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3268379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112135A 12012135016陆高明摘要:在当今幼儿教育中,环境正在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越来越多的引起幼教届和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游戏和生长发育需求的重要场所,因为幼儿是特殊群体,其活动的空间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活动空间、设施、运动器材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专门为幼儿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的空间环境。关键词:儿童 空间 环境 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什么是幼儿园空间环境?我国幼教界著名的学者朱家雄教授在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中说:“幼儿园环境指的是幼儿本

2、身以外的,影响幼儿或者受幼儿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外部条什和事件。”也就是指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理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的总和,而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有幼儿园的门面、围墙、幼儿园户外环境、幼儿园走廊、楼梯间,以及室内空间等部分组成。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环境不仅影响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幼儿目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界定游戏环境的面积和边界。特别注意会影响游

3、乐设施放置的那些客观因素,如下水道,障碍物,灯柱等。应该放在隐秘不易发现与经过的地方。对于游戏器械的设置,儿童行为心理中发现,儿童对单个的游戏器械很快会感到厌倦,而将游戏器械布置成一个个循环的路径后,儿童停留时间明显增加,也更有乐趣。我认为这与儿童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如好奇,好探险。我觉得在某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场地更有利于规划设计,比如在某些地段密植树丛,在光线上给人黑暗的视觉感受,预示着危险,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儿童感到刺激。促使他们去感受大自然的质感,对他们的成长极为有利。场地的复杂更容易激发起儿童游戏的兴趣。如山地,平地与地下。对儿童心理的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儿童是很喜欢洞穴一类的环境

4、要素的,有没有可能说服发展商在室外游戏场地附近的建筑底层保留部分空间给孩子们呢?或者将建筑融入游戏场里,比如在小山包下是个地下的小房间,开着天窗,小孩子可以藏在里面玩. 我认为自然空间是最完美的空间,设计者只要加以利用与引导,培养儿童的参与与创造精神,让他们贴近自然,从小培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设计者可以在游戏环节上下下工夫,如引导他们采摘植物果实,种植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植物等等。 对于生态环境的思考。儿童时期是对动植物都很感兴趣的时候,如果适当加以引导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在儿童环境中,能利用的植物很多,而对动物的应用很有限,因此我们只有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从而吸引一些动

5、物或昆虫的栖息,间接达到对动物的利用。要考虑是否存在有生物栖息场所。在一些种群的候鸟每年的繁殖地带。尤其要重点考虑的。不能铺上草,种上树,却把自然生物赶跑了。好的景观设计不但应该保护原有的动物活动,还要吸引更多的生物进入到你的环境里。最简单的小例子就是某些植物在冬季结色彩鲜艳的果实,这样不仅可打破冬天灰冷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冬季饥饿的鸟类觅食。同时增添了生动的情趣。 所以说,对于儿童环境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突出自然,任何的设计都要给儿童提供便利,要让儿童觉得很舒适,要让儿童与自然亲密接触。让他们真切地感受肌肤触碰自然时的完美感受。设计千万别把儿童和自然分开。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后,

6、如何把它们落实到具体的环境中去呢?这就需要在空间构成上达成一种模式化,从而不会使设计师感到无处下手或迷失目标。所谓模式认知,就是给予儿童以既定的、熟悉的环境与设施,引发儿童做自己熟悉、喜欢做的事,让他们自发地学习与发展认知能力。最好的模式认知环境就是套用儿童喜闻乐见的环境,如家庭、社区、自然等为儿童所熟悉,能去观察、探索,充满各种刺激的环境。这样,儿童能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去学习知识与交往技能,认知能力就会获得充分发展。设计师应设法让儿童与他人产生互动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社会实质性的交往环境。如在观察中发现儿童在成人的带领下上下幼儿园时,会对身旁新鲜的事情感到好奇并希望能停下来好好地观察或参

