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342170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名师优秀教案.doc(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学 校 岢岚二中 班 级 205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科 目 生 物 课题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I、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理解生物和非生物,会比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2、过程和方法:在观察、讨论和分析的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分析综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我国生物资源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家乡、珍爱生命的情感和逐渐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II、教学重点:

2、生物的概念和生物的基本特征。 III、教学难点:理解生物的特征并能力用利用生物的特征来分清生物和非生物。 IV、课前准备 :生物特征的相关图片与生物特征相关的资料。 V、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1、情境导入 (1)请每名学生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能重复)。 - 1 - (2)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你们是怎样区分它们的, 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将不同的生物区分开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生物的特征(板书课题) 2、明确任务 ,1) 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理解生物和非生物,会比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2)在观察、讨论和分析的

3、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分析综合的能力。 (3)在了解我国生物资源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家乡、珍爱生命的情感和逐渐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展示实物:鱼(在鱼缸里)、石头、菊花(带有枯枝)等。 2、提出问题: 观察并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总结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吗, 3、设疑,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人是生物吗,珊瑚虫是生物吗,菊花的桔枝是生物吗, 拖把、

4、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 (4)说一说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2 - 三、展示反馈 评价提升 学生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1、有生命的物质称为生物。 2、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泄、生长和繁殖,对刺激做出反应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5、 科学观察的方法有: (1)肉眼观察; (2)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观察; (3)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观察; (4)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 3 - 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4、质疑 文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不能很好的解释,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疑惑: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 A(机器

6、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五、归纳与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4 - VI、作业设计 1、课本第8页练习1、2、3 2、导学方案 VII、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7、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排除身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VIII、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讨论与交流,成功的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学生既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的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学习的过程中中也能列举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兴趣比较浓- 5 - 厚。 不足之处: 对于不喜欢思考和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关注的不够,所以今后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一点 - 6

8、 - 学 校 岢岚二中 班 级 205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科 目 生 物 课题: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I、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过程和方法: (1)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2)初步形成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II、教学重点: 学会调查的一般方法,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III、教学难点:对一些特殊的生物进行分类;撰写调查报告。 IV、课前准备 :设计调查表,准备调查用具

9、。 V、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1、情境导入: 老师:同学们观察到校园内都种了些什么呢, 学生:花草树木等。 老师:这些花草树木与我们朝夕相伴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项调查通过调查活动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大家说- 7 - 好不好, 学生:好 2、明确任务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初步形成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 1、 什么事调查,举例说明那些可以

10、用调查方法。 2、 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3、 调查的范围太大怎么办, 三、展示反馈 评价提升 1、学生交流如何进行实地调查。 2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1、写一份调查后的感想 2、调查全班同学身高、体重算出平均值。 五、归纳与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VI、作业设计 1、课本第11页练习1、2 - 8 - 2、导学方案 VII、板书设计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过程: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4、选择调查范围 5、分组 6、设计调查路线 7、调查 8、归纳 9、整理 10、书写调查报告 二、对调查的生物进

11、行归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分:家禽、家畜、宠物 VIII、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校园环境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有效的降低了调查难度,能让学生的调查落到实处,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大多数学生不仅能书写调查报告,还能意识到校园里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生物很多,应该更多的关爱它们。 不足之处: 上课时间短,调查时间比较仓促,调查到的生物的种类也不全面,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很好的交流表述。 - 9 - 学 校 岢岚二中 班 级 205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科 目 生 物 课题 :第二章 了解生物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2、 I、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能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能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过程和方法:通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初步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 II、教学重点: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III、教学难点:探究实验中饰演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计。 IV、课前准备 :鼠妇若干只或鼠妇图示 V、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1、情境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鱼儿离开水就会死亡,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需要光的植物

