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21340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 :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 神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2、。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

3、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

4、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狗 神鸟猫 乌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5、。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13自然段。 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 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 出示 ?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 读相关

6、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要点:?两人有约定 出示: 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用“既也”说一句话。 ?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 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出示: 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 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 表达的情感 ?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

7、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是怎么表达的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指名读第17自然段 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要点;?人们捉不到它?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归纳板书: 狗 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3、总结

8、: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造句 2、积累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3、冬不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重点

9、: 了解王子与黑熊搏斗并英勇牺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无畏的品德。 教学难点: 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 2、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1、放录像,看冬不拉琴的样子,听弹奏冬不拉的乐曲。 导语:这种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

10、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2、能说说冬不拉琴的由来吗,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1、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记忆的, 2、学习生字具体步骤: 判断正确读音 冥思苦想骏马 依恋匕首 把正确字填在里 一莫自勇如如 不安死如眉不展 带读词语 自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 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 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抄写词语,积累本课书中的成语。 2、读课后思考题,再次带着问题

11、读书。 板书 生字1、瞎熊伤害人畜 冬不拉2、王子除害牺牲 3、琴声讲述故事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背诵15、16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王子与瞎熊搏斗的过程,体会王子为民除害敢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阿肯的琴声是怎样使国王了解事情的经过的,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感悟哈萨克民族的音乐文化。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 二、回忆课文,

12、理清脉络 1、出示填空: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 2、能根据填空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边读边画批。 全班交流 要点一:不顾个人安危 出示文字片 步骤?“自告奋勇”一词什么意思, ?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 要点二:胆大心细,不辞辛苦 ?先读一读 ?王子是怎样找黑熊、布置兽夹的,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写黑熊的这一自然段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要点三:勇敢无畏,不怕牺牲 ?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读一读 ?指名朗

13、读,大家评一评。 ?你感到这场面怎么样, 2、小结: 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 理清文章层次,先写什么又写什么。 四、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们深思什么,苦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 2、想出什么办法, 3、读琴声这一部分,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是在讲述什么事情, 4、找出与琴声相对应的故事情节读一读。 5、理解“视死如归、低回婉转、音韵铿锵、如泣如诉”几个词语的意思,这分别是怎样的场景, 6、指名四人读四种琴声,指名四人读四种相应的故事情节。 指名朗读 说一说这几个情节。 7、带着想象,配乐朗读。 8、配乐背诵 9、试着背一背,介绍自己是怎么背诵的, 10、用

14、琴声叙述王子为民除害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五、弄清来历,明白意义,体会情感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乐器的来历。 六、总结全文,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1、全文还有几处描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说。 3、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冬不拉纪念琴 自告奋勇承担重任视死如归 不辞辛苦准备作战低回婉转 毫不畏惧英勇搏斗音韵铿锵 献出生命为民除害如泣如诉 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继续背诵课文15、16自然段 2、积累词语,会说成语的意思。 3、小练笔:写读后感。要求从多角度写 语文百花园一 语文大课堂: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 教学目标: 1

15、、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2、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达到整理资料的两项要求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的途径的落实,按主题分类的指导。 教学准备: 1、提前分组,落实搜集资料的途径。 2、请组长填写表格。 3、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故事或歌谣。 4、歌谣文字稿、一份小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民间故事,你们看有的神鸟,有的格萨尔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节,有的刘三姐。在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许许多多民间故事和民间

16、歌谣呢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故事会,请各组同学来讲讲你们组搜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谣。 2、提出要求: 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 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 3、全班交流 4、介绍过程 刚才同学们故事讲的好,能把你们搜集过程或整理过程向全班介绍吗, 组长将填写表格利用投影给同学们看,并进行讲解。 组员补充并说说体会 表格一搜集途径 时间小组成员搜集途径具体内容 采访图书馆 上网读物 表格二整理资料 按主题分类故事名举例 善良、美好的 勤劳、质朴的 勇敢、无畏的 聪明、智慧的 二、各组把找到的民间故事及歌谣作为内容办一份小报,在全班展示并评出最佳编辑、记者、优秀小报。 编写故事 教学

