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液习题.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11342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血液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理学血液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理学血液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理学血液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理学血液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血液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血液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理学血液习题生理学血液部分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 2血细胞比容3可塑变形性4渗透脆性5.红细胞沉降率6趋化性 7.血浆 8血清 9.红细胞悬浮稳定性10.血型11.体液12.血液凝固二、填空题1. 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 和.血浆是最活跃的部分,它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成为细胞与外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的 .2.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 .3. 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细胞比容为 ;女子的血细胞比容为.在脱水时,其值;贫血时,其值4. 正常成人的全部血量约占体重的 .5. 血浆蛋白中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具有免疫功能的是.6.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是维持 与之间的水平衡。7. 维持

2、细胞内与细胞外之间水平衡的渗透压是 ,主要是由 所形成。8.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313 mOsm/L.静脉输入壤0.9% NaCI琲 溶液,血浆渗透压CD,血细胞形态.9. 正常人血液pH值为.血液pH值的相对恒定取决于所含的各种缓冲物质,在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 .10. 成年男子红细胞平均约为 ;女子平均约为 ,这种差异主要与 水平有关。11. 正常成年男子 Hb的含量是 ;女子的Hb含量是.12. 红细胞的脆性越小,说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越 ,越不易.13. 血沉的正常值男子为 ;女子为.14.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 和.15.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素是 和.16. 离心

3、沉淀后的抗凝血液,离心管上段是 ,下段是 .22. 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量为 .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的脆性 .23. 血小板聚集形成的血小板 ,可以堵塞小血管伤口,利于 .24. 外源性凝血过程是由 所启动,这种因子存在于 .25.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 , , 三步。26. 血液凝固是一种反应,加温可使凝固过程 .27. 人体血液内的抗凝物质主要有 和.28. 人体体外抗凝血,最常用的抗凝剂是 和.29. 大面积烧伤病人以补充 为最好;严重贫血的病人宜输入 .30.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不被受血者 所凝集。31. 或血能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32. 某人的血清中不含有抗 A凝集素,其血

4、型为 型;而血清中不含有抗 B凝集素其血型为型。三、判断题1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5%。()2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数量越多,则比重越大。()3血浆的粘滞叠连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本身的特性,并不决定于血浆。()4红细胞叠连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本身的特性,并不决定于血浆。()5血浆蛋白含量增多,则血沉加快。()6红细胞只运输02,不运输C02.()7红细胞也具有缓冲作用。()8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一成不变。()9血浆蛋白总浓度不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越大,血浆胶体渗透压越低。()10. 血清是经抗凝后,无红细胞的液体成分。()11. 贫血时血细胞比容升高。(

5、)12脱水时血细胞比容升高。()1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细胞的物理性叠连无关。()14.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产生主要是机体缺铁所引起的。()15. 急性细菌性炎症的病人血中中性粒细胞数增多。()16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止血。()17. 外源性凝血是由因子川启动的,这种因子存在于组织中。()18. 血液凝固三个阶段都需要Ca2 +的参与。 ()19. 红细胞凝集后,经振荡不能使细胞彼此分开。()20. 血小板数量减少,则毛细血管脆性增加。()21. 某人失血后输入200ml的A型血,没有发生凝集反应, 该人血型一定的 A型。()22. Rh阴性的人二次输 Rh

6、阳性人的血时,不会出现凝集反应。()23. 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凝集原类型。()24. 因子X的激活是内源性凝血的开始。()25. 只有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 A凝集素。()26. Rh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含有Rh抗原。 ()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 下列哪种缓冲对决定着血浆的pH ()A. KHCO3/H2CO3 B.Na2HPO4/NaH2PO4C.NaHCO3/H2CO3 D.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2.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氯化钾 B.氯化钠 C.碳酸氢钾D.钙离子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A.球蛋白 B.白蛋白 C.氯化钠D.纤维蛋白原4.蛋白质的浓度

7、在体液中的分布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B.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5.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的成分是()A.白蛋白 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肾素6.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白蛋白减少B.血浆血蛋白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减少7.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C.与血浆容积的百分比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8. 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D.血细胞比容改变9. 0.9% NaCI溶液与血浆相同的是

8、 ()A.胶体渗透压B.K +浓度 C.Na +浓度D.总渗透压10.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红细胞发生哪些现象有关()A.凝集的快慢B.叠连的快慢 C.运动的快慢D.溶血的多少11. 把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增快人的血浆中去,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不变B.减慢C.增快D.先不变,后增快12. 如将血沉增快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人的血浆中去,血沉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不变 B.减慢 C.加快D.先不变,后加快13. 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中心静脉压B.细胞外晶体渗透压C.血浆和组织间的胶体渗透压D.脉压14. 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变形运动B.吞噬作用C