13、如果放到阴暗处长势就不好。那同学们能分析出这些生物是受环境中的哪些因素的影响吗, - 10 - 学生思考回答。 2、明确任务 学生掌握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能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能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叫生态因素,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分为哪几类, 2、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响动、植物的生活和分布的,请你试举俩例。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所需要的探究因素引起的, 三、展示反馈 评价提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探究的一般过程,并通过实验“光对鼠

14、妇生活的影响”了解生物与对环境的关系适应于影响。 四、 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结果,进一步组织学生以蚯蚓松土为例,探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五、归纳与总结 引导学生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VI、作业设计 1、课本第18页练习1、2、3、4、5 2、导学方案 VII、板书设计 - 11 -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等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四、生物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 VIII、教学反思 有些同学,捉鼠妇的兴致比较高

15、的,可以利用这样的同学多捉几只。也可以叫这些捉鼠妇能力强的同学介绍经验,让学生了解到鼠妇的生活环境。每个同学准备鼠妇情况不一样,尽量提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寻找,既可以了解到它们生活的环境,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捉鼠妇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 - 12 - 学 校 岢岚二中 班 级 205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科 目 生 物 课题: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I、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 3、情

16、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教育。 II、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描述。 III、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好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IV、课前准备:生态系统的图片 V、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 明确任务 1、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举例说明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总结:无论是什么样的生物,它的生活都离不开环境,也就是说生物都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它要想能够生存,就必须要有它特殊的方式来适应环境,所以生物和环境是不能分割的,是一个统一的整- 13 - 体。 导入:同学们有谁去过原始森林,如西双版纳或是四川的九寨沟,请他为

17、大家来描述一下那里的景色,看看那里都有些什么生物,它们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生答: 师总结:在那样美丽的一个地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些生物会同时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许多生物,它们之间既和谐又统一的发展,在我们生物学上,这样的一个地方就可以叫做一个生态系统。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生态系统。 2、明确任务: (1)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通过学习掌握以下知识: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

18、组成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三、展示反馈 评价提升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 14 -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范围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所以可大右小,例如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校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也可以把岢岚县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再大可以把山西省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还可以把整个的中国、亚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那么请问:你们说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可以大到哪, 总结:请同学们注意,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的统一的整体,前提可是要有生物的 我们在第一章时学过生物生活的最大范围就是在生物圈,所以生物圈是

19、最大的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样两幅图片,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 (1) 图中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右图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生讨论、总结:1、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昆虫幼虫以树为食、啄木鸟以昆虫幼虫为食。2、 腐烂的树桩会消失,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要几十年。 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植物,有动物,有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这些生物的生存还要依赖它们的生存环境。就是生态系统的组成。 2、生态系统的组成 - 15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

20、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生物的生命活动就要依靠这些有机物氧化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植物可以自已制造有机物,不但养活了自己,还为其它所有的动物提供了食物,所以我们给植物一个新的称谓生产者。 (1) 生产者植物 动物依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有些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是植食动物,而有些动物是吃肉的,是肉食动物,但是它们吃的可能就是植食动物,所以是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总之,这些离不开生产者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我们把这些动物叫做消费者。 (2) 消费者动物 随着动物的摄食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我们把这些真菌和细菌叫做分解者。 (3) 分解者真菌和细菌 在一

21、个生态系统中,光有这三种成分还是不行的,因为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它们的环境,所以在生态系统中,除了这些生物成分外,还有非生物成分的存在,如阳光、空气、水等等。 (4)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和水等等 树、昆虫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如果我们把这三种生物连接在一起看,那么就是这样:树 昆虫幼虫 啄木鸟,在这里表示的这三种生物之间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 - 16 - 3、 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例如:树 昆虫幼虫 啄木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为食物,而一种生物可能又被多种

22、生物所捕食,所以使这此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一个以食物为联系的网,所以我们把它叫食物网。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四、拓展延伸 巩固提高 1、下列能够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A、 青蛙吃螟虫,螟虫吃水稻 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猫头鹰捕食田鼠,蛇也捕食田鼠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 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

