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的存在.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54713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压强的存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气压强的存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气压强的存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气压强的存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气压强的存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的存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压强的存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6.6.1 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上海市育鹰学校白玉英一、教学背景本节微课教学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物理第六章压力与压强第六节大气压强的内容,大气压强共分三课时:第一课时为“大气压强的存在”;第二课时为“大气压强的测定“;第三课时为“大气压强的变化和利用”。本微课选自第一课时的知识点怎样通过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是压强的一部分,也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一节课。学习大气压强的过程也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同时大气压强与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由于大气压强的产生与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类似,所以大气

2、压强的学习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因此, 本微课的学习在本章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压强概念;理解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知道物体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会使用软件平台上的实验方案。本微课由猜想、实验设计、实验验证为主线,通过验证知道大气压强是存在的。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用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过程,感受分析、推理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大气压强实验验证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与动力。(2)在大气压强实验操作过程中,增强安全意识,懂得保护自己、珍爱生命。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验

3、证大气压强存在的方法。难点:分析验证实验过程中现象产生的原因。四、教师教学思想设计思想:创设 大气压强学生实验平台缩小认识问题的难度,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定位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充分体现了平台的作用。通过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目的是在实验中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获得对大气压强存在的第一手资料。五、微课设计思路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本设计重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应用”等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增强科学精神、养成科学态度。本节课的学习,以学生已知压强为基础,通过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4、,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归纳”的探究过程,得出大气压强存在的结论。六、教学特色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大气压强学生实验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实验设计、实验分享,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验验证法。八、教学资源实验器材:饮料瓶、乒乓球、烧瓶、橡胶管、玻璃杯、火柴等多媒体课件:大气压强学生实验平台九、微课教学过程( 教学简案)(一)引入1由于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呢?关键点就是制造压强差。(二)新课2方法一:加热或消耗氧气的方法,制造压强差,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5、( 1)分享大气压强学生实验平台上的实验设计“会吸水的试管”。(2)类比实验:拔火罐。(3)分析“拔火罐”的实验现象。3 .方法二:注水法,制造压强差,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1)分享大气压强学生实验平台上的实验设计“覆杯实验”(2)类比实验:有魔力的瓶子。(3)分析“有魔力的瓶子”的实验现象。4 .方法三:抽气法,制造压强差,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1)分享大气压强学生实验平台上的实验设计“美丽的喷泉”(2)模拟实验:美丽的喷泉。(3)分析“美丽的喷泉”的实验现象。(三)小结验证大气压强的方法。(四)作业设计1 .如图(1)所示,用纸片把盛满水的杯子的杯口盖上,手扶住纸片再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

6、流出来的主要原因是(D )昌图(1)A.纸片很轻B.空气中有浮力C.水粘住纸片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2 .如图(2)所示,是一种塑料做的真空衣钩,把它往平整墙上一按,便贴在墙上,衣钩能贴到强上的主要原因(B )A.墙对塑料衣钩有吸引力B.有大气压强作用在塑料衣钩上C.地球对塑料衣钩没有吸引力D.墙壁受大气压力作用图(2)3 .如图(3)所示,下列器材或装置中,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D )拦河大坝人耳半规管船闸注射器ABCD图(3)4 .如图(4)所示,在广口瓶内放入一根燃着的火柴,再将一个剥好的熟鸡蛋放在瓶口, 发现鸡蛋被大气压入瓶中,这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强与瓶内气体压强的关系是A.外界大

7、气压强大于瓶内气体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气体压强C.外界大气压强小于瓶内气体压强D.压强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图(4)5 .用一个气球封住烧瓶瓶口, 然后从烧瓶的侧管抽气,你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A ) A.气球被“压入”到烧瓶内B.气球仍在烧瓶口不动C.气球在烧瓶口外,变得越来越大 J |D.气球可能在烧瓶口外,也可能被“压入”到烧瓶口内f 十、微课教学小结微课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课堂教学实践后,我的感触很多:(一)大气压强学生实验设计平台,给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大气压强看不见、摸不着,是很抽象的物理现象,创设大气压强学生实验平台,将抽象的内容赋予实验平台,缩小认识问题的难度

8、,恰恰能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难题。实验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虚拟的实验器材,让学生的思路不再受器材的限制,而是能大胆地、自由地进行实验设计,可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充分体现平台的巨大作用。(二)设置学生实验,给学生亲密接触大气压强的机会。平时这样的课主要以老师的演示为主,学生就像观众一样在观看,这样的大气压还是老师的大气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当教师把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时,学生在实验中验证着自己的方案,体会着实验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三)通过作业设计,巩固提高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在作业分层提高的环节中,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一些现象,体会到物理来

9、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含义。不管是加热(消耗氧气)法,还是注水法、或者是抽气法,目的都是制造压强差,来验利用这个平台还可以设计出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今天的实验设计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很多实验,希望今天的设计能点亮你的思维,激活你的创新欲望!十一、微课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教师能引导学生利用大气压强学生实验平台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给学生展示 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给学生大胆创新的勇气。2 .其他老师的评价(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所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生活到物理科学,然后从物理科学再走向生活。在教学中,学生对大气压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只是一个表象,而通过平台进行实验设计就相当于把认知水平进一步升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规律在平台上找到发挥自己创造才能的位置,不会再因为知识点的难度太大伤自己的自尊心;而对于优秀的学生也不会因为内容太简单而失去发展的机会。在平台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教师 则有效地实现因材施教。(2)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有了演示实验的基础, 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实验平台更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实效性。学生在平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新才智,从不同角度设计实验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