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师大附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01806190311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36659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师大附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01806190311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甘肃省师大附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01806190311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甘肃省师大附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01806190311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师大附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01806190311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师大附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2018061903113.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附中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模拟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2017-20182017-2018 学年江西抚州七校高二联考)现代文阅读(3535分) (一)论述类文

2、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但这个成就的取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从文学史上说,西方很早就出现了史诗,而中国却没有史诗。既然是诗的国度,为什么 没有史诗呢?是不是缺少史诗的素材呢?不是。诗经的大雅中就有反映周民族历史的 诗歌,生民公刘大明等记载了周民族源起、发展的重要事件。但它们是祭歌,属于 赞美歌的性质,叙事、描写只是粗陈梗概。如周武王伐殷攻取天下,其中战争场面在史诗中正 是可以写得有声有色的,但在大明中只用了短短的十四句就结束了。这就是说,中国虽有 史诗的素材,但它们却只构成了诗歌的背景,真正写出来的是抒情的赞

3、歌。这表明中国的诗歌 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抒情的道路,而不是叙事的道路。 同样的缘故,中国的戏剧也产生得很晚,西方在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戏剧,而中国直到 元代才出现。其实,戏剧的素材很早就有,只是没有发展成戏剧,如楚辞中的九歌是 富有神话性的祭神乐歌,湘君湘夫人就是两幕歌舞场面,暗含着湘君、湘夫人悲欢离合 的一段过程。这两首诗都用抒情的笔法,成为九歌中最富于抒情性的作品。那么,有神话, 有故事,有表演,为什么没有发展为戏剧呢?欧洲的戏剧就是从酒神节的赞歌中逐渐发展成为 戏剧的,而九歌却将可以写成戏剧的素材写成了抒情的诗章。这同样是因为中国诗歌一开 始就走上了抒情的道路。 就文学史而言,这的确是很

4、大的损失,并且没有含有神话的悲剧和史诗,古代神话保留 下来的自然也就较少。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到是什么呢?那就是以十五国风为代表的抒情 传统。 - 1 - 中囯长篇叙事诗因此也出现得很晚,而且数量不多。即便有一些叙事诗,篇幅也不算长。 西方的叙事诗动辄千行、几卷,而在中国,长恨歌就算是长的了,也不过一百二十行而已。 中国真正可算是长篇叙事诗的作品到了明代才有,那就是鼓词和弹词。鼓词大多叙述历史兴亡、 战争之事,弹词写爱情故事的多一些,也有写历史故事的,如二十一史弹词。鼓词、弹词 都采用弹唱的形式。可是这类长篇叙事诗,篇幅越长,故事情节越多,诗意也就越少,只是具 备了诗的形式而已,其实质是小说

5、。可见中国的故事多是在小说发达以后才大量成长起来的。 唐人的传奇几乎不入戏曲的,这说明小说发展了叙事的特长,才带来了丰富的人物故事情节, 于是才有了戏剧和长篇叙事诗。而小说又总是晚出的,中国如此,欧洲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 于,西方的诗歌在小说出现之前承担了一部分叙事的使命,而中国的诗歌一开始就以抒情为中 心,等到小说发达时,抒情诗的传统早已充分发展,诗的国度也早已形成。 从这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这就是:中国的诗歌是依靠抒情的特长而存在和发展 的,并不因为缺少叙事诗,诗坛就不繁荣。相反,正因为为走了抒情的道路,中国才成为诗的 国度。从文学史来说,付出的代价是无法补偿的,但就诗歌来说,这个路

6、子走对了。 (摘编自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虽然诗歌创作繁荣,然而没有史诗;西方虽然诗歌成就不高,但史诗出现很早。 B中国没有史诗,中国的戏剧很晚才出现,其原因都是中国的诗歌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抒情 之路。 C鼓词和弹词虽然从形式上看属于长篇叙事诗,但其故事情节丰富,了无诗意,其实质仍然 是小说。 D小说出现之前,西方诗歌有一部分叙事功能,中国诗歌则没有,这是因为中西方诗歌发展 路径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以中西方诗歌、戏剧的发展特点为重点,由点及面,阐述了中西方文学的

7、不同。 B“”笫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损失 “”“”代价 承接上文, 抒情传统 则开启下文。 C“”文章运用了 总分总 的论证思路:笫段总写,段分写,段总结全文。 D文章观点鲜明,所举例子如九歌二十一史弹词等使文章资料翔实,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素材来看,周武王伐殷可以写成浩繁的史诗,但先人们却写成了抒情诗,这是由中国诗歌 的发展特点决定的。 B.长恨歌一百二十行,在中国篇幅算长的,但难以和西方的叙事诗相提并论,因为西方的 叙事诗动辄千行、几卷。 C.就文学史而言,中国诗歌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没有史诗、戏剧出现较晚等代价,但的确 取得了辉

8、煌的成就。 - 2 - D.中国诗坛因为中国诗歌走了一条抒情的道路而繁荣,如果能同时走抒情和叙事两条路,那中 国诗坛会更加繁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红狐狸 刘平 都说山里有一只红狐狸,真的。有人这样描述:那家伙浑身的毛火红火红的,在老鹰崖上 一闪就不见了,速度很快,像一道红色的闪电。又有人这样描述:它浑身的毛红得那个纯啊, 没半点杂色。在深溪沟也出现过,还是一闪就不见了。 说起红狐狸,人们眼里都露出贪婪。那皮毛,值一大堆大洋! “只有杠子爷说: 山里哪有啥红狐狸?球!想钱想疯了! ” 杠子爷守着这片山。松林坡两间木板屋,就是他

