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谋方略智库时代“课程思政”在风险管理课程的实施路径李鹏(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201209)摘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颖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已经被高校认可并加以实施。风险管理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课程思政有效融合到风险管理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在课程内容、师资团队、教学设计和考核管理四个方面 加以设计实践。关键词:课程思政;风险管理;实施路径中图分类号: C9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6-4609 (2019) 35-0129-002129129一、问题的提出课程思政是指在寻求专业课程与思政教 育关联性的基础上,专业课程教学活动承 担思政教育的
2、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怀。从以往单纯的思政课教育转变为覆盖各 专业、各学科、各课程体系的大思政和大德 育,将“课程育人”提升为“全课程育人”。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政治理论 课的说教,将思政工作宏观的抽象要求转化 成了具体微观的解决方案,找到了高校育人 的关键枢纽和有效抓手。风险管理课程 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 础必修课程。课程内容广泛,不仅涵盖了基 本的风险理论、数理统计知识,而且涉及经 济、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应用。另外, 风险管理就属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关系到社会的 公平正义,从这个大局观上看风险管理,不 仅能够引导学生
3、牢固树立专业思想,而且能 够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担当的精 神。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风险 管理课程,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二、风险管理课程概述(一)风险管理课程的性质风险管理是一门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 险管理措施的管理学科,风险管理者通过风 险识别、衡量和评价,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 技术。其最终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 安全保障。随着现代社会风险的不断发展变 化,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这就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践, 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问题。(二)风险管理课程的目标风险管理关注民生事业
4、关乎社会稳定 和谐、群众利益的实现,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和应用性。因此,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 生基本的风险意识,掌握风险管理基本技能, 具备风险管理的职业意识和进行风险管理的 职业能力,拥有爱民情怀、遵纪守法观念、 团结协助思想,从而为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做 好准备。(三)风险管理课程的现状在以往的风险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 是以教师讲述基本理论为主,教师在讲授过 程中,偏重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偶尔也 会穿插对学生三观等目标的培养,但这些内 容都不全面、不鲜明,目标也不够明确。课 程思政内容和专业内容也没有有机结合,更 多是浅尝辄止、流于表面,并且没有贯穿于 授课的全过程。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5、力 较弱,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不能融会贯通, 而且团队合作意识较弱。三、风险管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风险管理课程中所蕴含的和谐、公 正、法治、诚信等深层价值理念,是专业学 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从业者职业道德的 基础,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国梦” 都具有积极意义。根据课程内容对思政理念 总结提炼,是德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团队成 员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 不断在反思中改进, 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 设,达到育人目标。(一)丰富课程内容,挖掘德育因素 为了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到 风险管理专业课程中,教师必须结合教 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章节,在原有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6、设计合理的教学 背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德育元素。首先,风 险管理课程体现了爱国爱民的情怀。风险 管理的知识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都以 爱国爱民为出发点,这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德 育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可以说直接联系 着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部分贯穿整个教 学过程,重点在风险管理概述这一章中体现, 总括风险管理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其次,风险管理课程内容与核心价 值观紧密相连。(1)“富强”。风险管 理课程的内容不仅包含个人与家庭、企业 与社会面临的各种纯粹风险管理和投机风险管理,还包含了金融风险管理。通过合理的 风险管理计划,一方面可以降低风险,
7、避免 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创造财 富,回馈社会,达到国家富强。这是风险管 理的根本目标,也是富强的集中体现,应贯 穿授课全过程。(2)“和谐”。当前,在 风险局面日趋严峻的中国,来自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等领域的风险无不时刻影 响着人们,人类面临着各种风险,无法摆脱 风险的冲击与影响。风险管理课程的主 线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目的是通过优化组 合风险管理技术,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 使得全民和谐,安居乐业。风险管理课 程强调服务大局、勇担责任、团结协作、为 民分忧的精神,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局观 和互助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部分内 容可以在风险管理概述这一章节体现。(3)“
8、诚信”。诚信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内在要求,风险管理课程要求企业或个 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诚 意,双方都应恪守信用,互补欺骗和隐瞒。 这对学生社会文明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的培 育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学生诚信立 身、诚信做人,诚信创业,提高学生的思想 道德修养。本部分内容主要在风险管理技术 这一章中体现。(4) “友善”。风险管理 课程的内容包括个人风险管理,可以针对空 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 等群体,设置各类形式的风险管理活动,形 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体现了 平等和友善的良好风貌。(5)“法治”。 法治对企业发展起着引领、规范和推动作用,风险管理课程要求企业或个人在风险管 理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本课程 在介绍该学科相关的最新理论和法规。这有 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对于依法治国理 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法治道德修养。(二)培训师资队伍,提升德育能力 课程教学过程中,第一,要求教师要具 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用自己的德来感染学生, (下转第131页)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