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395196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重难点解决妙招设计方案桂林山水教案设计知识与技能:1、通过看图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重点词句,理解漓江水和桂林的特点。2、学习“总一分一总”的叙述方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难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含义,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过程:一、谈话,视频导入,激发兴趣昨天,同学们向老师介绍了家乡的迷风景

2、,其实,这些美景只是祖国壮丽山河的一部分,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名山大川,如:号+称东岳之首的泰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雄浑的黄河,滚滚的长江,明镜般的天池在这众多的美景中却有这样一处(播放桂林山水风光配乐视频),它将山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碧水如镜,倒影翩翩,绿如翡翠,唐代诗人韩愈曾赞美它: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它就是广西的桂林山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进一步去感受桂林山水那独特的美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下面分析课文作铺垫。二、分析课文(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哪句话写的?1、抽生回答:桂林山水

3、甲天下。2、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及作用。甲:第一,甲天下:天下第一。意思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能够学会概括和提炼课文的主要容,提高分析概括能力。(二)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1、 围绕中心句,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适时指导并板书。(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先总的介绍“桂林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最后写游览桂林水总的印象和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总一分一总”的叙述方法。(三)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

4、领悟感情1、教学漓江水的特点。学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回答(课件出示)( 1 )课文描写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一一”画出相关语句。( 2)作者在写漓江水的特点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这个自然段主要描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开头要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起什么作用?读后指名回答,教师适时补充。( 1 )漓江水有“静、清、绿”三大特点。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都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5、。 (逐一展示漓江水三大特点的图片)( 2)作者在写漓江水三大特点时,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3)大海“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迷人。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更独特, 更美丽。 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写出漓江水 “甲天下” 。( 4)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要求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真静啊”一句,轻轻地拉长声音,给人以静的感觉。 “真清啊”一句,读轻声,但比上句的声音稍高一些,略带惊奇之感,让人好像看到了“江底的沙石”。 “真绿啊”一句,声音要响亮,饱满,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时强

6、调“啊”放在句末时的变音读法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对比的描写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分析,和教师的讲解,配合运用多媒体课件精美的图片,帮助学生体会山水之秀,语言之美。图文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锻炼了说话能力。细化指导朗读又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2、教学桂林山的特点(1 )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画出相关语句。(2)在描写桂林山的特点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作者在描写桂林的山时,为什么要先写泰山和香山?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然后回答以上问题,教师结合图片进行演示和补充。( 1 )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描写桂林山的“奇”和“秀”,课文连用两个比喻句 “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

7、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桂林的山很“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的感觉,突出桂林山的“险”。( 2)出示“奇、秀、险”的图片,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引导学生想象还有的山像什么,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翠绿的屏障”、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 3)作者在这个自然段的开头先介绍泰山和香山,采用对比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 4)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部分,学生读后一部分。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 “真秀啊” “真险啊”。设计意图

8、:让学生自学,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自学能力。3、作者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师提问: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联系?这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 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更美了,在这美景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回答:水因山增色,山因水添秀。因为桂林山水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师讲解:舟,指小船;碧波,碧绿的波浪;画,画卷;游,游览。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

9、卷中游览。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桂林山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四)总结全文(1 )根据板书,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播放桂林山水的风光视频,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三、练习学习作者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方法,仿写一处景物。例:我看见过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欣赏过婀娜多姿的垂柳,却从没见过学校这样的黄桷树,学校的黄桷树真高啊,高得(仰起头也望不到顶),学校的黄桷树真大啊,大得(要十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合抱过来),学校的黄桷树真美啊,美得如一把撑开的碧绿巨伞。我看见过() 的花,欣赏过()的花,却从没看见过山坡上这样的花,山坡上的花真多啊,多得() ,山坡上的花真美啊,美得() ,山坡上的花真香啊,香得()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四、作业诵读桂林山水五、板书设计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水静 清 绿桂林山奇 秀 险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