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帖”考.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21829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帖”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草帖”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草帖”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帖”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帖”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草帖考摘要:婚仪文书又称婚书,古代婚书程序在宋代由原来的“六礼简化成纳采、纳币、亲迎三道程序。在婚仪程序中,婚仪文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草帖作为一种重要的婚仪文书形成了其独特的文书程序和内容特点,反映了婚俗文化的诸多特点。本文主要就草帖的含义、演变、程式研究其特有的文化意义价值。关键词:婚礼程序草帖程式一.古代婚礼程序和“草帖?仪礼·士昏礼?所记,婚礼的程序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据郑玄所注?仪礼?,简要概括。纳采,男家通过媒人向女家表达通婚意愿,女家应许后,可以使人纳其采择之礼;问名,询问女子姓名和出生的年月日;纳吉,就是男家将问得的生辰八字卜于庙,假设得桔

2、兆,就使使者往告女家;纳征,“徵,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昏礼。男家给女家纳财物,表示婚事既定;请期,“日宜由夫家来也。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也就是说,男家占卜吉日,随后告知女家;亲迎,即迎娶新妇。此后,自汉历唐宋至元明清,男女婚配都需要遵从“六礼的程序。在中国古代,婚姻是属于礼的范畴,中国早期的婚姻也主要由儒家之礼来标准。如此繁琐的婚礼程序突显出了婚礼的庄重,这种庄重不可能一直由礼来标准,而必将法律化。?唐律疏议?是最早明确规定婚姻必须要具有法律凭证:“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约,谓先知夫身老、幼、疾、残、养、庶之类。而辄悔者,杖六十。男家自悔者,不坐,不追娉財。这里的

3、法律凭证就是指婚书,司马光?书仪?记载一段纳采的环节:“某日日出乃交授书纳于怀,退而授执事者。这里被郑重对待的便是宋元人在纳采、纳征、亲迎等环节所普遍使用的婚礼仪书。婚书就是古代男女双方用来商议婚事的文书,其文体十分丰富,草帖便是其中的一种。“北宋时期的?东京梦华录?最早记载了草帖这一婚书文体,“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序三代名讳、议亲人有服、亲,田产官职之类。之后南宋时期的吴自牧在笔记?梦粱录?也有相关的记录“婚娶之法,先凭媒氏,以草帖子通于男家。男家以草帖问卜,或祷籖,得吉无克,方回草帖。由此可见,“草帖或称“草帖子是宋一朝婚仪程序中必备的一环,而且是初始的一环,是男

4、女双方商议婚礼的往来文书。二.草帖的演变草帖是宋元婚姻仪式中应用婚书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六礼程序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草帖并不是在“六礼确定之初就产生的婚仪文书,而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开展而出现的。就文学文体而言,诗的开展和成熟也是经历了口头、四言、五言到七言,以及现代诗的过程。草帖,文体的一种,应当也符合这一开展规律。考察一种文书的演变,最重要的是从承担的功能出发,这是文书最根源的存在。“帖中叙男家三代官品职位名讳,议亲者第几位男,及官职甲月日吉时生女家回定帖,亦如前开写,写议亲第几位娘子,年甲月日吉时生。这是?梦粱录?关于草帖所述之事详细的记载,如果我们将这段记载和最初?仪礼?所载婚仪

5、程序“六礼相关联,不难发现其中的联系。男家女家用草帖互相沟通合婚意愿,承担的是纳采阶段媒人所承担的作用;帖中所述男家女家姓名和生辰八字,再将八字卜于家庙所起的便是问名和纳吉的作用。只不过限于西周时期文字书写材料和文学水平的问题,这一工作主要由摈者来担任。“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如初礼。摈者出请,宾告事皆。由此可见,这便是草帖的起源。“为周之遗制,春秋时诸侯大夫嫁娶,颇沿用之,“六礼为历代沿用,草帖在这一繁杂的婚仪程序中不断地孕育开展。至于宋元,便出现了草帖这一婚仪文书,上文已详细论述,此处便不再详述宋元以后草帖又将如何?至于元明清,草帖在婚仪程序中仍有沿用,但是“庚帖一词开始频繁的

