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41652 上传时间:2021-1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 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 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 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 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 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

2、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 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三、学情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学生基础差,纪律性差,学习积极 性不浓。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和法律 两门课程,但面对人生选择,一些学生并没有准备充分,对就业过程中应 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方法技巧认识不够,头脑简单,甚至对就业形势和某些 职业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应该结合我校的特点和当前的就业 形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生选择指导。四、教学原则和方法1 .教学原则(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涉及过多过深 的理论,应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 行教学,特别是要

3、结合职业教育以及本班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2)坚持知行并重、知行统一的原则。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从 知识到能力的转换,结合理论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模拟人才市场、 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的。(3)坚持针对性的原则。本课程应根据中职学校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与 企业特点,针对多数学生对就业与创业有关知识了解不够、创业精神与创 业心理素质不强等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4)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 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 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4、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 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 讲究实际效果, 防止空洞说教。2 .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 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 与人生知识。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 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五、教学提高严格执行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做好课堂管理。加强理论学习,认 真准备校内检查和业务考核,积极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和论文,开展课题研 究,全面

5、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知识,能熟练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积极配合、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 培训活动,力争使自己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六、教学资源(1)教学用具。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所提 供的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大力提倡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 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适当运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具开展 教学。(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 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 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各 地中职教研部门、学校

6、、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 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 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 利用。七、活动建议课堂教学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要充分利用课时计划中安排的教学 辅助活动学时和其他实践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 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 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 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八、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时第1周课程介绍2第2周(一)坚持从客观 实际出 发,脚踏 实地

7、走好人生路。1.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 出发、止确发挥主观能 动性、客观世界运动的 规律性等基本观点,及 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 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 客观条件出发,正确进 行人生选择,增强自信 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 走好人生路。2第3周2.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2第4周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2第5周(二)用 辩证的观 点看问 题,树立 积极的人 生态度。1.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使学生了解事物的 普遍联系、变化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 点和方法,及其对树立 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意 义。指导学生学会用联 系的、全面的、发展的2第6周2.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2第7周3

8、.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观点看问题,自觉营造 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 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 与逆境,处理好人生发 展中的各种矛盾,培养 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2第8周(三)坚 持实践与 认识的统 一,提身 人生发展 的能力。1.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使学生了解实践与认识 相统一、透过现象看本 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思 维方法的作用,及其对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 要意义。指导学生勇于 实践、明辨是非,增强 创新意识,在知行统一 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 的能力。2第9周2.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2第10周3.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2第11周(四)顺 应历史潮 流,确立 崇高的人 生理想。1.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使学生了解有关治安管 理处罚、犯罪和刑罚等 方面的法律常识,增强 守法意识,提高与违法 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2第12周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2第13周3.理想信念与意忐责任2第141.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2周(五)在密切相关的民事的、经第社会中发2.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济的法律常识,树立依15展自我,法从事民事活动和经济2周创造人生活动的信念,提高依法第16周价值。3.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从事民事活动、经济活 动的能力。2第17机动2周第18复习考试2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