7、与其中。此时,如果有能让儿童愿意停留并喜欢在其中活动的交往空间,就可以使步行上下幼儿园的儿童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家庭到幼儿园之间的认知地图,使儿童主动参与由各种网络交织而成的社会生活,为学习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相信很多成人回忆在童年时,提到最多地是和伙伴在树上摘果子、在田里挖坑煮红薯、在池塘边钓鱼等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游戏活动。这是因为儿童处世不久、知识贫乏,对各种自然现象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所以他们喜欢到户外、野外去玩。同时这些户外游戏可以使孩子亲身体验自然的变迁、社会文化与生活气息等在教室里不能领悟的知识,孩子们会详细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到微不足道的细节并跟着学习,所以

8、记忆就会很深刻。因此应为儿童提供目的性强、概念明显的生态教育空间和设施。尽管我们知道最好的模式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外的大千世界(像迪斯尼乐园、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等),但中国的幼儿园大多都是公益性机构,经济状况不是很宽裕,要让老师经常组织儿童去这些地方是不太现实的。为此,只有在幼儿园自身环境创设上下功夫了。如把新建小区最好的自然地理位置让给幼儿园,把即将改建为幼儿园的建筑及其环境进行评估,把条件最好的留给幼儿园(而不是像现在把最不好的留给幼儿园),把幼儿园建在其他公建的附近以扩大儿童的模式认知范围等。模式认知环境必须是儿童能清晰感受到和认知的,为此设计师要明确如何才能创造符合儿童环境意象的场所。

9、人在探路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场所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场所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如笔者曾在上海某儿童公园里就一条由5个雕塑(略为具体的动物形象)为沿路主要景点的小路上对8个由父母带过来的约45岁的儿童进行了询问,问他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动物雕塑。结果是有3个儿童说出了2个雕塑,有2个儿童说出了3个雕塑,有3个儿童说出了5个雕塑,其中有2个还能说出沿路雕塑的位置顺序,而他们的父母最多的也只能说出2到3个。从此可知,在幼儿园的活动场所设计中,可以借鉴这一意象性,增加场所里能被儿童轻易感知和记忆的环境要素(标志点)。标志物经常被用作确定身份

10、或结构的线索,随着人们对旅程的逐渐熟悉,对标志物的依赖程度也似乎越来越高。儿童们能借助各种各样的线索,诸如对色彩、形状、动态或是光线变化的视觉感受以及听觉、嗅觉、触觉、动觉的感受,来构建他们心目中的环境标志点,并籍此熟悉与记忆环境。标志点通常是一个定义简单、形式突出的有形物体,也就是在许多可能元素中挑选出一个突出元素。场所的地形地貌、一棵树甚至是一片色彩、一个声音(如老虎叫声)等对于儿童来说也是一种标志物设计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场所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如用光线的方向性突出室内造型与建筑饰面的特性,用视听效果来创造更为立体和生动的感知与游戏机会,激发儿童的环境认知力。从建筑观点而言,可变的场

11、所能满足幼儿园因负荷、课程及教职员调配等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从教育观点来看,许多从事幼教理论研究的学者认为,整个幼教空间应该就像一个积木搭成的大盒子,富有趣味和可变性,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让他们通过在相互模仿、嬉戏的互动过程中感受到创造和成长的快乐。当然在这样的空间里要注意儿童之间的视线与声音的相互干扰。丹麦学者Stebbins在他的研究中观察到儿童在过于开放的空间内会不自觉的观看另一个活动空间的活动,注意力受到了分散。虽然这种行为可以被教师阻止,但违背了儿童的天性。为此,应尽量创造具有不同地面标高的空间,而且每个空间有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活动设施与内容。这样当有些儿童在较低的部分游戏时,不会干扰到

12、位于较高部分的从事更需集中注意力的儿童活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不干扰儿童活动的前提下监管儿童。有学者发现,儿童之所以会发出较大的噪音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在观察中也发现,儿童在室外不管是静止或是运动时发出的声音远比室内要高出许多。主要是因为室外活动的空间与范围很大,参加活动的幼儿较多而且他们一般是进行目的性不强、不太需要注意力的活动,所以产生的噪音较大。而在室内则相反,所以产生的噪音相对较少。为此,在任何有需要安静需求的地方,都要尽量做出一个规模适宜于儿童集中注意力的半开放空间,这样为数不多的几个儿童在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如沙坑)或设施旁活动时则会安静很多。现在很多儿童从进入幼儿园到离园