9、的家。 木板上挂着的一支猎枪,早就锈迹斑斑了。 上午的天气很好,阳光渗过林子的枝丫流下来!在地上撒了一片光怪陆离的光斑。屋前一 小块平地,一把木椅,杠子爷坐在椅子上,脚旁的地上放着一大缸子苦丁茶。几只松鼠在林子 里窜来窜去,一只麻灰色的兔子,在一棵松树下啃青草。 一只羊,几只鸡,两只鹅,还有一条大黄狗。这就是杠子爷的日子。 不时有人带着猎枪、套子到杠子爷的木板屋来,都只关心一个问题:看见过红狐狸没有? “杠子爷感到很恼火,说: 球的个红狐狸啊?这山里有啥我会不知道?”但没有人相信杠子爷 的话,都说山里肯定有一只漂亮的红狐狸。 来得最多的是松果,很多年前松果跟杠子爷学过狩猎,那时杠子爷是这片山里

10、最优秀的 猎人。可松果刚学会下套布陷阱就不学了,到山下镇上开了一家野味餐馆,去年,又开了一家 皮货店。以前,松果可从不来看杠子爷,认为杠子爷只知打猎,没有本事。松果说到红狐狸眼 睛就发绿,他要杠子爷和他一起收拾那狗东西,杠子爷经验丰富,那狗东西斗不过杠子爷。松 “”果说: 师傅,只要逮住那狗东西,您这辈子的日子就舒舒服服的了。 “”杠子爷狠狠剐他一眼,说: 哪有啥红狐狸?我看你是疯了! 松果就不再求杠子爷,他不相信自己不能逮住那狗东西。 “师傅!”杠子爷正撒玉米喂鸡,松果突然来了。杠子爷明白,今天松果又是为红狐狸来 的。 “”你赚钱就没个够? 杠子爷说。 “师傅!看您说的,钱哪有够呢?”松果说

11、,往林子深处去了。 很多年前松果很瘦;现在,松果很胖。 杠子爷知道,松果又是去下套布陷阱。 三个月前,杠子爷下山去过一趟镇上。镇上很热闹,松果的野味餐馆啥都有,狍子肉、麂 - 3 - 子肉、野猪肉、野鸡肉,要啥有啥。他的皮货店也是生意兴隆,那些男人女人,往他的皮货店 里丢下一把一把的大洋,然后把狼皮、狐狸皮、羊皮、野兔皮穿在身上。 杠子子爷不喜欢那个大洋叮叮当当响的小镇。 杠子爷心里很担心,某一天,松果的皮货店里真的会出现一件火红火红的漂亮皮货。 午饭,杠子爷馏了两块玉米饼子,就一碗青菜汤吃了。他知道松果已经下山了,就带着大 黄狗往林子深处去了。 松果这些半吊子猎人的套路逃不过杠子爷的眼睛,从

12、松林坡到老鹰崖,杠子爷找到了松果 和另外的人布下的六个套子、三个陷阱。有两个套子,套住了一只野兔、一只山鸡。 杠子爷把那些套子和陷阱只稍微摆弄一下,就成了。 杠子爷还要去一个地方:深溪沟。他知道松果一定会在那个地方下套子。 “片翠绿中,突然闪出一团火红,还有 呜呜”的叫声,很痛苦的样子。杠子爷看见了那 只令很多人垂涎三尺的红狐狸,它的前左腿被套子的钢钳夹住了! 天快黑的时候,杠子爷抱着红狐狸回到了木板屋。烛光下,杠子爷发现,红狐狸腿上只是 皮外伤,上了药,包扎好。红狐狸恋恋地看了杠子爷一眼,走了。 “第二天上午,松果进山收货。他提着一只野兔一只野鸡从杠子爷屋前过的时候,说: 差 ”点就逮住那狗

13、东西了! “杠子爷说: 啥?” “”“”松果说: 红狐狸! 又说: 在深溪沟,都夹住了,又跑了。狗东西! “”杠子爷啐一口痰,说: 我看你真是疯了! 半吊子猎人松果,没有看出来杠子爷在套子和陷阱上做的手脚。他还是一趟趟进山寻找 红狐狸,直到有一天被一头狼吓破胆,才再也不敢进山了。 只是,关于红狐狸的传说仍然在继续:浑身的毛火红火红的,一闪就不见了! 这年春天,杠子爷无疾而终。他死的时候,一只狐狸守在他床前。那狐狸很漂亮,浑身的 毛火红火红的,没有半点杂色。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一只羊,几只鸡,两只鹅,还有一条大黄狗”,除此

14、之外,别无他物。小说这样写体现了 杠子爷生活的清贫,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B松果曾追随杠子爷学过狩猎,后来开了一家野味餐馆和皮货店,赚了很多钱,但他依然不 满足,处心积虑想抓住红狐狸大发一笔横财。 C“”“ 木板上挂着的一支猎枪,早就锈迹斑斑了 暗示了杠子爷早期的职业; 很多年前松果很 ”瘦;现在,松果很胖 暗讽松果发了大财。 D小说围绕松果等人对红狐狸的抓捕和杠子爷对红狐狸的保护而展开情节,开篇、结尾都写 “红狐狸 浑身的毛火红火红的”,首尾呼应。 - 4 - 5小说画线部分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请简要分析它在小说中的作用。(5 分) 6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分析小说中有哪几重对比,各有什

15、么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历史与我何干”的心态、诋毁英烈的谣言,背后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心态。历史虚无 主义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否定中国历史和现实,否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二是宣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不及西方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正因为形 势严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有一种阵地意识。 如何守护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南京市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 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加大了对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成倍 增加,有效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 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个保护、开发、传承爱国主义遗产的良好循环。加大公共投入,增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都要突出教育 功能,要让参观者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 (摘编自蒋芳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材料二 : 您觉得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什么作用? 您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