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结果判定规则一览表.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33179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结果判定规则一览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验结果判定规则一览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验结果判定规则一览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验结果判定规则一览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验结果判定规则一览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序号检测项目数据取舍判定规则检测合格与否的判定规则试验依据混凝土抗压强度以3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中值的15%时,贝U取中值为测定值,如两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标准试件尺寸为15cm非标准试件10cm的,抗压强度应乘以0.95的系数。20cm的试件应乘以1.05的系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Mpa,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取0.30.5Mpa/s,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时,取0.50.8Mpa/s检测结果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JTJ053-94(T0517-94)混凝土抗折强度以3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定值与中

2、值的差值超过中值的15%时,贝U取中值为测定值,如两个测定值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标准试件的尺寸为150mm8150mm*550mm,对于非标准试件100*100mm*400mm的试件,所取得的抗折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结果计算精确到0.01Mpa.试件抗折时,先缓缓加一荷载,约1kN,而后以0.50.7Mpa/s的加荷速度均匀而连续地加荷。如断面位于加荷点外测,则该试件之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之结果无效,则改组结果作废。检测结果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JTJ053-94(T0521-94)砂浆抗压强度以六个试件的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平均值

3、精确至0.1Mpa。当六个试件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的差超过20%时,以中间四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加荷速度应为每秒钟0.11.5kN,(砂浆强度5Mpa及5Mpa以下时,取下限为宜,砂浆强度5Mpa以上时,取上限为宜)检测结果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JGJ70-90第七章四粗集料压碎值以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的测定值。采取10mm20mm的颗粒作为标准试样,针片状颗粒剔除,称取每份约3kg的试样3份备用。在底面垫放一个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试样分两层装入。左右颠击25下。试样表面离盘底应控制在10cm左右。在35min内均匀加何倒200kN,稳定5s,然后卸

4、载,过2.5mm的筛。试样的量应以高度控制。C55C40:12%C35:C30混凝土要求w15%2、vC30混凝土要求w25%JTJ058-2000(T0311-2000)序号检测项目数据取舍判定规则检测合格与否的判定规则试验依据六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天平: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5%,每一份试样的质量要求(对于最大粒径40mm:2kg;31.5mm:1.5kg;25mm:1.5kg;16mm:1kg;10mm:1kg)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不得超过0.02g/cm3。桥规无规定GB/T14685-2001要求2500kg/m3空隙率V47%JTJ058-2000(T0

5、304-200)结果判断以桥规JTJ041-2000为准七粗集料堆积密度试验天平要求: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对于适用的容量筒要求(最大粒径为10、16、20、25mm的要求10L;对于最大粒径为31.5、40mm的要求20L)以kg/m3为单位,计算至小数点后两位。桥规无规定,GB/T14685-2001要求1350kg/m3JTJ058-2000(T009-2000)结果判断以桥规JTJ041-2000为准八粗集料含泥量试验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称取一份试样,试样最少质量(对于最大粒径40mm:10kg;31.5mm:10kg

6、25mm:6kg;16mm:2kg)加水浸泡24h将浑浊液倒入1.25mm或1.18mm及0.075mm的套筛上测定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台秤要求: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1C30混凝土要求w1.0%2、vC30混凝土要求w2%JTJ058-2000(T0310-2000)结果判断以桥规JTJ041-2000为准九粗集料泥块含量试验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1%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样。称取一份试样,试样最少质量(对于最大粒径40mm:10kg;31.5mm:10kg;25mm:6kg;16mm:2kg)用5mm圆孔筛将试样过筛,称出筛去5mm以下颗粒后

7、的试样质量,将其放在容器中摊平加水浸泡24h,然后将试样放在2.5mm筛上用水冲洗直至清澈为止。台秤要求: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1C30混凝土要求w0.5%2、vC30混凝土要求w0.7%JTJ058-2000(T0310-2000)十粗集料筛分试验称取一份试样,试样最少质量(对于最大粒径40mm:5kg;31.5mm:4kg;25mm:2.5kg;16mm:1kg)天平要求: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摇筛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1%为止。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塞过筛孔。筛分后的总量和筛分前的总量相比不得超过0.5%符合配合比要求的级配,V2.