9、.产生抗体D.凝血作用15.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雄激素B.促红细胞生成素C.雌激素D.红细胞提取物16.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不产生()A.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B.过敏性慢反应物质C.肝素和组胺D.水解酶和过氧化酶17. 柠檬酸钠抗凝的机制是()A.与血浆中的Ca2 +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B.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C.破坏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激活物D.与血浆中的Ca2+结合而沉淀18.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伊型地中海贫血19. 可加强抗凝血酶川活性的物质是A.柠檬酸钠B.草酸钾C.维生素K D.肝素20

10、. 慢性少量失血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 3型地中海贫血21.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素是()A.凝血因子W被激活B.因子刘被激活C.血小板破裂D.凝血酶的形成22.可使血液凝固加快的主要因素是A.血小板破裂B.血管紧张素增加C.肾素分泌增加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4.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尿液25. 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 ()A.血清 B.体液C.细胞外液D.血浆26. 肾性贫血是()A.缺乏铁质B.缺乏维生素B12C.缺乏叶酸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7. 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B.脾和肝C.胸腺

11、和骨髓D.淋巴结29.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因子不同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D.因Ca2+是否起作用而不同30.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A.因子IB.因子nC.因子WD.因子X32.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33. ABO血型系统的凝集素是一种天然抗体,它主要是()A.IgG B.lgA C.IgM D.IgD34. 某人的血细胞与 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是 ()A.A

12、型 B.B 型 C.O 型 D.AB 型35. 某人失血后,先后输入A型血、B型血各150 ml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为()A.A 型 B.B 型 C.AB 型 D.O 型36. ABO血型系统中有天然的凝集素;Rh系统中 ()A.有天然凝集素B.无天然凝集素C.有天然D凝集素 D.有抗D凝集素37.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C血浆不与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D血浆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38. 某一体重60kg健康成年人,其体液量为()A.25 kg B.36 kg C.45 kg D.56 kg(二)多项选择1. 构成血浆渗

13、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白蛋白 B.球蛋白 C.氯化钠 D.氨基酸 E.钙离子2.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A.缺乏纤维蛋白原B.含有较多的葡萄糖C. 缺乏凝血酶原D.含大量白蛋白E.含有大量球蛋白3. 嗜中性粒细胞()A.可产生抗体B.可作变形运动濒 C.具有凝血作用D. 可吞噬某些病原微生物E.具有止血作用4.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A.可释放肝素B.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过敏反应中的作用C.吞噬结核分支杆菌D.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E.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5. 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A.肝素B.去甲肾上腺素C.组胺 D.肾素E.促红细胞生成素6. 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将体液分为(

14、)A.细胞内液B.唾液C.细胞外液 D.胃液E.汗液7. 维护血管内外和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中碳酸氢盐浓度C.血浆中Ca2+浓度E.血浆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8.细胞生成的原料有()A.维生素B12 B.维生素KB. 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D.血浆中02和CO2浓度C. 铁质D.蛋白质E.维生素C9. 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素有 ()A.肝素B.叶酸C.维生素B12 D.雄激素E.内因子和维生素B12E.血管紧张素E.红细胞数明显增多10. 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A.雄激素 B.铁质 C.肾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11. 缺铁性贫血()A.红细胞数明显减少B.血红蛋白

15、含量明显下降C.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 D.叶酸缺乏可引起比病12. 下列情况中哪种因素可使血沉加快()A.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入正常血浆B.正常红细胞置入血沉加快的血浆C.血液中的白蛋白增加D.血液中的球蛋白增加E.血液中的球蛋白减少13. 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A.Ca2 +B.5-HT C.ADP D.ATP E.肾素14.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A.柠檬酸盐B.抗凝血酶I C.肝素D.维生素KE.抗凝血酶川15. 成人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A.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小B.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大C.红细胞核逐渐消失D.红细胞核变大E.血红蛋白量逐渐减少16. 抗凝血酶川的作用是

16、()A.除掉纤维蛋白原B.除掉血浆中的Ca2 +C.增强肝素的抗凝D.降低凝血酶的活性E.阻断凝血酶激活因子X五、简述题1何谓机体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2血浆渗透压是如何构成的?其相对稳定有何生理意义?3何谓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其大小标志什么?正常男女的血沉值是多少?4简述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5血小板有哪些生理功能?6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7简述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8何谓纤维蛋白溶解?基本过程和意义如何?六、论述题1红细胞的生成原料和影响因素有哪些?2白细胞有何生理功能?3. 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有什么区别?4正常情况下,为什么循环系统的血液不发生凝固而处于流体状态?5试述ABO血型的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