6、出现。“元代庚帖往往载有三代名讳、男女双方姓名、年庚及其他一些信息。从文书承担的功能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庚帖与草帖并无不同。清代也是一样,嘉庆?东台县志?载:“婚备六礼,惟故大家族行之,村社编氓初议婚,多以粗纸书女所生年月日时卜之,谓之草纸庚帖。不合,将草纸庚帖还女家另配。“庚帖是为文书文体,之所以称为“草纸庚帖,是因为所用纸张为粗纸书,日常话语中那么又会将“草帖和“庚帖混用。“年庚帖亦即庚帖,清代也称八字帖。顾名思义,内中出具的男女出生年、月、日、时辰,合称为八字或生辰八字。八字帖,也有草帖和定帖或者小书和大书的区别,最后以定帖或大书为准。也就是说到了清代,出现了“八字帖“庚帖“年庚帖“草

7、帖名称混用的现象,但是就其功能而言,几种文书所承担的功能是一致的。三.草帖的程式“草帖作为婚礼仪式前一项重要的文书,其格式主要是根据它的具体内容进行安排。格式,即文书程式。现就宋代陈元靓所撰写的?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以下简称?事林广记?和刘应李所撰写的?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以下简称翰墨全书中所载草帖进行草帖的程式分析。先将?事林广记?中的草帖影印如下:由图一影印草帖可知草帖分男家和女家两种,内容主要由三个局部组成:一是标题,即说明是男家草帖正式还是女家草帖正式;二是正文局部,男女双方共同的特点是先述各自议亲者的籍贯,即家庭住址。然后注三代官职官品,最后是男女双方议亲者各排第几子和第

8、几女,以及出生的年月日等,以右具议亲次结尾;三是结尾局部,主要标注日期和标明草帖二字。从版式上来看,开头“贯某州某县官宅和结尾“右具议亲次均顶格书写,其他内容根本次一格居中书写,其中很具特色的是在列三代官职和官品时,曾祖高过祖与父一格,此种可见中国古代严格的伦理体系。四.草帖的文化意义一文书学价值当今学界对历史文书的研究,主要关注点在于公文书。但是私文书的数量其实远远大于官文书,所行之式和所记之事更帖近于人民生活实际。因此,虽然草帖仅仅是私文书浩瀚海洋中的一抹渺小,但是只有对之不断研究,对婚仪文书不断研究,不断地积累,那么,对于私文书进行完整的研究,对于历史文书进行系统的、完备的研究就具有很大

9、意义。二民俗学价值宋代是商品经济高度开展的时代,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较前代有很大的提高。众所周知,宋代婚姻是十分重财的,当今学界有一个共识:宋代经济十分兴旺,文化繁荣,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出现了婚姻论财的时代特征,这从出现在宋代的草帖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女家草帖中所述“一奁田假设干,一房卧假设干,这是女家的嫁资,男家那么不需要在草帖中给出实质性的事物陪嫁的嫁资的数量和内容到底是多少呢?吴自牧在?梦粱录?里面有详细的记述“首饰、金银、珠翠、宝器、动用帐幔等物,及随嫁田土、屋业、田园等。可见,宋代嫁女的嫁资十分丰厚。三伦理学价值儒家伦理影响中国数千年,婚仪程序本身就是儒家之“礼的

10、实质化。这样的影响同样折射到了婚仪程序中使用的婚仪文书,作为婚仪文书的一种,草帖也鲜明的表达了这一点。首先,草帖分“男家草帖和“女家草帖,主要用于男女双方议亲,这里的双方指的是男女家的长辈,而非男家女家议亲者自身,这完美符合儒家所倡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婚姻范式。其次,就内容而言,无论男家草帖,还是女家草帖都有序三代的要求,其中各按辈分书写,而曾祖又高祖和父辈一格,此种可见严格的宗亲辈分的要求。最后,婚仪程序从先秦至宋,从重礼开展至重财,这一改变同样折射到婚仪文书中。现实生活影响了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的取舍,通过对婚仪文书的研究,我们也能够窥探伦理道德与现实生活的博弈,以及在影响婚仪程序及相关

11、文书中的开展。参考文献【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第9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第9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3】?唐律疏议?卷十三,第175页.【4】司馬光?书仪?卷三,四库全书,第3页.【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第479页.【6】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嫁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6页.【7】宋吴自牧:?梦粱录?第186、186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8?仪礼注疏?卷五士昏礼第一.9陈鹏:?中国婚姻史稿?第1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10刘薇.清代婚礼中的“庚帖J.都会遗踪,202103:12-24.11郭松义、定义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第45页.12杨丽婷.?事林广记?宋元婚俗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21.13朱运荣.宋代嫁妆初探J.安徽播送电视大学学报,202104:118-123.14宋吴自牧.梦粱录:卷20?嫁娶?M.北京:中华书局,1962:304.作者介绍:郑维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文体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