17、目标; 1、大胆想象,清楚完整地写一个故事。培养学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 2、懂得续写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应与原文内容一致。 3、故事内容具体,有故事情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神鸟的故事吗,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神鸟”给可汗讲了三个小故事,什么内容,都是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呢, 3、可汗不甘心失败,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鸟,神鸟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你们现在就是这只神鸟,想想,你准备讲什么故事呢, 二、根据原文,选择材料 1、同桌互相说说 2、全班交流。请2-3名说说 3、评议:哪些材料选的好,为什么, 4、小结:选材必须与

18、原文意思一致,不能与课文内容脱节。怎样保持一致呢, 要点;歌颂小动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 被主人误解错杀了。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令人同情。 三、内容具体,情节感人 1、出示例段,请大家修改 2、看来,要使故事情节感人就要有具体内容。 要点:写故事时,要想好这个故事分为几个环节,每一步是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写故事时每个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要写出来。 要把感人之处、令人同情之处写具体。 四、写出作文,互相评改 1、学生自己写文2、读文,学生评议。 3、修改作文,抄写作文 提灯女神 教学目标: 1(认识“歧、欲、敦、窟、渍、瞩”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誉、鄙、歧、毅、伦、敦、窟、批、臭、渍、降、

19、瞩”12个生字,正确读写“声誉、鄙视、歧视、毅然决然、伦敦、贫民窟、大批、污渍、臭气冲天、下降、瞩目”等词语,会用“不是就是”“不仅还”造句。 2.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3.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重点: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歧、欲、敦、窟、渍、瞩”,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誉、鄙、歧、毅、伦、敦、窟、批、臭、渍、降、瞩”12个

20、生字,正确读写“声誉、鄙视、歧视、毅然决然、伦敦、贫民窟、大批、污渍、臭气冲天、下降、瞩目”等词语,会用“不是就是”“不仅还”造句。 2.能概括各段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概括各段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不是就是”“不仅还”在句子里的作用和练习造句。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1.读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学生字。 2.检查听写 歧视幸福赞誉呻吟安慰解除给予传奇 歧视的近义词是什么, 传奇的“传”还可以读什么音, 三、默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南丁格尔的几件事,

21、1.试着用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方法来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按不同事件,给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讲南丁格尔不顾世俗的偏见和家人的反对,毅然 地放弃优裕的生活,当了一名护士。 第二部分:具体讲南丁格尔在护理事业方面的卓越成就。 第三部分:讲南丁格尔逝世后,她在护理事业方面的卓越 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四、学习文章第一段 读读第一段,你都读懂了什么, 生:南丁格尔想当护士。 生:她的家人反对她当护士。 生: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护士。 在读懂的基础上,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为什么家人反对她当护士, 生:南丁格尔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与家人抗争, 再读第一段,寻找答案,用笔画出有关内

22、容,仔细读读。 1.对于“护士”这个职业,当时人们怎样看, 2.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贵族人的生活。 3.对于护士这个职业你了解吗, 4.那么南丁格尔选择护士,实际上是选择了什么, 5.那她又是在放弃什么,从中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个怎样的人,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六、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南丁格尔的资料。做一份专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重点: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

23、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全文写了南丁格尔的几件事, 二、学习第二部分 仔细读书,你认为南丁格尔是怎样的一个人,边读边把相关语句画出来,做批注。 全班交流 交流中指导第五自然段朗读 1(你对“霍乱”这种病了解吗, 2(读读这段文字介绍,联系南丁格尔的行为,你有什么体会,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染,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脱水、高烧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 近两个月以来,一些非洲国家发生霍乱疫情,目前已造成200多人死亡。 报道说,自上周以来,利比里亚东南