8、5mm颗粒含量:要求w5%JTJ058-2000(T0302-2000)序号检测项目数据取舍判定规则检测合格与否的判定规则试验依据十一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值差值大于0.01g/cm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的单位为: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试验时,试样缩分至650g左右分成两分,每份试样约300g。天平的精度要求:称量1kg,感量不大于1g。试样在谷量瓶中静置24h.在试验过程应控制并测量水的温度,试验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度。容量瓶500ml。桥规无规定GB/T1

9、4684-2001要求2500kg/m3空隙率V47%JTJ058-2000(T0328-200)结果判断以桥规JTJ041-2000为准十二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试验结果的单位为g/cm3:计算至0.01g/cm3。试验时,试样缩分至1000g左右分成两份,台秤的精度要求:称量5kg,感量不大于5g。容量筒容积约1L。桥规无规定,GB/T14684-2001要求1350kg/m3JTJ058-2000(T0331-1994)十三细集料含泥量试验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如超过0.5%,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天平要求:称量1kg

10、感量不大于1g。试验时,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1000g烘干,冷却,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充分搅拌并浸泡24h,将浑浊液倒入1.25mm(或1.18mm)至0.075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滋润。把试样放在0.63mm(或0.6mm)筛上,用水淘洗至水清澈为至。不得直接将试样放在0.075mm的筛上用水冲洗。1C30混凝土要求w3%2、vC30混凝土要求w5%JTJ058-2000(T0333-2000)十四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如超过0.4%,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天平要求:称量2kg,

11、感量不大于2g。试验时,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2500g烘干,冷却,用1.25mm(或1.18mm)的筛筛分,取筛上的砂约400g为两份备用。取试样200g进行试验,充分搅拌并浸泡24h,把试样放在0.63mm(或0.6mm)筛上,用水淘洗至水清澈为至。1C30混凝土要求w1%2、vC30混凝土要求w2%JTJ058-2000(T0335-1994)十五细集料筛分试验应进仃两次平仃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疋值。如两次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天平要求: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对于水泥混凝土用砂,筛子要求是:孔径10mm;5mm;2.5mm的圆孔筛和孔

12、径为1.25mm;0.63mm;0.315mm;0.16mm称取试样500g,准确至0.5g,称取各筛的筛余量,精确至0.5g。筛分后的总量和筛分前的总量相比不得超过1%锚喷混凝土要求中粗砂,高强混凝土要求中砂,级配要合格,并与配比一致。JTJ058-2000(T0327-2000)序号检测项目数据取舍判定规则检测合格与否的判定规则试验依据十六土工筛分试验筛分法适用于0.074mm的土。标准筛:(圆孔)60;40;20;10;5;2;0.5;0.25;0.074mm,天平感量为称量的0.1%,试样规定: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取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300900g;取大粒径小于20

13、mm的土:10002000g;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土:20004000g;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4000g以上。如果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10%,有必要时可进行沉降分析。根据粒组含量进行土的定名,土类代号要正确。JTJ051-93(T0115-93)十七土工液塑限试验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土样风干后过0.5mm的筛,取200g分开在三个盛土杯中,a点的锥入深度为20(2)mm;c点控制在5mm以下,对于砂类土可以在5mm以上。b点处于中间状态;在深度与含水量对应图上如果abc三点不在一条线上,则连接ac和ab;根据公式计算出hp值;根据hp所对应的两个值不能

