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系统解剖学》演示PPT.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81826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系统解剖学》演示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体系统解剖学》演示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体系统解剖学》演示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体系统解剖学》演示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体系统解剖学》演示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系统解剖学》演示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系统解剖学》演示PPT.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人体系统解剖学,同济医院药学部桂玲,2,解 剖 学,系统解剖:按机能划分,研究人体器官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六大系统)局部解剖:按部分划分,研究人体各局部内各器官间的毗邻关系 (十个局部),3,几个概念,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上颅、下尾;前腹、后背;近远、 尺桡、胫腓人体的轴与面:垂直、矢状、冠状轴 水平、矢状、冠状面,4,系 统 解 剖,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内脏系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统(心血管、淋巴)感觉器(视器、前庭蜗器)神经系统(中枢、周围、传导、脑脊液循环)内分泌系统(垂体、甲状腺等),5,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一、骨与关节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骨的血管神经等骨的功能:造血、钙磷代谢、生长发育骨的分类:颅骨、躯干骨、四肢骨关节学: 直接连结(纤维、软骨和骨性连结) 间接连结(滑膜关节),6,骨的构造,7,骨的分类,颅骨躯干骨四肢骨,8,头颅骨(脑颅骨和面颅骨),9,10,躯干骨椎骨胸骨肋骨,11,12,13,四肢骨,14,二、肌肉 平滑肌 体表肌性标志 心肌 (头颈部) 骨骼肌 (躯干部) (上、下肢),15,内脏系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形态:中空性和实质器官位置: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9线、9区)功能: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16,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胰腺,消化系统,17,口腔、咽,18,食管、胃,19,小肠、大肠

3、,20,肝、胰腺,21,鼻腔、喉气管与支气管肺胸膜纵膈,呼吸系统,22,鼻腔、喉,23,鼻腔、喉,24,气管与支气管,25,肺,26,肺,27,胸膜,28,纵膈,29,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泌尿系统,30,肾脏,31,膀胱,32,尿道,33,心血管系和淋巴系总称为脉管系,是人体内的一套密闭的连续管道系统。心血管系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其内有血液循环流动,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是心脏。,心血管系统,34,心位于胸腔的纵隔内,居左、右两肺之间。外面裹有心包约23在身体中线的左侧,13在中线的右侧。心的长轴与人体的正中线呈45角。心脏的前方平对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对向第59胸椎,上方与大血

4、管肺动脉干、主动脉、上腔静脉、肺静脉等相连,下方与膈相邻。,35,36,心脏有四个腔,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左、右半心有中隔分开互不相通,同侧的房与室问均借房室口相通。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均有瓣膜,它们在血液流动时起阀门样作用,保证血液在心内单向流动。,37,动脉由心室发出、运送血液到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动脉在到达身体各部位的路途中不断发出分支;愈分愈细,最后在组织问和细胞间移行为毛细血管。 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心房的血管。小静脉起源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管腔越变越粗,最后汇成大静脉注入心房。 毛细血管是器官内极细微的小血管。管径平均79微米,需借助显微

5、镜才能看见,在组织内连于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数量极其丰富,几乎遍及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壁极薄、通透性强,同时血液在毛细血管内流动缓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38,氧和营养物质通过体循环运输到组织和细胞。血液循环根据其循环路径不同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种。 体循环的循环路径是由左心室收缩,血液(动脉血)注入主动脉;然后沿着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各级分支到达身体各部的毛细血管。因毛细血管壁非常薄,通透性强,血液流动速度缓慢,便可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流中的营养物和氧气被组织和细胞吸收,而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的二氧化碳则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鲜红色的动脉血变

6、成暗红色的静脉血。毛细血管逐渐汇合成各级静脉,最后汇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再注入右心室。因为体循环在身体内路程长,流经的组织和细胞范围广,因此又称大循环。 体循环的主要作用是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送到身体各部位的组织和细胞,又将细胞、组织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保证组织和细胞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39,血液中有氧气,可供身体各部的细胞和组织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血液内的氧气是怎样获得的呢?它是依靠体内另一条循环途径肺循环而获得的。 肺循环的途径是:由体循环回到右心的静脉血(暗红色),当心室收缩时,血液除了从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外,同时也由右心室将血液引入肺动脉,肺动脉进入肺后反复分支,最后在肺泡之间

7、移行为毛细血管,肺毛细血管内氧的浓度低而二氧化碳浓度高。通过气管、支气管从空气中吸入到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而二氧化碳浓度低,因此肺泡内的氧气压力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氧气压力。正常情况下,气体是从压力高的向压力低处弥散。因此,肺泡间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内,肺泡内的氧气弥散到毛细血管内。血液在肺部经过气体交换后,使静脉血变成含氧量高的动脉血(鲜红色)。肺内小静脉汇成左、右各一对肺静脉,出肺后注入左心房,血液再从左心房流入右心室,血液沿上述途径循环称肺循环。肺循环在体内路程短,又称小循环,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体内含氧量低的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使血液获得氧气。,40,谢 谢 !,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