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38497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基础知识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量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1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其全面特点是( c )。A ,统一、准确、可靠;B 代表性、完整性、严密性;C 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律性D.准确性、统一性、法律性。-2下列不属于计量内容的是 ( c )六西格玛品质论坛A,计量单位与单位制B 量值传递与溯源c.测量仪器的购置D 计量管理3.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量值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c )A 重复性B稳定性C复现性D 统一性4任何测量误差都可表示为(b )的代数和。A ,系统误差与真值B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C 随机误差与真值D 测量值与随机误差5 显示装置能

2、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称为(b )。A 灵敏度B 分辨力C 稳定性D.偏移六西格玛品质论坛6测理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 条件称为 ( dA 参考条件B 标准条件C 使用条件D 极限条件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主体是( c ) 。A CGS 单位制B 工程单位制C SI 单位制D MKS 单位制8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的绝对值称为( cA 测量范围B 标称范围C .量程 D.计量规程 9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称为( b )。A漂移B稳定性C灵敏度D偏移10计量检定的的依据是 ( b )。A 校准规范B 检定规程C计量法

3、D 合同规定11测量控制体系是指 ( d)。A 为确保测量设备与预期使用要求想一致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B 用于保证计量可靠和适当的测量准确度的全部法规、技术手段及必要的各种运咋C 为核查计量器具是否依照法律、法规正确使用和诚实使用,而对计量器具制造、安装、修理或使用进行控制的程序 -质量D 为实现测量过程连续控制和计量确认所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12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上限值与下限值之差的模称为( bA 测量范围B量程 C标称范围D 最大允许误差13 汁量检定的依据是(b)。A 校准规范 B 检定规程c.检定准则D .合同规定14 将数1 13按0 . 2修约间隔进修约,其修

4、约数为 (b )。A 1. 1 B 1. 2C10 D1415将 5 0851 修约到十分位的 0 1 单位,则修约数为 (dA 5 08 B 5 9C58 D50916用标准 (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 ( c )。A 扩展不确定度B 均疽不确定度C 标准不确定度D 标准差不确定度六西格玛品质论坛17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测量值之间的< b )。A ,差异性 B 分散性C 波动性D 随机性18国际单位制中 SI 基本单位共有 ( d )。A 21 个 B 20 个C, 16 个 D 7 个19测量仪器的标称范围与测量范围之间的关系,通常为( a )。A标称范围大于等于测量范围B 标称范围

5、小于测量范围C 测量范围大于标称范围D 标称范围恒等于测量范围20测量仪器输出量的变化除以输入量的变化,称为( A )。A 灵敏度B 放大器C 分辨力D 变压器21下列不属于 S1 基本单位的是 ( d )。Am BAC cd D V22测量仪器的误差处于规定的极限范围内的被测量量的示值范围为( c )A 标称范围B 量程 -质量 C 测量范围 D 操作范围23对给定的测量仪器,由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称为( cA 示值误差B 相对误差C 最大允许误差D 绝对误差称为24、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的量值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测量结果的 ( b)。A 再现性B 重

6、复性C 单一性D.稳定性-质量-25在选择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是时,通常应为所测量对象所要求误差的( cA 1/3 1/2 B 1/2 1C 1/5 1/3 D。1/10 1/526用一台数字多用表对生产用IM Q电阻进行测量,评定后UA=O 082k Q, u = 0.046k Q 取包含因子 k=2 ,那么该数字多用表的扩展不确定度 U 为 ()A0188kQU0190kQC 0 19k QD O 18824k Q下限的27将某万用表调到 x50V 档,其标尽上、下限数码分别为0 10。若指针处于临近上、位置时示值误差超出极限,则对应有 ( )。A 测量范围为 010V,量程为10V B

7、 标称范围为 0i0V,量程为10VC 测量范围为 0500V,量程为500V D 标称范围为 0500V,量程为500V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1 计量按其作用和地位,可分为 () 。A 科学计量B,法制计量C.工程计量D 时间计量2国际单位制的特点有 ()。A 统一性 B 实用性C 合理性D 简明性E 继承性F 地方性3我国规定,用于 ( acde )方面的工作测量仪器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A 贸易结算B 计量科学研究C 安全防护D 医疗卫生E 环境监测4 SI 国际单位制的组成 ( )。A SI 基本单位B SI 导出单位 ( 包括 SI 辅助单位,组合形式的导出单位

8、)C SI 单位的倍数单位D 热力单位E 物理量单位5在我国,以下 ()属于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A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且列入相应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B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C 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D 企业内部结算用的测量仪器 6测量仪器控制可包括对测量仪器的()。A 型式批准B 检定C .检验 D.校准7校准的依据是 ( )A 校准规范B 检定规程C.校准证书D 校准方法E.特殊情况下可自行制定8以下不属于实物量具的是 ()。A 量块 B 玻璃温度计 C.标准硬度块D 功率表-质量9 计量确认过程的两个输入为 ()。A 用户计量要求B 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c .测