14、超过2%,否则试验重做。如果没有超过2%,则取hp对应两线的两个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线,对于细粒土,计算hp时,用双曲线公式;对于砂类土;用多项式公式。每个测点的含水量应进行平行试验;含水量的平行试验允许差值规定:5%以下:0.3%;10%以下:w1%;40%以上:w2%液限不大于50塑性指数不大于26JTJ051-93(T0118-93)十八土工击实试验测定含水量要用0.01g的天平。台秤称量10kg;感量5g。重型11.2法:3层98击,每层1700g左右;重型11.1法:5层27击,每层900g1100g;大试筒击实,试样不高出筒顶面6mm。对于试样中有大于38mm的颗粒时(含量小

15、于30%),应先取出大于38mm颗粒,求其百分率,把小于38mm部分进行击实试验,所得的结果进行修正。测定含水量的试样质量和个数规定如下:取峰值的最大干密度,精确到0.01g/cm3和最佳含水量精确到0.1%JTJ051-93(T0131-93)最大粒径(mm)试样质量(g)个数150000MPa660支辊间距:l=(d+3a)0.5a,原始标距:5a二十七I级钢筋试验820mm:弯心直径=a拉伸试验的速度规定光圆钢筋R235(8020)屈服强度不小于235MPa极限强度不小于370MPa伸长率:25%材料弹性模量应力速率(MPa/s)最小、最大v150000MPa220150000MPa66

16、0支辊间距:l=(d+3a)0.5a,原始标距=k(S。)-2=5.65*截面积二十八盘条试验冷弯180度,弯心直径=0.5a盘条钢筋Q235(6.5010)屈服强度不小于235MPa极限强度不小于410MPa伸长率:23%材料弹性模量应力速率(MPa/s)最小、最大v150000MPa220150000MPa660支辊间距:l=(d+3a)0.5a,原始标距:10a二十九搭接焊试验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一批最大量:300个塑断、延性、强度大于母材强度JGJ18-2003三十机械接头试验分为1级、II级、III级JGJ107-2003三十一闪光对焊试验取6个接头,其中3个拉伸、3个弯曲,一次最

17、大量:300个JGJ18-2003序号检测项目数据取舍判定规则检测合格与否的判定规则试验依据二十一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将代表性试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咼度稍大于筒咼的1/3每层均匀插捣25次。从装筒到提起坍落度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同一拌和物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每次须换一次新的拌和物,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须做第三次试验,如第三次试验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时,整个试验重做。以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5mm。与配合比试验报告中设计坍落度相符。JTJ053-94(T0511-94)二十二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棍度:多(表示插捣容易)棍度: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

18、感觉)棍度:少(表示很难插捣)粘聚性:良好(用捣棒对混凝土锥体一侧轻轻拍打,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突然坍塌则为粘聚性不良)保水性:多量(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有较多的水分从底部析出)保水性:少量(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有少量的水分从底部析出)保水性:无(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棍度要求上粘聚性要求良好保水性无JTJ053-94(T0511-94)二十三砂浆稠度试验将拌和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10mm左右,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者拍打56下,使表面平整。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精确至1mm,如果两次试验值之差超过20mm

19、则另取样砂浆搅拌后重新测定。符合配合比设计稠度要求JGJ70-90十四砂浆分层度试验先测稠度,然后将砂浆一次性装入筒内,待装满后,用木锤在容器周围距离大致相等的四个不同的地方轻轻敲击12下,随时添加并用抹刀抹平。静置30min后,去掉上节200mm,剩余的100mm,砂浆倒入办合锅里拌2min,再测稠度,两次稠度差即为分层度值(cm)取两次测定值平均值为结果,若两次测定值差值大于20mm,应重做试验不大于30mmJGJ70-90二十五压实度试验天平:称量5kg,感量5g;将拌好的砂浆装入1L的容量筒,如果稠度大于50mm时,应采用插捣法,当稠度不大于50mm时,宜采用振动法,插捣法:将砂浆一次装入容量筒,插捣25次,再敲击56下,取二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精确至10kg/m3.JGJ70-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