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327956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汇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永宁中学:刘瑞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迁移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钻研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材料的方法。围绕“日军为什么会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当前日本国内有一批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你是怎么看的”等问题展开讨论,学习讨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

2、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学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2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影像资料的动态显示和老师的情境设问,上一节生动而深入探究的历史课。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进入新课。(课件打出松花江上歌词)、刚才同学们都在凝神倾听这首抗战初期最流行的革命歌曲松花江上。听完这首歌,你是什么心情?、这首歌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归纳:

3、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东三省,带给东北人民是无尽的灾难。而这却更加刺激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野心,他们开始不断向华北推进,扩大战争规模,此刻的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由此中国人民的抗战也将由局部抗战变成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战。导入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打出课题)新授:欣赏一组卢沟桥的照片(卢沟桥是一座历史名桥,而它之所以成为历史名桥,不仅仅因为它的美、它的建筑水平的高超,更因为美丽的卢沟晓月,可爱的石狮子,在1937年7月7日这一天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隆隆的炮声击碎了她的宁静。)播放卢沟桥事变的视频:学生谈从中获得的信息。一、卢沟桥事变

4、(七七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地点:北平西南的卢沟桥3.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4.影响:全国性(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 (用多媒体演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大家从屏幕上可以看出,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平汉、平绥和平津三大铁路的交汇点。在七七事变之前,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假如日军占领卢沟桥,就可截断平汉铁路,使北平陷入四面包围的形势,由此日军就会以北平乃至天津为据点,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卢沟桥就成为中日在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于是,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不断的挑衅,制造了七

5、七事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日军发动这次事变并非偶然,而是蓄谋已久的。2.卢沟桥事变之后,当时中国的守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这在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谁能说一说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的典型事例。(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激励将士:国家多难,军人应马革裹尸,以死报国。)3.除了刚才大家所说的这个典型事例外,大家请看屏幕(用多媒体演示)。面对日军的进攻,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出了“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的命令;二十九军营长金振中一边周密布防,时时警惕日军的行动,一面激励战士,要求战士

6、们在吃饭、睡觉前都要高呼:“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上述三个材料体现了当时中国守军怎样的一种精神风貌?(勇敢爱国;誓死捍卫卢沟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3.就在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守军英勇抗低的时候,日本开始调集大批军队,向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发动大规模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此刻的中华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课件展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二、共赴国难过渡:刚才我发觉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声让我们的同学震惊了,它也震惊了世界,更唤醒了一个民族。国难当头,

7、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尤其国共两党,在此作许多努力。1.请同学们阅读P.94页共赴国难的内容,看一下根据国共两党多次谈判达成的协议,两党在战场上都做了哪些安排?共产党: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战场;新四军在大江南北作战。(敌后战场)国民党:纷纷开赴抗日前线正面对日作战。(正面战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国共再次合作的影子,国共双方开始站到了同一个战壕里打日本鬼子了。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个知识的拓展与链接,了解一下国共合作的过程,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2.课件展示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过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1937年8月、10月,共产党军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8、)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正式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此中国人民以昂扬的斗志开始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三、南京大屠杀用多媒体演示:面对着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残酷地镇压中国人民的正义反抗,在南京屠杀中国人民达三十万以上,史称“南京大屠杀”。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日本人,不承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污蔑这是中国人编造的谎言。究竟谁在说谎,请同学们将真相找出来。用多媒体展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和相关数字,学生谈看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三、南京大屠杀(1937.12.南京)1.手段:集体枪杀、焚烧、

9、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2.时间:六周 3.人数:30万以上4.目的:耀扬国威,最终灭亡中国学生合作学习:面对这一幕幕惨剧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然而当前在日本国内却有一批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而且日本领导人还多次去参拜那些战犯。(出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并简介靖国神社)甚至有人说:“日本侵华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要向前看。”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归纳:1.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是铁的事实,是不容篡改的;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今天所有中国人的美好愿望,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勿忘国耻;3.我们要时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

10、发愤图强,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列于民族之林,才能不受欺负。小结: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一九三七七月七,鲜血染红卢沟桥,全国抗战从此起,统一战线终建立。烧杀淫掠滔天罪,南京屠杀三十万。历史屈辱牢记心,开创未来要和平。巩固练习:12() 在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微栓形成,大量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包括凝血因子I(Fbg)、凝血因子V、X被消耗,虽然肝和骨髓可代偿性产生增多,但若其消耗过多,会发生代偿不足,从而导致血液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含量显著减少。血液中凝血因子中又常以凝血因子I、凝血酶原、凝血因子V、X等的减少较为明显,使凝血过程障碍,血液处于低凝状态。这是引起DIC出血的重要原因。作业:就日本

11、侵华史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第14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住院治疗经过:给氧、物理降温、抗感染。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溶液、血浆、葡萄糖溶液(5、10、50)。5碳酸氢钠、氯丙嗪、异丙基肾上腺素、阿托品、氢化可的松、肝素等治疗。在合并报表中甲公司应收乙公司款项在合并报表中不应该反映,因为属于内部的交易,认为集团内部不存在内部之间的应收款和应付款。教学反思:C出租办公楼应于租赁期开始日按其原价3 000万元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本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在本单元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12、,它的内容包含了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国共共赴国难更是我们由被动迎敌到主动出击的一个关节点,而南京大屠杀则更是中国人民记忆深处最最伤痛的记忆。因此我觉得本课在上课时,教师应该进行很好的气氛渲染,我借助了媒体,自我感觉本课的课件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给了学生很强的视觉效果,学生感受到那样一种氛围。本课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备课时我对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的三目内容: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共赴国难进行了重新整合调序,并适当的补充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链接,在对本课设计时注重三维目标的完成尤其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时做了更多的努力,如导入新课时先通过松花江上这首革命歌曲的播

13、放将学生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七七事变的讲解上直接通过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南京大屠杀的讲解时通过播放图片和相关数字完全把学生的爱国情绪调到起来了,并通过最后合作学习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来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实践下来,觉得自己的教学设计(预设)还是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不足之处:前半节课稍显沉闷,学生稍有些紧张,可能是我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C 凝血因子B1 1 1万元E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增加问:病人发生的最主要病理过程是什么?有何依据?发生机制如何?诱因是什么?单 位:永宁中学教 师: 刘瑞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