝的三维空间分布。23依据油藏描述的规模,一般将地质模型分为四级:油藏规模地质模型;砂体(或砂组)规模地质模型;单层规模地质模型;孔隙规模地质模型24.随机建模: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可选的、等概率的储层模型的方法。 即对井间未知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给出多种可能的预测结果。25条件模拟是指在模拟中用观测点的数据对模拟过程进行条件限制,使得采样点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完全相同。26.非条件模拟是指在模拟中对于已有的采样点数据也会作一定的变动、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