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段考诗歌赏析.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18253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段考诗歌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段考诗歌赏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歌赏析观沧海1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选自乐府诗集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3.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开头以“观”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其中前六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4.

2、有人说诗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若”字表明了诗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的想象,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5.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景像的诗句中,写动景诗句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静景的诗句是山岛竦峙;草木丛生;百草丰茂 。6.在三国演义中和在民间故事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奸雄。显然那是一种误解,是文学形象。请你结合观沧海一诗和自己对曹操的了解,说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才能出众,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动乱,推动了历史前进,是有贡献的。7.试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

3、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做简要赏析。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诗作。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杨花,子规2.诗中“我寄愁心

4、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3.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 悲苦哀怨的心情。4.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5.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6.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   

5、  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8、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暮春   从“杨花落尽子规啼”可以看出,“杨花落尽”是暮春的景象,“子规啼”是暮春的气象。 9、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忧虑和愤懑。表想了真挚、纯洁的友谊。10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11.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诗人

6、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12.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朋友离别之际的深情,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要把情谊寄与明月一直追随朋友而去,此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两句意境相近。15.“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离散、漂泊,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

7、16.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17.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杨花、子规、明月、风18.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答:示例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19、“杨花落尽子规啼,”除了暗示“王昌龄左迁”

8、的时令,还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意象“杨花”、“子规”说说你的理解。作者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因朋友要去的地方偏僻荒凉而充满了深深的担忧之情。21.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龙标被贬之地的偏远?“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2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答:拟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23、李白有很多写友情的诗作,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指明是写给哪个友人的。(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9、我情”赠给汪伦。(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别孟浩然次北固山下1.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停泊,停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中的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_潮平两岸阔_ 5.王湾是唐朝时代的诗人,本诗是律诗中的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它属于羁旅诗。5 简要回答次北固山下一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诗人泛舟车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湖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陆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

10、然而生别绪乡思。但诗人的思想感情中更多的是放眼山川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心境。 7.诗中运用记叙这种表达方式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8.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的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顺利。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可看出。9.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从北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些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11、时序的交替,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11.请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潮水满涨,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远航,一面白帆高高挂起。天净沙·秋思在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散曲被后世诗评家誉为秋思之祖。3、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5、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7、“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3、意象,是被作者赋予了一定意义的形象。马致远选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来表现秋天的凄凉肃杀。请你为春天选取意象。东风、麦苗、杨花、柳絮、小草、嫩芽等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