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2018061547.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40839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2018061547.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2018061547.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2018061547.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2018061547.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2018061547.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第四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本学期,北京四中初一年级已经进行了两个语文专题 家国天下”“与 星辰大海”的学习, 请你根据这半个学期所学,完成下面的题目。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要求回答 1-6 题。(共 15 分) 我远来是为这一湖水 王剑冰 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 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 5 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 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

2、么多文化人, 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 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 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足,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 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 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 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

3、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 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 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 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 湖光山色,

4、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 “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 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吗?“”听的是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吗? 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 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 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 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1 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

5、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 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 1938年 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 第十级诸同学由 ”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 朱自清先 “生的题词中也说: 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 ”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 “比作了 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 饭,几乎忘记了吃,夜间睡得很少。为了探寻救国良方,他

6、 qi_而不舍,沥尽心血。历史 “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 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 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 “于是闻先生便得了 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 一下楼”的匾牌。 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立时_(灌,撞)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 只是先生_“”(拿,擎)着他的 红烛 下楼远去了。 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 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 ”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 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 “里说, 一站

7、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 “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 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 ”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后来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回忆说: 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 提,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 然而行。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_,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 ”满诗意。 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 “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 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

8、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 边陲小邑大 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 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 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 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 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有删改) 注释:蒙自:蒙自是云南省红河州下辖市之一,南湖位于蒙自市中心。 1请按照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汉字,并解释加点的字。(2 分) qi_而不舍: qi( ) 舍:( )

9、2本文作者追怀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简洁地描述了 他们所做的事,表现了他们内心涌动的爱国思乡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3 分) 人物 所做的事 情感 周定一 写南湖短歌 面对国难的痛苦 思念家乡 联大女生 家国之思及抵御外辱的豪情 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宣传抗战 唤醒国人收复河山的爱国激 情 冯友兰 朱自清 勉励学子报效国家 闻一多 静心读书不下楼 用文化救国的爱国之情 3请结合语境,选出最合适的字填在第自然段横线处,选项是( )(2 分) 2 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立时_(灌,撞)了满怀。 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_“”(拿,擎)着他的 红烛 下楼远去了。 A 灌

10、,拿 B撞,擎 C灌,擎 D撞,拿 4请联系上下文,在第自然段横线处填入最适合的选项,选项是( )(2 分) A如清流中一段波澜起伏的流水 B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 C如清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 D如激流中一段波澜起伏的流水 5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师生们获得了暂时的宁静,在 “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 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这句话的理解。(3 分) 6“”假如今天的你踏入闻一多先生的宿舍,追寻 何妨一下楼主人 的足迹,相信你定会有 许多的感慨,请结合你所了解的闻一多事迹,表达自己的感悟,不少于 50 字。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要求回答

11、7-12 题。(共 15分) 追赶太阳 杰弗里兰德斯 “” 月影号 唯一的幸存者翠茜迫降月球。最早的救援也需要三十多天时间。 翠茜的降落地点十分接近黄昏线月球向阳面的边界。月球尽管转动很缓慢,却是不 可逆转的。日落将在三个地球日内来临,然而,没有航天飞机在月球上,没有地方可供她度过 “十四个地球日的漫长 月夜”。她的太阳能电池需要阳光来使她必需的空气保持新鲜。一旦太 阳消失,死亡将接踵而来。她该怎么办? 翠茜开始步行,祈祷能够追赶上太阳。 在地球上的话,这相当于一场马拉松。可在月球上,这只不过算是小跑罢了。走了十英 里之后,跋涉带上了一种轻松的节奏:一半是散步,另一半既像是慢跑又像是一只行动缓

12、慢的 袋鼠在蹦跳。她最大的苦恼是这一切未免太单调。 低电压警报的鸣叫使她惊醒。她发现太阳能电池组提供的电流低于正常。只一会儿她就 找出了毛病出在哪儿:太阳能电池组上有一层薄薄的积尘。不是什么大问题,把积尘刷掉就行 了。不过,要是她找不到一种可以防止扬起尘土的步法,她就得每几小时就停下来做一次大扫 除。她再检查了一遍电池组就又迈开了步子。 低电压警报又响了,这么快就又有尘土了吗? 她低头看了看她的里程表,吃惊地发现她已经走了整整一百五十公里。 无论如何该休息一会儿了。翠茜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食品包。食 品包的气密封口是专为她面罩下部的接口而设计的,重要的是不能让沙子进入封口。在

13、把食品 包打开以前,她把真空的封口检查了两遍才把食物条塞进太空服。她咬了一口,食物条硬邦邦 的,微带着一丝甜味。 她眺望着西方的原野,月平线看上去平坦得不像是真的,在几乎伸手可及之处形成了一 幅如画的背景。她心里默默计算着,月球上应该很容易保持每小时十五至二十英里的步行速度, 把睡觉时间也算上的话。也许平均每小时十英里。她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睡觉是个问题。为了便于维修,太阳能电池组被设计成可拆卸式的,可是拆下来以后它 们就不能向维生系统供电了。她终于找到一个方法。把短短的电线从衣服里拉出一个足够的长 度,让她既能躺下,又能把电池放在身边不致把电源切断。她必须小心不使自己翻身。做完了 这些,她才

