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浏阳市第一中学王诗娴微课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67918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浏阳市第一中学王诗娴微课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化学浏阳市第一中学王诗娴微课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浏阳市第一中学王诗娴微课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浏阳市第一中学王诗娴微课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趣的元素周期表设计思路浏阳市第一中学 王诗娴元素周期表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节内容,是对必修一各族元素化合物的总结和升华,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元素周期表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基石。因此为了让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学生产生兴趣,我设计了微课有趣的元素周期表。高一学生已经在初中对于周期表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表有了初步了解,但主要是机械记忆,对于结构的不够理解,容易遗忘,不会运用周期表解决具体问题。这一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所以,如何能够通过情境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周期表结构,建立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新方法,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这节微课从2019年为元素周

2、期表年开始,再引出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以及元素周期表的一些结构,展现了元素周期表的发明史。在最后,给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在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元素周期表,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解说词:提到元素周期表,几乎每一个化学实验室的墙上都会有一张,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年,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的诞生150周年,联合国2018年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元素周期表的创造归功于俄国化学家迪米特里·门捷列夫(Dimitri Mendeleev)。他在1869年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写在卡片上,并根据不同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它们进行排列。但是回顾历史,门捷列夫

3、其实并不是第一个创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在他之前,也有许多人在尝试对这些元素进行排列,找出规律。比较著名的就有化学家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他也试图为元素创造一张表格和标注一些易于识别的符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们在当时都没能流传开来;约翰·纽兰兹(John Newlands)也根据元素的不同属性对它们进行相应的分类。与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门捷列夫意识到某些特定元素可能是缺失的,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发现,所以他就在这些表格中留出了一些可能性。因此在道尔顿、纽兰兹和其他人列出已知的元素表的基础上,他创造性的为未知的元素留出了空间。更令人佩服的是门捷列夫还准确地预测

4、了缺失元素的性质。比如在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他在Al(铝)旁边留给一未知金属一个空间。门捷列夫预言该未知金属的原子质量为68,密度为6克/cm3,熔点很低。六年后,在法国化学家保罗·埃米尔·勒科克·德布瓦博德兰(Paul mile Lecoq de Boisbaudran)分离出的镓(Ga)元素中得到验证,镓的原子质量为69.7,密度为5.9 g/cm,熔点很低,一旦碰到人的手就会融化成液体、镓的发现完美的填补了门捷列夫留下的空缺。同样对于钪(Sc)、锗(Ge)和锝(Tc),门捷列夫也做了同样的留白与预测。但直到1937年,人们才发现了元素锝。乍一看,门捷列夫的表格

5、与我们熟悉的元素周期表不太一样。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的周期表上有一些被门捷列夫忽略的元素,比如惰性气体(如氦、氖、氩)。另外这张表的排列方式也与现代版有所不同,现在是将元素排成列,然后再按行排列。如果我们把门捷列夫的表格旋转90度,就会惊喜的发现,它与现代版本的周期表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卤族元素氟(F)、氯(Cl)、溴(Br)和碘(I,门捷列夫表格中的符号J)相继出现。如今,它们被排列在元素周期表的第17列中,化学家们更喜欢称其为第17族(第七主族VIIA )。从门捷列夫的表格到我们所熟知的现代版元素周期表,似乎只是一个小小的旋转。事实上,在门捷列夫的论文发表后,多年来人们其实对化学元素的其他

6、排列和分布也进行了大量实验。在将门捷列夫的表格进行永久的90度翻转之前,曾经有人有人尝试过大胆而古怪的扭转了。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旋转就是海因里希·鲍姆豪尔(Heinrich Baumhauer)在1870年发表的螺旋结构,盖螺旋结构是以氢元素为中心,元素随着原子质量增加呈螺旋式上升。每个从中心到外围的直线的辐射上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属性,和现代版的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一样。另外亨利·巴塞特(Henry Basset)在1892年也提出了很有创意的“哑铃”方案。但是,到了20世纪初,周期表就就慢慢定型成了今天这种水平布局,类似于海因里希·维尔纳(Heinrich Werner)1950年设计的现代版本,把稀有气体第一次排列在表格最右的位置。维尔纳也借鉴门捷列夫的做法,在表格中留下了空白,但是他的猜测过于大胆。他认为存在有比氢更轻的元素,认为氢和氦之间还可能存在另一种元素,但是经过实践证明,这两者在事实上都不存在。其实,人们并未停止尝试修改周期表的布局:其中螺旋状和3D版本尤为流行,另外,Mark Lorch把门捷列夫的表格和亨利·贝克的伦敦地铁地图这两个标志性的图形融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