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323857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案例名称电磁铁的磁力(一)科目科学教学对象六年级提供者课时第三课时所属学校一、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一)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3课,因为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及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们知道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让学生们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并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科学探究过程。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概念方面:1、知道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过程与方法方面:(1)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

2、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2)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让学生知道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2)设计并完善线圈圈数和电磁铁磁力的关系的实验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实验是典型的对比实验。由于早在四、五年级时学生就已接触过对比实验,对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也已基本掌握,因此,本课重点不是一步一步具体指导,而是因势利导,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让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上,根据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进行磁力大小是否与线圈圈数有关的猜测与探究

3、实验,并通过引导学生考虑得更周密、更科学、更细致,从而使取得的数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我想,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而且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于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多种,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到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几种因素,再集体讨论筛选,最终让学生确定本节课的探究目标-即: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是否有关,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科学验证,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在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的探究全

4、过程。在活动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现象产生问题,再由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并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不断地充实自己原有的认知,并合理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在整个活动中,老师适时的指导与提示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朝着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3)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学生对磁铁可能不陌生,但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探究活动却是第一次接触到,对电磁铁能像磁铁一样把大头针吸起来,学生一定感到好奇,在探究吸起大头针数量的多少的过程中,学生心中存有疑问:到底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大头针呢?我想,在实验过程中,数大头针的数量可能是学生最感兴趣、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5、兴趣的活动,因为在数大头针的过程中,他们心中充满着好奇,充满着期待!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学生都希望做一个磁力很大的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其结构有明显的联系,所以做实验寻找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资源准备:1实验材料的准备:电池(有的组1节、有的组2节)、电池盒、导线、1根长约1米的导线、大小不同的铁钉、1包大头针。2多媒体课件的准备:教师根据教学适时地借助多媒体给予温馨提示,给予拓展延伸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对比导入3下列各项关于资产组认定及减值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引出问题(2)正确。1师出示制作好的电磁铁:上堂

6、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电磁铁,谁来说说电磁铁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2引导学生用自制的电磁铁吸大头针。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1.用学生用自制的电磁铁吸大头针。2.交流各组电磁铁吸起的打头针的个数。3质疑:为什么各个小组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个数不一样呢?影响磁力大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课堂伊始,让学生用自制的电磁铁试着去吸一吸大头针,并对各小组吸起的大头针的个数尽心比较,分析,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探究问题这就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本节课的探究中,这样引出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是有价值的科学问题。7导致DIC发病的关键环节是C激活纤维蛋白原大胆猜想(2)根据资料(5),判断所涉及的事项哪些不应计入甲公

7、司20X4年度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并说明理由。充分假设1谈话: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第一步就是要对研究的问题作出假设(板书:作出假设)。2老师提出要求:不仅要说出我们的假设,还要说出这样假设的简单理由。2、试根据以下银行取款过程画出数据流图:储户将填好的取款单及存折交银行,经查对储户帐,将不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退回储户,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交取款登记。处理时要修改储户帐和现金帐,并将存折、利息单和现金交储户,同时将取款单存档。1.学生小组讨论,作出假设。贷:所得税费用 36.962.小组汇报。简述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及理由,计算对初始投

8、资成本的调整金额,以及期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假设很重要,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但假设不是空想,而是有道理的猜想。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作出科学的假设,老师注意提醒学生,从电磁铁的构成、电磁铁的磁性是怎样产生的这两方面来猜想,这样,就保证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朝着更有效的方向进行。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小组讨论制定计划1.确定研究主题: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假设,因为时间关系,这堂课我们先重点研究线圈圈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2学生交流实验计划,老师相机引导。1.学生讨论,分组制定研究计划2

9、.交流研究计划。3.小组修改完善研计划。完善的实验计划是顺利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交流各组制定的研究计划,并在交流中适时的提醒,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倾听中不断地完善研究计划,为接下来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小组合作实验验证1.多媒体出示温馨提示。2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4.教师小结。1学生齐读温馨提示。2.学生根据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3.各组交流汇报并得出结论。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意在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在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成员分工,并适时进行一些细节性提示和指

10、导,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探究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此外,在交流汇报时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表达实验中的发现,自己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的结论,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总结延伸生活运用1.总结本节课的学法: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验验证”这样的步骤研究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各小组还提出了其他的假设,这些因素是否真的也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研究!2.多媒体出示电磁起重机的图片,要求学生可后查资料,探究:电磁起重机为什么磁力会这

11、么大呢?1学生看多媒体演示电磁起重机的工作程序后质疑:电磁起重机为什么磁力会这么大呢?2.课后查资料解决。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此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去思考电磁起重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磁力,这不但是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延伸,而且也为下节课研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其他因素”做好知识储备!教学流程图(一)对比导入,引出问题(二)大胆猜想,充分假设(三)小组讨论,制定计划1小组制定研究计划。2全班交流研究计划。3小组修善研究计划。(四)小组合作,实验验证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2各组汇报实验情况。3总结发现。(五)总结延伸、生活运用1教师小结2课后查资料试着解释:电磁

12、起重机为什么磁力会这么大呢?七、教学评价设计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课始终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经历“问题预测设计实验计划完善实验计划动手实验、记录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反思、应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体验感悟,形成尊重实验数据,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完善各个探究环节,辅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改正实验操作中做得不当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易发生误差或危险的细节。从而让学生正确地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此外,在扶的同时,我更是大胆地放,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实验验证,这不但培养

13、了学生大胆交流,乐于合作的科学习惯,而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从而让学生亲历探究实践活动,形成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本课教法的选择符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课型特点,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八、帮助和总结整堂课,我重视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课前充分准备材料,课堂上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1.注重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学会倾听、质疑,相互接纳,通过分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拓展探究的知识经验,纠正本组成员在操作中的误差,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理解别人的想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一堂课的探究效率。2.注重亲历探究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大胆猜想,实际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一个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总之,实验只有在细处下了功夫,扎扎实实地把严谨的科学精神溶于活动中,才能保证所有小组取得的数据具备科学性。通过科学活动,学生不仅经历了一个探究过程,在探究中获取了真知,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