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配乐朗诵.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52347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配乐朗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做好配乐朗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做好配乐朗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配乐朗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配乐朗诵.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配乐朗诵07师本(2)班 夏芸 070101237学会配乐朗诵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虽然现在有许多的朗诵视频、音频,但是教师不应该依赖于此。教师应该懂得什么样的配乐朗诵,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要做好配乐朗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一、朗诵的素质(一)声音素质1、日常声音练习音色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 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练气、 练声等手段来提高自己 的声音素质。比如,声音太小的人,可以通过练习用丹田发声,来让自己的声音更响亮;而 声音过大的人,平日需要注意练习如何把握自己的音量。此外,吐字清晰与否对朗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普通话

2、训练,把每个音都发到位。这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提高的,尤其是我们福建人, 特别要在这方面下苦功, 平时严加练习。2、朗诵时声音(1)音量的把握首先,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调整音量,如教室的大小,学生人数的多少等等,音量适中,要让每个人都毫不费力地听清你的声音,但也不能让人有“震耳欲聋”的感觉。其次,要根据课文的长短来调整音量,课文较短声音可以适当地大声些,而如果课文很长,你就要注意控制好音量,以防声音过大,到了篇末嗓音沙哑。最后,根据音乐来调整自己的音量,不要让自己的声音盖过音乐声,更不要让音乐声淹没自己的声音(当然这与音乐音量的控制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关系到你选择音乐的问题,音乐是依据课文而选

3、的,因此这里的音量把握,从质上看,应该是要根据课文的内容、主题和氛围来决定。如在朗诵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声音就不宜过大;而在朗诵沁园春长 沙时,音量就可以大一些。(2)在感情上把握声音朗诵时在感情上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音尤为重要。首先是要依课文氛围来总体上把握自己的声音基调,朗读歌颂性的课文,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就要用饱含敬佩的声音;朗读 父爱母爱的课文,如背影时,就要用带着感动的声音; 朗读送别诗,如 长亭送别时, 就要用充满感伤的声音等等。其次在朗诵过程中, 要懂得依照情境的不同来调整声音,该欢快的时候欢快, 该低沉的时候低沉,做到感情的收放自如。(二)身体语言素质这里的身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肢

4、体语言等,身体语言也要与课文内容相协调。(1)面部表情:富于变化,要与感情变化相一致。要生动、自然,不要太过夸张。(2)肢体语言:要站有站姿,切忌弯腰驼背,无精打采;双手自然下垂,不要刻意摆放, 给人别扭造作的感觉;手势适度,不能每句话都加之手势,要在适当之处配合语言的节奏、 音乐的节奏,才能使手势运用得恰到好处;朗诵中如需移动位置也应当与语言、音乐的节奏相统一,步子不宜过快、过大,要在必要时为朗诵添色,而不是画蛇添足。二、选取课文的能力并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配乐朗诵,因而在进行配乐朗诵之前,要从课文的体裁、篇幅、 情境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判断课文是否适合配乐朗诵。这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语感和阅读

5、分析能力,这也是对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因而,都是应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准确选取课文是做好配乐朗诵的前提条件,适合的课文能让配乐朗诵发近最好的效果。 以再别康桥为例,这就是一篇适合配乐朗诵的课文,首先它是一首诗歌,诗歌的语言大 都优美,读起来比较动听,配上音乐更是锦上添花。假如是用一篇枯燥的自然科学说明文来 配乐朗诵,只会让人听来觉得别扭或者可笑。从篇幅看,这篇课文长短适中, 一般配乐朗诵的课文篇幅不应太长。一方面,对朗诵者 而言,他们的声音可能不足以承受过长的课文,以致影响音质;而且篇幅太长的话,朗诵者 的感情可能会慢慢淡化, 不能保持最饱满的感情状态。 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听众的

6、听觉疲劳, 如果文章长到让人听厌烦,那么再好的配乐朗诵对听者来说,都不会是一出精彩的表演。此外,课堂上的配乐朗诵,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内容。从情境上看,再别康桥充满眷恋、惜别、哀伤、惆怅的情怀,诗本身就好像一支轻 音乐,十分适合配乐朗诵。三、选择音乐的能力1、教师自身的能力好的朗诵者、好的课文要配上好的音乐,才能演绎出完美的配乐朗诵。选择音乐更能考 验一个语文教师的解读分析能力,包括对课文和对音乐的解读。选择音乐之前,教师应当在情感上准确把握课文,这样才能选出感情色彩得当的音乐。对于课文的内容要吃透, 甚至要对课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进行斟酌。选择音乐时,先从大处把握,从主题开始,先

