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16744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1).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合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何教学这门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我自己在几个方面的教学思考: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

2、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所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当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过或极少使用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部分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作为教师,不能所以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决心。二、使用

3、“伙伴教学”法    “伙伴教学”是指由一个学生教另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多用于课外活动,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同学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动学生互教互学,以便促动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协助的意识,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    其实,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最初的学习条件、理解力、动手操作水平等各方面存有的差异而造成的,只要给予他们适当、适时的协助,再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信息技术课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

4、和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要想在当前班容量大、教学设施尚未完善、采取班级教学形式的条件下达到课程所要求的水准却有相当大的困难,由于同一个教师不可能同时兼顾所有需要协助的学生,而且一般学校都不给予信息技术教师安排课下辅导。而“伙伴教学”形式的出现,能够大大缓解教师指导学生的压力,补充教师不能照顾所有需要协助的学生的缺陷。教师能够在课前把教学要求和内容要点公布给学生,这样能够使他们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即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上课时教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精解细讲,并作示范演示,然后将大部分时间回归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和上机实践。在教师讲授完后,能够选择学习成绩好、有耐心、有热情

5、的学生作为“伙伴教师”,辅助教师协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即时、必要的协助,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这种“师生关系”能够在课上存有,也能够延续到课下,这样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三、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介绍相关知识和方法前,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游戏或其它内容。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水平。四、自主学

6、习    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正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轻易地掌握教学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实践,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总来说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点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