13、,他们所处的班级环境就像没有改变过一样,这对心理及身体成长速度很快儿童来说是不利的。儿童渴望成长,如果当他们心目中大哥哥、大姐姐所居住、游戏的地方有一天成为自己活动的地方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也长大了。此外,设计师还要注意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强的。为此,首先要为不同年龄的儿童设置不同的交往空间形态。如3岁幼儿自己活动时是很少考虑到他人的,因而相互间的干扰也较大,所以他们的活动场地应该多设置一些小空间(如隐蔽空间)以利于他们各自活动。4岁幼儿则可以和同伴联合做游戏,可以把他们的活动安排在较大的交往空间。5、6岁的幼儿能参加复杂的集体活动,复合流通空间比较适合他们。其次,设计师不

14、要对空间进行过于详细的一次性设计,应让教师、儿童有机会按照他们的意愿去改变、装饰环境。有幼儿园已将适于传统行列型座位布置的矩形活动空间改换成形状多样的活动空间,活动空间的连接也由简单的长廊连接的形式改变成可依幼儿的活动内容加以灵活安排的流通空间,儿童可自由选择游戏空间、自由组合家具、自己装饰房间等。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应该是成人建筑的小号版。在现在高速度的设计与施工中,如何细致而高效地使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儿童的尺度,是决定幼儿园建筑好坏的关键。儿童在探索周围事物时,他们会用手里能否握住物体或是伸开手臂能否抱住物体等肢体动作来理解物体的大小,为适应这种积极的学习过程,环境最好可以反映儿童自身的大小

15、。如一个可以反映儿童身高和能力的空间,会增强儿童独立完成简单任务的信心,窗台、工作台面、栏杆扶手等物体的大小和高度会让空间更吸引儿童,从而延长儿童对有组织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此外幼儿园的所有尺寸皆以儿童的尺度来设计,可以使幼儿园的形象特征更加明显,当成人看到小尺度的建筑细部,一眼就能断定它是幼儿园,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东西。为此,设计师在着手设计前一定要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基本尺寸与活动动作基本尺寸。儿童在游戏时会过分投入而忽视外界的危险或刺激,对于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较弱的儿童来说,各种不经意的空间细节设计失误都会对儿童构成威胁。为此,如何避免这些失误是幼儿交往空间设计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儿童在活动

16、的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锋利的边角、悬挂物、突出物导致的撞伤与拉伤,高差变化过大、过于突然导致的跌伤,以及空间尺寸过于狭小导致的夹伤或挤伤。锋利的边角:所有的木头部件应该光滑并且没有裂纹,金属和木头的边角都应磨圆或有圆形保护盖。悬挂物:在使用者经常走动的区域,不应悬挂低于1.8m的绳索、线缆或类似的悬挂物。突出物:突出物顶端的最大直径不得超过支撑物的直径,以免儿童会被夹伤。跌伤:为防止跌倒,场地中的所有固定装置必须安装在地面保护面层材料的底层之下以防止绊倒儿童;平面的任何变化也必须很明显;在容易跌倒的地方安装护栏;“在没有护栏或栏杆、地面要保护层的情况下,适于年龄25岁儿童的平台高度最大值为51

17、cm,而适于年龄512岁儿童的平台高度最大值为76cm。”夹伤:为减少潜在的被夹危险,所有开口的内径都应小于8cm(稍大于7岁儿童手掌的最大外廓直径)或大于14cm(稍大于7岁儿童手掌的最大长度)。如果是两个界面形成的水平角度,那么应大于55度,对于小于55度角的,应在角中嵌入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尺寸应足以防止14cm的物体同时接触到形成角度的两个界面。这样无论儿童在哪里乱爬乱摸都不会被开口所夹伤。挤伤:从第一章知道,有很多儿童是在楼梯中被挤伤的。这是因为人们一直忽视交通空间的重要性,认为交通空间只要能满足上下楼即可。其实楼梯与转换平台应该尽量做得宽敞些,甚至能形成一个区域,以便体力有限的幼儿能停下来的同时不会干扰到其他儿童的通过,从而让他们感觉到爬楼梯并不是一件费力的事。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