7、选定一些音乐;然后对这些音乐进行分析,筛选出最符文意的音乐,进而考虑音乐的旋律是否合适,节奏的轻重缓急是否恰到好处;最后从细节落实,看看音乐的每一节与课文的每一段是否契合,有没有特别突兀的情况出现。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有的课文既有悲伤的部分,又有欢快的部分,我们不可能只 用一首音乐就能完全地配合它。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用不同的音乐来配不同的文段,如木兰诗,朗诵木兰出征前,可以选用较为平缓的音乐;朗诵战时情景,可以选用较为壮阔的 音乐;朗诵战争归来后,可以选用较为轻快的音乐。这样做时,还要特别注意几段音乐要衔 接连贯,不能让人听起来觉得生硬。2、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力量,让学生

8、为课文选择音乐,并让他们说明这样选择的原因,然后筛选出优秀作品加以表扬公布。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发挥集体的力量,更能够为课文选出最佳的音乐。 四、协调音乐的能力(一)控制音乐的能力1、编辑音乐的能力选择好音乐后,要对音乐进行编辑, 如果你的音乐太长, 你就需要把它截短; 如果你只 需要其中一段,那你就要知道如何截取某一段音乐。甚至,当你的课文需要两段不同的音乐时,你要懂得如何剪辑,如何将它们合并得更流畅等等。2、掌握音乐音量相信只要你能选对音乐,就能大体上知道这支音乐该以什么样的音量来播放。在朗诵进行时,要注意考虑整个现场的情况, 这与朗诵者把握自己的音量相似, 要看教室大

9、小、人数 多少等,来调整音乐音量,并根据朗诵的课文内容和自身的声音条件, 从总体上把握音乐的日.Mo3、音乐播放的时间我将音乐开始播放音乐的时间分成下面三种情况:(1)在朗诵开始之前在朗诵还未开始,就先播放音乐,用这段时间的音乐, 为即将进行的朗诵营造课文所需要的氛围。(2)在朗诵题目之后先有感情地朗读出课文的题目,让人先有一个大致的轮廓,然后音乐前奏响起,带人进入你设置的意境,让原有的轮廓慢慢地明朗起来。(3)在朗诵了一小段之后在音乐未开始时先朗诵一小段,这一段一般是描述时间、地点之类的叙述性旁白,或是描写性的语段,又或是情感比较低沉的话语,诸如此类。这一段朗诵不能太长,音乐要在这一段话即将

10、结束但话音还未落时播放,而且此时的音乐应当要缓缓响起,不能突然爆发出来;节奏则要柔和,不能太过激烈。(二)朗诵与音乐配合的能力音乐要与教师的朗诵相协调, 如何做好朗诵与音乐的配合很能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首先,朗诵不是朗读,因而朗诵时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一定要高,不能看着课本读,而要做到以诵为主,课本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必要时看上一眼。先要熟悉诵读课文,才能谈怎样与音乐 配合。其次,对音乐的熟悉,也是配乐朗诵的前提。反复听,反复感受,要让音乐深入到你 的心底。只有对二者都十分熟悉,才能将它们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师进行配乐朗诵之前,一定要反复训练,让自己的朗诵跟上音乐的节奏,仔细琢磨每一段诵读的感情变

11、化是否到位。必要时,还可以叫人事先听一听,给自己指出不足之处, 加以改正、加强。现场朗诵时,要从容、自然,要具有良好的现场应变能力,要表现出最自信的一面,出 色的表演能力能让朗诵与音乐的配合最终发挥到极致。五、营造气氛的能力1、以语言来营造气氛在配乐朗诵进行之前,先说一段适当的话作铺垫。如要朗诵纪念白求恩,可以先讲述白求恩同志一件让人感动的事迹,来渲染气氛,然后再引出自己的配乐朗诵。2、以多媒体工具来营造气氛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符合课文情境的幻灯片,以其为背景,增添气氛。如在朗诵致大海时,可以制作一张气势磅礴的大海幻灯片为背景,为朗诵课文营造“澎湃激荡”的氛围。3、以引导学生想象来营造气氛在朗诵开始前,引导学生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让课文的“大环境”在学生脑中初步形成。如在朗诵春前,可以先引导学生想象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景图,让学生感受到“春来了”的气氛,为接下来的朗诵增添“春意”。配乐朗诵,既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一门艺术。做好配乐朗诵是对教师各方面能 力和素质的综合考验,教师要在平时加强各方面的训练,并多加实战演练,在不断的积累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配乐朗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