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87581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摘要:在网络迅速开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后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迎接挑战,明确自己的定位,实现其角色的转换。这些转换大致可从教师自身开展和师生关系开展两个角度阐述,即:从权威者转换为合作者、引路人;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语言技能的培养者和跨文化的传播者;从教育资源的运用者转化为开发者;从专家转换为学友。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角色转换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 ki.16723198.2021.02.041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英语教师的角色所面临的挑战,从教师自身开展和师生关系开展两个角

2、度,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其角色的转换。1传统大学英语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开展而变化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里,教师的角色特征正不断发生着变化。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后,使得许多过去沉湎于经验式和程序式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不得不去主动更新自己的观念,迎接网络技术带来的挑战。1.1教育观念上的挑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生开展的差异性。教师讲,学生听、记,然后再背诵,便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语音+词汇+语法=掌握外语。而信息技术环境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转变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1.2教

3、学习惯上的挑战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决定着课堂上讲什么,怎么讲,讲的深、广、多、少等。其原因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容易被教师接受外,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的帮助下,教师进行程序化的教学,既省时省力,可操作性又强。而信息技术环境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3新的教学情景的挑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其主要标志有: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教辅、统一标准。这种情况使我们许多教师养成了不深钻教材,不吃透教材,一味依靠教辅资料的惰性。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便捷的网络在方便教师查阅资料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这就无形中提升了对教师的要

4、求,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变革教学情境设计。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一个执行者,还要转变为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的决策者。1.4新的师生关系的挑战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他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模式格式化。而在网络迅速开展的今天,学生可以多方面,多渠道的获取学习资源,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在不断的降低,相应的,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因此,教师更要调整心态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间的感情交流。2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

5、转换2.1从权威者转换成合作者和引路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的引路人。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给学生以引导和支持。正如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倡导的,将教师的知识和教师本人也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与学生分享知识,交流情感,共同追求真理。2.2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语言技能的培养者和文化的传播者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使用过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法为学生创设更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时机,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

6、合理得体地使用语言。同时,语言的本质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必须注意文化差异,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应该了解其民族文化,通过民族文化的学习也能提升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提升语言的实用性。当今社会,迅速开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得语言环境的提供,语言源文化的习得都更为简单便捷。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在传授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大学期间学生的智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到达了顶峰期,学生对目标语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克服母语文化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更充分全面的理解语言本身和语言的文化内涵,提升语

7、言学习效率,增长人文知识,提高文化适应能力,进而真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3从教育资源的单纯运用者转化为开发者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大纲和英语教材的掌握就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而充分条件,教师不用去开辟新的教学资源。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好的教师必须知道如何把广阔的教育资源利用起来,如何最优化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成长。据此,教师一定要找准开发教育资源的渠道:首先是要注重远距离教育资源的开发,现在电视和网络给学生带来的信息不可低估,教师要充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其次是要把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结合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的真实体验。比方风景区

8、、文物景点的英语介绍,商品的英语商标及使用说明,都是学生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绝好资源。最后是要注意隐性资源的开发,比方班集体的环境气氛建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写英语小教材,建立班级图书角和制作班级小报等。通过这种教学互动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展。2.4从专家转换为学友大学英语教师往往被人看作是英语教育方面的专家,教师本身也希望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但在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在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到达促进教学效果,提升自己的目的。要实现这一转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2.4.1建立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和谐师生关系

9、建立的根底就是交往,离开了交往的师生关系可能会成为教育的阻力。教学活动之外师生间的交往、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交流,感情方面的亲近;教学的活动之内的交往,更多的是一种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2.4.2与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在信息技术迅猛开展的今天,大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掌握往往优于教师,他们更擅长多渠道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知识储藏量不见得比学生多。因此,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甚至主动的向学生学习,将自己优异的学习方法,扎实的根本功,对事物的正确看法与学生鲜活的思路,灵敏的头脑相结合。在提升自己的同

10、时到达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愿意要一个能把自己作为平等对象商讨学习的“伙伴,而不愿要一个独断的知识传授者。总之,信息技术环境融入教育领域后,给教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教师要正确的对待这些机遇和挑战,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角色定位,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教学反思,提升自己对新的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为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根底。参考文献【1】Ellis.Rod1997.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735.【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633.【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5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