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58141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抓对比 展想象 悟情感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教学整合设计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叫吴春燕,来自横县马岭镇龙坪小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分析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导致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水平,终于在一场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教学的对象是农村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情况是:活动范围窄,人生体

2、验少,认知直观形象强。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年段目标、本单元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弄清小村庄消失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护绿色家园、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为:明白小村庄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教学难点是: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五:教法、学法及教学资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倡: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基于教材特点和学情,我决定采用多媒体演示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实行教学。

3、六、教学流程图七、主要教学整合设计(一)整合点:利用图文结合,对比质疑,突出教学重点1.课初,我以多媒体表现地球的图片,告诉孩子们这是我们赖于生存的绿色家园地球,在地球上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在那里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引出课题。以画导入,诱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2.多媒体能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协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我利用美丽小村庄图片,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接着出示文本,画出优美的词语,并完成练习。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村庄的美后,我再次挑起他们的胃口:“这么美的小村庄,想不想去玩几天呀?”然后我话锋一转:“不过没有机会了。美丽的小村庄永远消失了

4、,为什么?”让学生观看洪水冲走小村庄的图片。这个环节,如果没有前后图文对比,是难以震撼学生心灵的。3.弄清小村庄由“美丽”到“毁灭”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提倡。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还使用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学习24自然段。本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悟中体会,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感悟小村庄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请看学习视频。让学生明白小山村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村民乱砍滥伐,导致土地裸露,森林的防护水平削弱了,致使小村庄很快被洪水冲走了。信息技术整合于语境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二)整合点:直观展示,读中

5、感悟,突破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果仅靠常规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多媒体声情并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所蕴涵的道理。小村庄最终的命运怎样?我通过抓住重点句子品读。这个切指什么呢?一栋栋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柴火等等。小村庄由美丽到消失,这是一个血的教训。让学生懂得一个道理: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本课的难点得以突破。2.这时侯,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1、用上句式:你们不要_ 要_,你们不要_要_。2、我想对他们说_。(三)整合点、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是呀,爱护绿色家园人人有责,但是我们社会还存有

6、着破坏环境的现象,请看图片。信息技术整合于文本延展点,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提高保护意识。2.写一条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的广告标语,要号召更多的人参加到保护绿色家园的队伍中来,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水平。八、板书设计: 为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美丽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乱砍 滥伐 不乱砍滥伐树木 消失 要保护绿色家园九、纵观课堂说反思: 实践证明,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撑,课堂化静为动,让学生抓对比,展想象,悟情感,从而使学生学得更有滋有味。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

7、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从而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 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指导学生朗读的好课例,因此,在备课时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做为主要教学目标。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我展开了教学,其中最令我满意的环节是第四个环节:升华情感,明白道理。我们都知道适度的拓展延伸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升华情感。当学生走进文本后,我设计了多元解读教材的环节: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心中充满了感慨,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想对村里的人们说些什么?学生们对于我的问题做出了各种回答:有的同学对

8、村民们的行为表示谴责,有的学生则对村民们以后的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还有的学生对村庄的毁灭表示可惜。(通过这一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掌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在这基础上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我收集破坏环境图让学生选出自己想说的图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同时自如走出文本,有效地落实“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新课标理念。整节课我和孩子们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因为美丽的村庄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为了让孩子们从阴霾中走出来,看到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根据身边和社会其他地方破坏环境的现象,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提高保护意识,写一条号召人们保护环境的广告词。”这时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号召语,看到这一现象,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一是对学生的朗读评价语不够丰富,这也是我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