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256669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目标1 .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2 . 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 结果.4 .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5 .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教学重难点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理解概念;第三环节:调

2、查方式的选择;第四环节:合作学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天布置)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情况,进一步了解人口的区域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民族构成等.活动目的: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人口普查知识,为了下一环节的研究进行铺垫.数据收集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定义: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1.结合你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认识,尝试回答下列问题:(1)这项调查的被考察对象、调查的目的、以及所

3、采用的调查方式分别是什么?同学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2)我们通常把被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叫做 个体.你能说出这项普查的总体和个体吗?试一试!如:调查目的: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个体: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注意:这里所说的“考察对象”是指表示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 .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均指 人口年龄,而不是指人.调查方式:采用普查.(因为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活动目的: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体会普查中的总体与个体的含义,当考查目的有所改变时,总体与个体也会发生改变.如:调查目的改为考察我

4、国人口民族构成 .则总体为具有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的民族,个体为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民族.2.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的 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你认为该如何进行调查?(1)在这个问题中,被考察的对象是什么?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适合采用怎样的调查方式? 尝试说出它的总体和个体.(2)交流总结:什么是抽样调查?什么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说出这个问题中的样本.例:第一节中小明随机调查了40人的节水意识情况,就属于抽样调查;我国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 %人口的抽样调查,其中被抽取的1 %人口就是全国人口的一个样本 .活动目的:让学生初步体会普查的应用与局限性,从而引出抽样调

5、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学生自己体会两种调查方式的区别,加强学生概念的理解, 有利于下一环节的自主研究活动效果:通过对比学习,学生对两种调查方式的基本概念有所掌握第三环节:调查方式的选择(个人独立完成后,4人小组汇总,讨论,最后派代表进行总结回答.)1 .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自己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1) 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普查)(2) 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抽样调查)(3) 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普查)(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抽样调查)(6)中央电

6、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抽样调查)2 .结合以上实例,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普查抽样倜查优点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 调查的结果准确.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 据,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缺点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有 些调查/、宜使用普查.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 得到的结果准确.3 .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 准确性较高时;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等,此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2)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 体进行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

7、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活动目的: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活动效果: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学生自己对问题的研究,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四环节:合作学习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先进行小组交流后再给出下列问题 .卜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问题: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 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生病的次数人数1至2次43至6次57次及以上1(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分析后回答)小明调查的对象选自公园里的老年人.常去公园里活动的老年人,平时一定 注意身体的保健,一定注意修身、养性、加强体育锻炼,所以身体较健康.另一方面,公园建在城市里,相对于农村中的老年人去公园的较少.这100人中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城市和乡村等等不同层次的老人是否都有所选取.选取人数的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都是我们在收集数据中应该考虑的 所以,我认为小明收集的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 .小颖收集的数据来自医院看病的 100名老年人.这部分人相对体质较弱.我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