23、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17 - D、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五、归纳与总结: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3、 食物链和食物网 VI、作业设计 1、 课本第24页练习1、2、3、4、5 2、导学方案 VII、板书设计: ?2、4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植物 生物成分 消费者动物 生态系统 分解者细菌、真菌 的组成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和水等等 三、 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例如:树 昆虫幼虫

24、啄木鸟 - 18 -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VIII、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的交流讨论机会比较多。 不足之处:学生对一些复杂的食物链分辨不清,容易混淆,应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 19 - 学 校 岢岚二中 班 级 205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科 目 生 物 课题: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I、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生物圈

25、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过程与方法: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II、教学重点: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III、教学难点: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IV、课前准备 教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 学 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 V、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 20 - 1、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知道了生物无所不在

26、,那你们知道,这么多的生物都共同生活在哪个共同的家园中吗, 学生解答:地球 2、明确任务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 1、地球的哪些地方有生物,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表面的一薄层叫什么,它的范围有多大,可以分为哪几个圈层, 2、将七大生态系统的分布、作用以及所包含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特点列表进行比较归纳。 3、结合第30页的资料分析、思考:为什么说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展示反馈 评价提升 1、生物圈的范围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归纳与总结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

27、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其它星球不适于生物生存的条件 - 21 - ?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 四、拓展延伸 巩固提高 生物圈给生物的生存提供了( ),其中包括( )、( )( )和( ),以及适宜的( )和一定的( )。 五、归纳与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VI、作业设计 1、课本第32页练习1、2、3 2、导学方案 VII、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 1、大气圈的底部 2、水圈的大部 3、岩石圈的表面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阳光、空

28、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VIII、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中对生物圈概念的认识及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完全通过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通过活动交流- 22 - 来独立完成的,这时教师及时给予补充和纠正。而在探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分析讨论来共同完成。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尽情的与同学交流,教师给予指点,赞许和鼓励 本次课程改革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权威者,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整节课老师都非常和蔼,融入学生中间,课堂气氛轻松、和谐、融洽

29、,师生间犹如朋友,充分体现了师生关系是“平等中的首席 知学生答题明会耽误时间不能有效调控 不足之处:多种原因导致时间没有把握好,课只充分完成前半节任务,后半节匆忙点到,没有完成设计 - 23 - 学校 岢岚二中 班级 205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科目 生物 课题: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 I、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II、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III、

30、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IV、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e”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V、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1、情境导入 走进新单元 ?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24 - 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2、明确任务 学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能独立使用显微

31、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通过阅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 1、阅读“想一想”“议一议”,推测在使用显微镜时,观察的材料应放置在哪里,哪些部件能将材料放大, 2、对照显微镜的实物,结合教材的图,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动手看看显微镜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3、从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与实际材料有什么差别你, 4、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你,放大倍数与物像的大小、视野范围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三、展示反馈 评价提升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32、)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 25 - 2、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3、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写有“e”字的玻片; ?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动植物玻片标本; ?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33、。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 26 - ?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使学生明确: ?物像是倒像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

34、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注意事项,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四、 拓展延伸 巩固提高 使用显微镜观察是的操作规范: 1、取镜和安装:一手握住( ),一手托住( ),一般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 )的位置上。 2、对光:转动( ),使低倍镜正对( ),然后将遮光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光孔。用( )眼注视目镜内,( )眼一定要睁开,便于画图。转动( )使其对准光源。通过目镜看到一个圆形的亮圈叫( )。 3、观察:把印有字母“P”的薄纸片放在载玻片,制成玻片标本。将-

