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所长评议工作表态发言.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327875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资源所长评议工作表态发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土资源所长评议工作表态发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土资源所长评议工作表态发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土资源所长评议工作表态发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资源所长评议工作表态发言.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国土资源所长评议工作表态发言 国土资源所长评议工作表态发言各位领导人大代表:镇人大将国土资源所列为今年的人大工作评议对象,是我们改进不足、树新形象的良好契机,也是对国土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一次全面检阅,更是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一种鞭策和促进。在此,我代表国土资源所干部向一贯关心、重视和支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表示衷心地感谢!并真诚欢迎镇人大对我所工作开展评议监督、下面,我就人大评议过程中我所如何做好迎接评议各项工作作如下表态: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开展人大评议,是人民代表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廉洁奉公、

2、开拓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评议是法律要求我们应尽的义务,是对我们全体国土工作人员进一步转变作风的一次促进。为此,我们将把迎接人大评议作为下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迎接评议”的各项措施,做到迎评议、促工作。我们将端正态度,正确对待,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配合措施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主动积极、虚心诚恳地接受人民代表对国土资源所各项工作的评议。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来接受评议。评议既是压力,又是动力。一是要把迎议工作和正在开展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第三阶段学教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查找自身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纪律作风、履行岗位职责、依法行政等方

3、面存在的各种不足和差距。把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突出、保红线、强服务、惠民生等三个方面的重点问题,提高自身的政治和理论素养,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创造性,促进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从而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团结人民群众,当好人民的公仆。二是要围绕年初县国土资源局提出的工作目标和镇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对照国土资源所的工作实际,把接受评议与推进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着重抓好二次土地调查、第二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土地信访纠纷调处等重点难点工作,三是要把评议工作与转变职能结合起来,以建设服务型窗口为目标,强化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

4、高办事的规范性、透明度,努力实现职能的转变、作风的改进。四是要扣紧评议内容,把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体现在广大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上,体现在服务保增长、保发展、保红线、保稳定的本领上,让代表们在评议中看到我们的进步,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感到满意。三、虚心接受意见,积极整改。评议的目的是改进作风、促进工作,提高我们服务经济的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为此,要结合评议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查自纠,全面、客观、公正地总结工作成败得失,特别是要十分注重自我反思,自我剖析,摆问题,找原因,挖根源,定措施;要敢于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意见,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批评和

5、建议,我所将高度重视,认真整改,少强调客观原因,多找主观不足,我们将在整改过程中坚持做到责任领导、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四落实”。属于个别的问题要落实到单位、到个人,提出整改要求;落实整改目标;属于共性的问题要剖清根源,查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制订整改方案,全面加以整改。确保整改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整改结果接受广大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检验。 四、务求实效,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这次人大评议,我们将力争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国土资源管理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在提高国土资源队伍整体素质上有明显成效;三是更好地把国土

6、资源管理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需求中去,在“保发展、保红线、保稳定”和提高各项工作效率上有明显成效;四是在提高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的水平上有明显成效;五是力争在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主动服务上有明显成效。并要针对这次暴露出来的突出性问题和整改情况,建立长效机制,从而确保评议工作促进工作、推进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主动接受人大评议是我们我们的责任,我们要以这次评议为动力,全力以赴配合此次评议工作,以开诚布公的态度开展评议,以一丝不苟的姿态抓好整改,改进工作,不断推进我们各项工作努力把我所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为*经济社会实现持续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谢谢大家     洪崖丹井是“豫章(古南昌)十景”之一,位于湾里北面的乌晶源溪涧之上。崖壁峭绝,飞瀑北来,其下井洞深不可测。根据历史记载,洪崖丹井是黄帝乐臣伶伦修炼处。他曾受帝命,“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 取竹于山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而吹之,以为黄钟之管。”以后他来到梅岭,在洪崖处凿井五口,汲水炼丹,丹成在此仙逝。唐朝晋州高士张氲,追慕洪崖先生,也来到洪崖处修炼。唐朝乾元年间,肃宗李亨赐殿宇,匾名应圣,内供奉肃宗遗像。南唐主重修,仆射徐铉有记。洪崖有摩崖石刻多处。现仍清晰可辨的有清朝康熙丙辰年笑堂白书刻的“洪崖” 两个大字,&

