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海日.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330417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航海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航海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航海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航海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航海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国际航海日 每年3月17日是国际航海节日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日期,这一天对中国航海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故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法定“航海日”。这是对中国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位参加庆祝活动的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举办航海节的国家

2、在纪念日的选择背景方面,都没有中国郑和七下西洋这么伟大、这么有重大历史影响、这么对人类航海有重大贡献。 台湾地区把7月11日也定为“航海节”。交通部认为,海峡两岸在同一天庆祝节日,必将成为联结两岸华人的感情纽带,同时,还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有利于实现“三通”,推进祖国的统一。 2005年中国的“航海日”主题是“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交通部负责人特别强调,“航海日”也是属于全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航海日”活动就是把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制度化、社会化和大众化。 由中国提出 :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走向远洋的壮举,今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郑和下

3、西洋纪念日作为中国“航海日”,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中国作为一个航海和海洋大国,有必要设立航海节,以此增强广大民众的海洋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由国务院正式批复交通部,同意自今年起每年 7月11日设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因为: 1.“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加的全民性文化范畴的全国性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今年7月11日适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选定郑和下西洋纪念日作为中国“航海日”,有

4、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2 .我国设立“航海日”并确定“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日期,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义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弘扬我国睦邻友好的悠久历史传统,树立和平外交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情感凝聚力。 3. 首届“航海日”活动的主题是“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以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航海事业和海洋事业建设成就、中国基本国情和海洋战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祖国统一方针和睦邻友好政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为内容,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激励我们为中国从海洋大国、航运大国转变为海洋强

5、国、航运强国而努力奋斗。 世界电信日的英文是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day1969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四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把国际电信联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开展纪念动。1973年国际电信联盟再次通过决议,要求各会员国继续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为了使纪念活动更有系统性,每年的世界电信日都有一个主题。我国每年举行各种纪念电信日的活动。世界电信日主题1969年:电联的作用及其活动1970年:电信与培训1971年:太空与电信1972年:世界电信网1973年:国际合作197

6、4年:电信与运输1975年:电信与气象1976年:电信与信息1977年:电信与发展1978年:无线电通信1979年:电信为人类服务1980年:农村电信1981年:电信与卫生1982年:国际合作1983年:一个世界、一个网路1984年:电信:广阔的视野1985年:电信有利于发展1986年:前进中的伙伴1987年:电信为各国服务1988年:电子时代的技术知识传播1989年:国际合作1990年:电信与工业发展1991年:电信与人类的安全1992年:电信与空间:新天地1993年:电信和人类发展1994年:电信与文化1995年:电信与环境1996年:电信与体育1997年:电信与人道主义援助1998年:电

7、信贸易1999年:电子商务2000移动通信2001年:互联网:挑战、机遇与前景2002年:帮助人们跨越数字鸿沟2003年:帮助全人类沟通2004年: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005年:“creating an equitable information society : time for action”“行动起来,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2006年:“promoting global cybersecurity”,中文译法是“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也可译为“让全球网络更安全”2007年:“connecting the young: the opportunities of ict”(携手

8、青年:ict产业的机会),进一步突出年青一代在ict发展中的重要性。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其首要职责。根据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性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为公众提供学习和欣赏的机会。 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为每年的博物馆日确定一个主题。从此,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国际博物

9、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是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6年。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相关知识: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muselon),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九位神女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 博物馆现象最初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约在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它被博物馆界视为博物馆的开端。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博物馆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 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17世纪后期出现。18世纪50年代,大英博物馆的建立并首次向公众开放,使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到18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博物馆相继建立,并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功能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