9、量环境环境条件D .测量设备特性10 除实物量具外,测量仪器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A 显示式测量仪器B 数字式测量仪器C 比较式仪器D 电磁感应式仪器 E积分式测量仪器F累积式测量仪器11 下列计量器具中,属于实物量具的有(A 砝码 B 量块C 标准信号发生器D 体温计 E参考物质12 以下属于比较式测量仪器的有 ()。A 电流表 B 天平C 砝码 D 测量电桥E 电子轨道衡13 对测量仪器的控制包括 ()。A 检定 B 校准 C 型式批准 D 检验14 评定测量系统的三个基本问题是 ()。A 测量系统的分辨力B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C 测量系统是否与预期一致,且满足过程分析与控制要求D

10、测量系统的灵敏度15 测量仪器按其计量学用途可分为 ()。A 测量基准B测量系统 C 测量标准D,工作计量器具16 实现量值溯源的主要技术手段是 (A 检定 B 检验C 检查 D 校准 17,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有 ()。A 误差:测量结果 真值B .误差:(测量结果一总体均值)一(总体均值一真值)C 误差: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D .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18 测量仪器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A弹簧式测量仪器B 比较式测量仪器c积分式测量仪器D 显示式测量仪器19 测量仪器按计量学用途可分为()A 测量基准仪器B 测量标准仪器C工作用测量仪器D 测量作业指导书20.测量不稳定度的表示方法,有

11、()。A 可用被测量量之值的均值表示B 可用标准差的倍数表示C可用置信区间的半宽表示D可用被测量之值的标准差表示21 此外、可见、近红外分光计检定规程规定:要求电源电压变化不大于(22022)V,频率变化不超过(501)H :,室温1530C,相对湿度小于 85 %,仪器不受阳光直射,室内无强气流及腐 蚀性气体,不应有影响检定的强烈振动和强电场强磁场的干扰等要求。这些条件是指测量仪器的( )。A 额定操作条件B 极限条件C 参考条件D标准条件22. 测量控制体系包括 ()。A 测量设备的校准B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C 测量设备的管理D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三)综合分析题(每题 2 分)1 测量设备

12、特性通常是由一次或多次校准工检定决定的。(1) 其中校准过程的输入包括()。A用户计量要求B 测量设备C测量标准D环境控制程序(2) 校准过程的输出是 ()。A 合格证书B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C 计量确认文件D 测量系统统计分析报告2.用一电阻测量仪对某一电阻器进行连续25次测量,得标准差为0. 15 Q。测量仪的校准证书给岀其不确定度为0 02 Q (置信水平为95% )。则(1)A 类标准不确定度边();A001QB001 QC003Q(2)B类标准不确定度为()(Uo=1 96)A002QB001QC0005Q(3)合成不确定度为 ()。A 0. 020 Q B 0. 032 QC001

13、5(4)已知奉测量的取值为正态分布,则扩展不确定度(置信水平为 95%)为()A0039Q B0063QC0045Q90mm 量块进行重复测量,3量块的测量保证方案。为使实验处于控制状态,现以核查标准为核查次数为 k=3 。(1) 第一次核查时测量值(指与量块标称值的偏差)为0 250卩m 0. 2361卩m 0. 213卩m,0. 212卩m, 0 . 221卩m, 0. 220卩m,则第一次核查时各独立观测值的样本标准差si,为()。A . 0. 225 ym B . 0. 015 p.mC. 0. 000 225 ym D . 0. 0061 卩 m提示:用 s1= , n=6 求得。(

14、2) 若第二次核查时各独立观测值的样本标准差s2=0. 013m ,第三次核查时各独立观测值的样本标准差s3=0 . 019m,则三次核查的合并样本标准差sp为()。A 0。 016m B 0 013mC0048mD0047m提示:用 sp= 求得。若以sp作为核查标准,考查任一次测量,测量次数n=6,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时,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A0016pmB0009pmC: 0 007pmD 0 003m4检验员用某厂测量某一工件的长度,其6 次的测量结果依次为:122mm、121mm、12. Omm、12. 1mm、12 . Omm 和 12. 2mm。则:(1) 该测量的未修正结果是 ()。A 12 2mmB 12 1mmN /' C . 12. Omm(2) 若某尺在 12mm 处用量块检定的结果是 121mm ,则该尺的示值误差为 (),其修正值应为()。A01mmB-01mm(3) 经修正后的结果是 ()。A 12 OmmB 121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