8、nbsp;闽长溪游起南题刻的对联:“两峡悬流联瀑布,一泓活水喷洪崖”,宋朝淳熙年间石刻:“海陵周次张、龚中,邺枚惟,以淳熙乙已(公元1185年)冬,携樽访药血,徘徊不觉暮矣。曝西日,掬清泉,相与乐而忘归。” 洪崖之下有深潭旧称洪井洞,约有三十多个平方米。两岸陡峭。无人敢近前。相传张氲,骑雪精(唐玄宗李隆基所赐白骡)携五位弟子洪州卖药,午后从南昌五台庵晋尚书彭潜惠丹井下,经赣江底部,从洪井洞回来。宋朝太常寺卿杨杰,奉祀西山,投金龙玉简于此。    洪崖丹井是南昌最古老的名胜古迹。 晋朝文学家郭璞在他的游仙诗中, 用了“左把浮丘

9、袖, 右拍洪崖肩”的这个典故。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全国统一命州,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为洪州。唐朝著名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之句南昌市古名洪州、洪都,都是从洪崖丹井引伸出来的。    谢庄、张商英、欧阳修、周必大、张位、汤显祖、岳飞等许多名人游洪崖,观瀑布,描述洪崖瀑布“源出西山,状为玉帘”,”若飞虹垂空,疋练拖玉,迅霆奔出,长风怒号”,“盛暑时寒气侵肌,心胆俱懔”。明宁王朱震濠尝至募桔槔,涸之见有五井,各方广四尺,井形方,露水涌出,倾刻如故。唐朝茶圣陆羽和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将洪崖瀑布泉品为“天下第八泉”。乌晶上

10、流有饮泉亭遗址。宋左丞相周必大,在了贤长老陪同下,“芟草径,坐崖石,汲泉品茶,纵观飞瀑。”洪崖近旁原有洪崖亭、征君桥、石桥、舂药坛、东西两侧不远处有佛、道两教的主要寺庙翠岩寺和紫清宫。明朝大学士(丞相)张位游洪崖,击石成吟:“逢泉皆可坐,击石自成吟。处处藤萝好,重重紫翠深。人稀莺啭谷,院静鹤盘林。何福生居此,桃园莫更寻。”     千年古村群游览区,位于南昌市所辖安义县南面约十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该游览区,由京台、罗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组成,面积约平方公里。三座古村落成鼎足之势,村间有长寿大道、祈福古道和丰禄大道(简称”福、禄、寿三星道”相连通,各自相距仅

11、一里之遥。三大村落既是独立的,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京台村: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该村有刘、李两大姓。刘姓村民,为汉代学者刘向后裔,初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迁居此地。明初洪武年间,李氏之祖则由朝廷授封而落户于此。千年古村,远离嚣尘,许多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如石牌坊、古井石槽、古戏台、砖石大门、四十八天井古屋等。游人至此,定能感受农耕生活之情,油然而生归园田居之趣。 罗田村: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该村均为黄姓,传为祝融帝后裔,为避战乱,于晚唐广明年间由湖北蕲州迁徙至此。民谣有云:”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黄。”足见罗田黄家名声之大。该村乃当年香客赴西山万寿宫朝拜许真君的必经之地,帮

12、店铺比肓,商贾云集,称一时之盛。该村古街、麻石板道、古车辙清晰可见,整个村庄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统。民居古建、砖雕、石刻、木雕构件古朴而精美。该村有”长寿村”之誉。唐代黄樟生机盎然,”寿康”方井泉水甘冽,驻足古村,不禁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水南村:该村村民为古罗田村黄氏分支后裔。明初洪武七年(公元1369年)族祖一能公在此开新基拓新村。该村现存古屋规模宏大,装修考究,雕饰精美,栩栩如生,令人叹服,驻足于当年张勋”辫帅”打工时所出入的古屋,流连于丹桂飘香的黄氏宗祠,游人们仿佛还能蝗到那渐渐消逝的历史的回音。这里的”水南民俗馆”,陈列有许多不可多得的展品,看见这些丰富的物件,不难想象

13、先民们的生活和生产的情和景。江西井冈山导游词 南昌市导游词 九江市导游词三大自然村落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86幢,面积21800余平方米。古建民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雕饰精美、文化内涵厚重。主要景点有:占地八亩拥有48个天井的世大夫第;6人合抱不下距今110余年的唐代黄樟;再现昔日罗田繁华商贸景象的400余米长的古街道;反映江南农村民俗文化特点的水南民俗馆;商贾名媛起居的闺秀楼;雕有一百只形态各异蝙蝠堪称中国窗雕工艺一绝的”百福图”;体现忠孝节义的黄氏、刘氏祠堂;雕龙画凤江南农村少见的古戏台;散发着浓郁书香气息的曦庐(墨庄)等等。千年古村群是古代赣文化和赣商文化的完美结合,是都市市民追溯历史、感受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绝好去处,它最有神秘风采,最有古郡风韵,最有田园风光,最有乡村风貌。 7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