14、迷糊了一阵子。她醒来时肌肉酸痛,分不清东南西北,然后她忽然记起了身在何处 地球正挂在离月平线一掌高的地方。(甲)她站了起来,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向西面火药 样灰色的沙原跑去。 三天后。翠茜的双脚被靴子磨得很疼。她改变步法,从小跑换成跳跃再转成袋鼠式弹跳。 这使情况有所好转,但还不够。她可以感到双脚开始起泡,却没法脱下靴子来舒散或仅仅只看 3 一看她的双脚。也许她应该在开始步行前就把靴子脱了,在六分之一的重力作用下,疼痛至少 是可以忍受的。再过了一会儿,她的脚干脆失去了知觉。 在史密斯海的西部她进入了一个崎岖地段,遍地都是小山丘。她不得不降低了速度。山 坡上阳光普照,可是环形山的内壁和山谷仍笼罩在

15、阴影里。她脚上的泡破了,刺骨的疼痛从她 的靴子里直传上来。(乙)她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泣,拖着羸弱的身体继续前进。 每天,从混乱的梦境里醒来,回到漆黑的天空与静止的阳光下,打个哈欠,睡眼惺忪地 赶路。抿一口乏味的温水,尽量不去想那是从哪里回收来的;休息,小心翼翼地清扫太阳能电 池组,这是生命。再走,再休息再睡觉时太阳还钉在醒来时的位置上。第二天把同样的过 程重复一遍,然后再重复再重复 向西,一直向西,和太阳赛跑。 地球高高挂在天上,她现在不仰头就看不见地球了。当地球挂在天顶时她停下来庆祝了 一番,她打 开一瓶看不见的香槟酒,向想象中的旅伴们敬酒。现在,太阳高挂在地平线以上, 经过六天的步行,她

16、绕过了四分之一的月面。 十二天后,跋涉开始时的刺激感早就衰退了,只留下了对胜利的坚定决心,连这有时也 蜕变为一种精神安慰。她在一道长长的、弯弯曲曲的峡谷边站住了,它看上去就像一条等待着 暴风雨来填满的河床,但翠茜知道它从来就不懂水为何物,填满谷底的只有尘土,干得像磨碎 的骨头渣子。她慢慢找着路下到谷底,小心翼翼地恐怕摔倒而破坏她娇嫩的生命保障系统。她 已经绕完了半个月亮,但只是走完了好走的部分。从这里开始将全是山脉和崎岖地段,一旦慢 下来让太阳走到了前面,她就死了。 十八天后。的确是走得慢了,翠茜已不能像以前一样从坡上直跳下来了,否则她就得停 下来艰难地修理损坏的太阳能翼板支架。前面也不再有平

17、原,不是巨石遍地,就是环形山的绝 壁。到代达罗斯环形山月球背面的中点时,太阳早就结束了它懒洋洋的上升,逐渐地向前 方的地平线直落下去。异常单调的灰色月面在她脚下逝去。美好的愿望和拼命的赶路不能抵消 太阳正在下降的事实。每天她醒来时,前方的太阳就更低了一些,更直接地把炽热的阳光射进 她的眼睛。(丙)岩石的阴影犹如饥饿魔鬼的爪子向她伸来,即使是最细小的,看上去也恶狠 狠的。 渐渐地,太阳已经快贴上山梁了。黑暗已没到她的膝盖,她摸索着越过隐身在黑暗中的 岩石。只有山顶还在阳光里,她穿过黑暗,像游泳者渴求空气似的把自己拉进了阳光里。 二十八天后。她蜷缩在她的岩石孤岛上,四周笼罩着死亡的氛围,令人_。

18、(丁)翠茜绝望地看着黑暗的潮水慢慢升起包围着她。救援人员在哪里?救援人员在哪里? 三十天后,一束手电筒光刺得翠茜睁开了眼睛,原来是救援人员从远处向她跑来。翠茜 被发现时,纯白色的太空服已被月尘染成了肮脏的灰色,只有在背上七扭八歪的太阳能电池组 被仔细地擦得一尘不染。 (有删改)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2 分) A羸弱(li) 祈祷(q ) 炽热(zh ) 氛围(fn) B羸弱(yng) 祈祷(q ) 炽热(ch) 氛围(fn) C羸弱(li) 祈祷(q) 炽热(ch) 氛围(fn) D羸弱(yng) 祈祷(q) 炽热(zh) 氛围(fn) 8请为第 19段划线处选择合适的成语(

19、 )(2 分) A怏怏不乐 B毛骨悚然 C屏息凝神 D惊心动魄 9翠茜在追赶太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么应对的?阅读文章,请将 表格填写完整。(3 分) 遇到的困难 应对 4 把太阳能电池组上的积尘刷掉 睡觉时需拆卸太阳能电池组 把短短的电线从衣服里拉出一个足够的长度 双脚被靴子磨得很疼 她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泣,继续前进 只有山顶还在阳光里 她穿过黑暗,像游泳者渴求空气似的把自己 拉进了阳光里 10对文中四处划线句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甲句将沙原比作火药,生动地写出了月球上生存环境的恶劣。 B“”乙句用 咬住嘴唇 写翠茜对疼痛和口渴的忍耐,写出了她坚忍的品格。 C丙句将

20、岩石的阴影比作饥饿魔鬼的爪子,描绘了死亡逼近时的可怕。 D丁句用拟人巧妙写出了黑暗逐渐吞噬光明、死亡来临给翠茜带来的绝望。 11翠茜被救援人员发现后会有怎样的表现?请运用至少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描写翠茜的表现。 (3 分) 12阅读夸父逐日,结合本文,从目的、结局、精神三方面对翠茜和夸父追赶太阳的行 为进行比较。(3 分)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 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逐走:竞跑,赛跑。 河、渭 :即黄河,渭水。 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邓林:地名,今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 桃林”。

21、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一)河中石兽 (清)纪晓岚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 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 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 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 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二)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 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 悦,即施行焉。 节选自三国志 13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分) (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 (2)置象大船之上 置: 14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