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14.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41206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14.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14.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14.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14.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狮远重点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201806210214.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定远重点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 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 2B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 在答案纸上。 第 I I 卷(选择题 5656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828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 5656分。) ) 1.如图为某高等雌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2.有关下列两个细胞分裂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产生 1 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2、 B.、中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C. 能产生 4 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D. 均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 3.如图为细胞中多个聚合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 mRNA,b、c、d、e 为 DNA 最终合成的 b、c、d、e 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合成 a 的场所在细胞核,f 代表核糖体 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 mRNA 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A. B. C. D. - 1 - 4.在艾弗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 DNA酶处理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并与 R 型 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 R 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

3、明 R 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 S 型活细菌的 DNA B.用以补充 R 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 S 型菌 DNA 不是促进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的因素 D.“与 以 S 型菌的 DNA与 R”型菌混合培养 的实验形成对照 5.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实了 DNA 是遗传物质该实验成功是由于噬菌体( ) A. 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 只有 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 DNA可用 15N 同位素标记 D. 蛋白质可用 32P 同位素标记 6.某转运 RNA 的反密码子为 C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A缬氨酸(GUA) B酪氨酸(UAC) C组氨酸(CAU) D甲

4、硫氨酸(AUG) 7.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 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 P1。 目前 在 P1 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 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 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 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8.基因型为 AAbbCC 与 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 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 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 和 9 B4 和 27 C8 和 27 D32和 81 9.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

5、其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 别发生于下图中的( ) A. B. C. D. 10.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 F2的分离比可能为 97、961 或 151,那么 F1 - 2 - 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可能是( ) A13、121 或 31 B31、41 或 13 C121、41 或 31 D31、31 或 14 11.假如检测某 DNA分子得知碱基 A 的比例为 x%,又知该 DNA 的一条链所含的碱基中 y%是鸟嘌 呤,以下推断正确的有( ) A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量为 x/y BDNA 分子中碱基 U 的数目为 x% C另一条链中鸟嘌呤是(1- x%- y%) D

6、DNA 分子中碱基 C 的比例为 50%-x% 12.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与 R 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 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 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已形成大量的抗 R 型细菌的抗体 B. 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 S 型菌是由 R 型菌直接转化而来 C. 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 D. 图乙中若用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所得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 13.用 15N 标记含有 100 个碱基对的 DNA 分子,其中有胞嘧啶 60 个,该 DNA分子在含 14N

7、 的培 养基中连续复制 4 次。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 ) A含有 14N 的 DNA 分子占 7/8 B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600个 C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占 1/8 D复制结果共产生 16个 DNA 分子 14.“”自由组合定律中的 自由组合 发生在( ) A. 不同类型的卵细胞与不同类型精子的结合过程中 B. 前期 I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的过程中 - 3 - C. 后期 I 非同源染色体组合被拉向细胞两极的过程中 D. 后期 II着丝粒断裂,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的过程中 15.某生物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12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8、是 ( ) A. 12 B. 24 C. 36 D. 48 16.下图 1、2 分别为某植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则细胞 1、2 所处时期分别是 ( ) A. 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末期 B. 有丝分裂末期、有丝分裂后期 C.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7.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特定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的排列顺序分别代表和体现了 DNA分子的 ( ) A. 遗传信息、特异性、多样性 B. 遗传信息、多样性、特异性 C. 特异性、遗传信息、多样性 D. 多样性、特异性、遗传信息 18.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9、) A.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B. Fl细胞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 C. 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D. F2中有 16 种组合、9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 19.下列曲线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是( ) - 4 - A. B. C. D. 20.人的正常色觉(B)对色盲(b)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对蓝眼(a)显性,为常染 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色盲的 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这样孩子的可能性是( ) A. 1/2 B. 1/4 C. 1/8 D. 1/16 2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

10、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 假说 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 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11 “”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A. B. C. D. 22.下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 2 表示该生物处于 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 1 中 AB段的细胞发生 DNA 复制,DE段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