24、部地区的霍乱疫情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当地官员分析,病因可能是患者曾饮用过被污染的河水。 几内亚比绍卫生部日前透露,霍乱正在该国迅速蔓延,全国9个省中已有7个省发现疫情,目前患者已超过5000人,其中89人不治身亡。 在尼日利亚东部地区,也有20多人死于近来暴发的霍乱,另有数十人住院。 在马里,霍乱已至少造成10人死亡。 在塞内加尔和肯尼亚首都也分别有13人和3人死于霍乱。 此外,今年初以来,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冈比亚等国也都出现了霍乱疫情。 3(读出你对她的敬佩之情。 4(当你读到“日夜奔忙”这四个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六自然段 1(从第六自然段中感受到什么,

25、2(提到“前线”凭你的生活经验,你们对前线有什么认识, 3(对比读下面两句话,再联系前线思考一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出示ppt: 南丁格尔得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即组织了一个护士志愿队,赶到前线去救护伤病员。 南丁格尔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被派往前线去救护伤病员。 小结方法: 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结合生活实际联想开来,并与南丁格尔的行为相联系,来体会文章,多好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以后会运用这种方法。 三、总结 想一想:南丁格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 黄道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

26、神。 2.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憔、悴、套、效、率、踏、卉”,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3.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媳、轧、卉、赢、祠”5个生字,会写“谣、筒、媳、虐、累、州

27、、憔、悴、套、效、率、踏、卉”,3个生字,掌握“歌谣、虐待、劳累、憔悴、效率、花卉、赢得、举目无亲、衣食无忧、百感交集、潜心研究、应运而生”等词语,理解“衣衫褴褛、乌泥泾布、衣被天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出示ppt: 1(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举例说明。 2(全文写了黄道婆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读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都通

28、顺。 2(检查词语 听写 虐待漂泊思念传授歌谣研究创造推动认真赢得 订正 3(默读课文,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词语,说说文章讲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读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段意。 2(把段意连起来读读,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ppt: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黄道婆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黄道婆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对她的功绩的追念。 读读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想想怎样修改,就简练通顺了。 学生分组讨论修改主要内容。 出示ppt: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

29、名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植棉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很怀念她的功绩。 谁能总结出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3(本文主要写谁,她做了什么事情, 4(讨论一下,学会了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5(讨论结果 连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抓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归纳主要内容。 四、交流有关黄道婆的资料 出示ppt: 黄道婆又名黄婆。我国元代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家。松江乌泥泾镇人。出身贫苦,小时为童养媳,不堪虐待,逃离家乡后流落到崖州,向黎族人民学得纺织技术。12951296年间,她返回家乡,

30、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创造了轧花车、弹花弓、纺车,改革了织机,提高了生产效率。她热心地把纺织技术传授给乡人,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起了推动作用。至今她的家乡仍建有黄母祠。北京的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她的塑像和松江布。 五、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2.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杰黄道婆对我国纺织业的伟大贡献及她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的。

3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民谣” 1.听了这段民谣,你知道了什么, 2.还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试着解疑 1.自由读书,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 2.初读课文后,你可以回答哪些问题, 生:她教的是自己的家乡人。 生:她是在崖州学会了织布,并且生活得很好。 生:她从小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所以 三、深入质疑,探究学习 1.黄道婆好不容易从家乡逃了出来,学习手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她又回到了家乡,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新的疑问, 2.读读文章,你能否找到答案。 3.学生读句子 出示ppt: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

32、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从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批注在自己书的边上。 指名有感情地读。 出示ppt: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常常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虽然黄道婆在崖州过得衣食无忧,但是她思念家乡。每次想起家乡的贫穷和人们劳作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终于,到老年的时候,黄道婆毅然搭上顺道的海船,回到了故乡。 对比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 是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想念. 在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念。 从中你觉得黄道婆是怎样的一个人。 5

