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方式探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27384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方式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方式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方式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方式探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方式探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也在逐渐上升,使大多数的中学生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根底上,自身的自尊心与竞争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却越来越低。面对这种情况,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教育方式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044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在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对知识内容的传授,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态,掌握

2、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开展,并为其今后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一、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1.个人因素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在身体结构、声音等方面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学生不愿意接受这种改变,就会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而在心理方面,学生心理逐渐趋于成熟,打算快速地脱离父母与教师的管束,从而与父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并认为自己在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如果在自己遇到问题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后,就会出现焦虑、暴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最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无论是家庭的经

3、济状况,还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水平、健康状况、感情关系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家庭中父母之间的感情融洽程度,在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开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学校因素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校园度过,所以学校的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教师团队的素质水平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大多数学校都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没有相关的课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其次,局部教学工作者素质水平不高,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逐渐自卑与堕落。最后,大多数学校都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与升学率,无视学生的心理开展,导致学生学习

4、压力过大,产生不良的心理变化。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究1.开展引导工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相关的教学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对自己的心理情绪进行调节与控制,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抗压以及抗挫折能力。首先,教学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将自己的优、缺点详细描述出来,使学生更加了解现阶段的自身状况,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要不断培养自身积极向上的心态,用善良的眼光看问题,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其次,教学工作者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定期组织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主题班会或演讲活动或组织野外登山、义务劳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在理论知识

5、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环境中,对学生的心理情绪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不良情绪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通过自身努力,这些不良情绪也能够被消除。2.进行心理疏导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难免会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各种不良情绪。因此,教学工作者就要有意识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中树立知心朋友的形象,鼓励学生积极地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耐心疏导,从而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慢慢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3.设定专业课程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充分重视,设定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案例教学法,将身边的心理健康小故事为学生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對心

6、理情绪进行疏导。同时,也要重视教学工作者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选聘能力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在日常的工作中,组织相关教学工作者参与心理健康培训活动,使教学工作者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改变家长观念家庭因素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并不断提升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要积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能够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对于一些单身家庭的中学生,要引导家长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家庭位置上,将家庭发生变故的原因以及自身的想法向孩子说明,这样中学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父母,从而有效防止中

7、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开展。三、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受到自身、家庭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需要教学工作者与学生家长相互联合,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性分析,耐心地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积极地帮助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以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与开展。参考文献:【1】管同康,陈伟.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与教育方法讨论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11.【2】顾璇,李红影,汤建军等.安徽省蚌埠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心理亚健康病症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11.【3】田小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问题解决途径探究J.教育,20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