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94944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如何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然而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渐渐突显出它的不足, 不能很好地跟上新课程改革的前进步伐, 严重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为此 , 根据湖南省“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题指南,结合永州市的教师培训工作的具体情况,“十二五”期间我校决定选择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是2012 年 2014年。二、课题界定1. 关于教师培训模式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在教育领域内,对在职教师进行

2、的以提高专业知识、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为目标的培训机制、内容、方式和方法。其基本构成要素是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方式、方法)与培训管理(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2. 关于培训方法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的行为。培训内容是为实现这种行为所涉及的内容,培训方法则是实现这种行为的途径和形式,包括授权式培训、研讨式培训、模拟式培训等。3. 关于改革改革是对传统模式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城乡普遍采用的培训模式主要

3、有两种:一是办短训班进行短期培训。一期培训班一般开课1015天, 参培教师集中在县以上培训机构(包括培训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参加面授,学完即举行结业考试。像现代信息运用培训、普通话培训等,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二是业余自修和面授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一期培训班时间跨度三四个月半年不等,此期问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将参培教师集中在培训机构面授1。天左右。面授之外,要求参培教师在业余必须自学培训课程。像学科岗位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等,都采用这种模式。国外的教师培训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培训者对学员的培训,这是院校培训模式; 另一类是学员对学员的培训,这是校本培训模式。培训者对学员的培训立足于院校,或以远程

4、教育的方式展开;而学员对学员的培训则是立足于学员所任职学校。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 虽然操作的程序和过程略有区别,本质却相同,大多是以培训机构为主、以参培教师为次,培训机构处于主动地位而参培教师处于被动地位来举办的。所以无论在长处方面还是不足方面,都存在共同之点。它们的长处概括起来有三:一是统一计划,统一课程,统一授课,便于管理;二是培训内容存在理论上比较系统、完整, 参培教师通过努力在理论方面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三是培训时间大多不长,参培教师容易拿到结业证书。但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存在不足也是无庸讳言的,而且十分严重和突出。国内外研究者也早就认识到教师培训模式的不足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从

5、2 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至U 2 0世纪中叶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再到今天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蓬勃发展,国内外的学者们纷纷提出一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也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如美国学者所提出的5阶段的R P T I M模式(即愿意、规划、培训、实施和巩固)。但是这些研究存在着散、杂的特点,把培训模式作为课题来研究的少,大多是在论及教育改革或是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时候顺便进行涉猎,研究得不系统,不深入,甚至观点重复或矛盾。且大多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缺少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四、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价值第一、总结、反思、剖析过去的教师培训模式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弊端,提

6、高培训实效是教师培训的追求。第二、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教师培训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使广大教师真正在短时间内获得想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提升其实际教学效果是我们研究的动力和目标。第三、创新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也是如此, 而作为教师终身学习支柱的教师培训如何创新、实效是培训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应该长期关注、深入研究的问题。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是推动和确保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一定能找到一种 “基于教育发展, 基于教师需求,基于网络环境,优化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优化学习方式和学习指导,优化培训管理手段和

7、方法,提高培训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师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五、课题理论依据1. 素质教育理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全面提升教师的相应素质。2. 终身学习理论:终身学习是21 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趋势。终身学习理论是当代世界各国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3. 教师职业专业化理论: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中国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使教师培训向科学化、规范化、 制度化

8、的方向发展,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和体系。4. 调查研究理论:调查研究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六、本课题的研究目标1.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小学教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培训的需求和期待。2. 运用实验研究,探索包括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校本培训、诊断式培训等 多种形式相结合培训模式,探索高效的教师培训模式。3. 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不断创新能满足中小学教师需求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 为高效的教师培训模式相适应的系列制度和政策的制订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用制度和政策激励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

9、的积极性。七、本课题研究内容(1) 调查、分析国内外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及其实效;(2) 探索适应新课改的教师培训模式;(3) 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方法, 进行改革创新;4)研究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 形成教师培训的系统理论。八、本课题创新之处教师培训对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对教师进行培训要具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的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 教师培训一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师培训无论对教师本人、 对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本研究选择了跟踪某些培训教师,由这样一个新颖的角度出发对教师培训问题进行研究,

10、并将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某些位教师的培训案例深入揭示有关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等问题,由小见大。九、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预计用两年时间完成, 坚持教育科学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的指导,第一步明确调查对象为我市中小学一线教师(计划调查100名) , 并拟定调查大纲,分科分学段分类列出调查项目;第二步根据一手材料,进行科学分析思考,力求找出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第三步探求更为高效的培训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试点,跟踪;第四步对新培训模式及方法的改革进行分析、论证形成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十、研究方法1. 行动研究法:以我校教师培训工作为依托,边参与培训教学边进行研究

11、, 提取对本课题研究的有用数据。2. 文献分析法:通过网络、图书馆及其它有效媒体进行全面的信息检索,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外在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本课题的研究。3. 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表、谈话、研讨会、专题(专人)采访以及综合、 分析等, 完成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的调研分析,全面了解当前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的现状。4. 案例分析法:在调查中精选优秀教师典型,结合参加的各类培训情况,分析总结其成长历程,为今后选择培训模式及方法的改革研究提供参考。十一、本课题实施步骤整个研究为期两年,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2012.10-2

12、012.11 )。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教师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具体措施等,并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现场开题。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2012.11-2014 .2 )。一方面组织参与课题的教师开展认真细致的研究工作,布置课题研究任务,明确研究目标,制作具体的研究计划。 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基础性的调查,提取成功的典型实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性的第一手材料,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争取形成研究特色,准备完成本课题的阶段性小结。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2014.3 -2014.10 )。整理研究材料,汇总过程性资料,总结提炼研究结果,形成最终的研究结题报告,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 成立课题成果编写组,全面启动 “教师培训模式及方法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专题报告的撰写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