33、.从文章中什么地方感受到黄道婆爱家乡, 6.你认为黄道婆是怎样的人, 生:聪明,改进了纺纱的工具 生:手艺高超,教大家织物上绘画。 生:为家乡做了很大的贡献。 生:杰出的人才 7.资料补充 找有关黄道婆推动家乡变化的内容 出示ppt: 各种各样布的图 松江布的图 看到这一切,如果作为黄道婆的家乡人,你现在想对这位老婆婆说些什么, 四、自主归纳 1(出示ppt: 黄道婆对家乡的爱表现在_、_、_、_、_等方面。 2(学生填写手中的小练习。 五、读写结合 1(出示ppt: 我对集体的爱表现在: 2(学生讨论发言 六、布置作业 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

34、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 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35、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教学过程: 读题目,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并强调一些字词的读音,如:垂蔓、葱茏、啄着、撞得、嚓嚓、较远、扒开、趴在、颤动、好熟、呷呷嘴 2、学习“巢”的笔画,订正“框”的笔顺。 3、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理解词语意思:决不、神气十足、再三、信赖 4、检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6、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订正过的字词在句子中朗读准确。 2、默读课文,想想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珍珠鸟,了解到它是一种怕人的鸟,阅读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练习朗读。 品读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产生喜爱小动物的

37、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 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细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过程: 引入: 齐读课题。先播放珍珠鸟的视频画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曾以他的笔触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还记得是什么吗,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初读了课文,你知道是说的是谁信赖谁呀, 学习课文:

38、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1至5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出示自学提示:认真默读课文第6-16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默读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设想: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可能会有多种,如:按照文章顺序谈,也可能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也可能将两处联系起来谈,这都是允许的,教师要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多强呀 “屋里飞”: 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呀,地点变化了这么多,

39、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瞧,我们低年级学过的表示时间短的词大作家用的多巧妙呀,没画下来的同学快快批画积累下来。 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看来,它不仅活动的地点变了,活动的,也变了。如果我就是作者,谁能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好吗,师生进行对话。 师:你这只小家伙为什么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呢, 师: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呀, 师: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 师: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尊敬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呀, 师: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都不飞出去呢, 自由读,指名读。 “喝茶水”: 它的这一系列举动

40、,确实有了很大变化。看来大家越来越了解它了,能结合课文内容补充一下吗,出示文字片 它先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鸟。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鸟。 指名回答。你们填写的这些词,不禁让我想到都和文中哪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珍珠鸟的性格也变化了,能将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吗, “啄笔尖”:同桌合作朗读这一段。 “肩头睡”: 作家不是最珍惜自己的创作时间吗,不是最怕自己的创作思路被打断吗,小鸟在作家创作时睡在他肩头的画面却被作者称作美好的境界,对比冯骥才先生的这句话,不矛盾

41、吗,你有什么感受吗, 我们也和作者深有同感,都不忍心搅了小鸟的甜梦,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指名读。提示学生应轻声慢读。 回读第16自然段: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化了,我们感受到小珍珠鸟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发生变化了,它越来越亲近“我”,越来越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你不禁想读一读课文的哪些段落,默读16自然段,画一画相关语句。 3、谁来朗读你画到的语句,体现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学生朗读所画语句。 “它们就像躲进深

42、有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伴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学生朗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作者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精心呵护;自己对小鸟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

43、爱,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扩展升华课文内容: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 2、是呀,有了信赖使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为是“爱”因为爱,所以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所以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在大千世界里,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动我们的话吧齐读:“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你能仿照作者“信赖,_。”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句子吗,学生写后汇报。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

44、吧 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大鸟信赖探脑袋 珍珠鸟人屋里飞 小鸟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 自

45、制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教学难点: 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感受到了猫的可爱;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精心呵护,怕人的珍珠鸟与他能和谐相处;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鸟之间真实的故事。引出课题并板书。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生字、新词的读音情况。 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指名读,强调: 旋涡塑料袋模样扇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