35、27 - 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象正对通光孔。玻片俩端用压片夹压住。然后从侧面看物镜,转动( ),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快要靠近玻片为止。 4、收镜:实验完毕,将玻片从载物台上取下,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提升镜筒,转动转换器,把俩个物镜( ),将()下降。反光镜移动到()方向,然后按取镜的拿法,将显微镜送回镜箱。 五、归纳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VI、作业设计 1、 课本第40页练习1、2、3、4、5、6 2、 导学方案 VII、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装-对光-观察 VIII、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36、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很感兴趣,动手操作的兴趣也很强烈。大多数学生能较快的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 不足之处:将观察标本上移或左移,看看物像朝哪个方向移,这个问题解决的不够到位;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较少。 - 28 - 学 校 岢岚二中 班 级 205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科 目 生 物 课题:第二节 植物细胞 I、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制作植物细胞的方法;描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通过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能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

37、态度。 II、教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III、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IV、课前准备:洋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不同类型的永久装片。 V、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1、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请一位同学上前演示一下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他同学做评委,进行评价。 学生:一学生上台操作,其他学生观察。 如果我们要观察植物细胞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 29 - 下。 2、明确任务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描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

38、胞结构简图。 二、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学习自主解决下列问题: 1、我们将一个完整的生物材料直接置于显微镜下并规范操作进行观察却什么也没有看到,这是什么原因呢,欲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对实验材料有什么要求, 2、玻片标本按材料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按保存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哪几类,制作玻片标本需要哪些玻璃材料, 3、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三、展示反馈 评价提升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

39、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2、看书本P42的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们的作用,举手问老师。 (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 30 - 片的作用是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3、P43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 (3)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取、展) (4)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

40、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盖)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葱内表皮上,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6)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把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用铅笔画在报告册P14第6题上。 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四、拓展延伸 巩固提高 把下列植物细胞各结构与其功能连线 细胞壁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的粘稠物质 细胞质 里面含有细胞液 细胞核 近似球形 细胞膜 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液泡 最外一层透明的薄膜 五、归纳与总结 - 31 - 由学生总结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VI、布置作

41、业 1、课本第45页练习1、2、3、4 2、导学方案 VII、板书设计 第二节植物细胞 一、 常用玻片标本的种类 切片、装片、涂片 二、 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过程 擦、滴、撕、展、盖、染、吸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VIII、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的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成就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教师没有认真指导学生严格按照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进行操作。 - 32 - 学 校 岢岚二中 班 级 205班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科 目 生 物 课题:第三节 动

42、物细胞 I、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2、过程与方法: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设计实验、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II、教学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III、教学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细胞结构的观察 IV、课前准备 教师:有关视频和适量的显微镜、动植物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 学生:练

43、习本、尺子、铅笔 V、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1、情境导入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玻片标本的制作,哪位同学能用几- 33 - 个简单的词概述一下, 学生:擦、滴、取、展、盖、染、吸 老师: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你想看看自己的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2、明确任务 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不同的动物细胞的形态是否相同,结构上是否有相同点,如果有,动物细胞有哪些相同点, 2、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有哪

44、些, 3、模拟制作动物细胞的模型。 三、展示反馈 评价提升 学习任务一:学习制作动物临时装片 1、阅读教材总结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总结,进一步加深印象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_。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_注意:0.9%的,保持细胞的形态)。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_几下。 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 - 34 - _。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_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 _,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 _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总结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

45、动作步骤 3、教师示范:制作临时装片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 ?如何避免出现气泡, ?怎样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4、学生动手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可使用不同的材料),体会总结制作技巧,教师观察巡视指导。 学习任务二: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认识动物(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尝试画出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简图。 1、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了解动物(人体)细胞的大体形态。 实践与尝试:如何使上皮细胞更清晰, 2、自学教材动物细胞的结构,对照所观察的细胞进行结构辨认。 3、尝试画出口腔上皮的细胞结构。 4、媒体演示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总结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5、总结动物、

46、植物细胞的区别。 实验拓展:布置课下尝试制作动物细胞立体模型。 - 35 - 四、拓展延伸 巩固提高 1、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有( )( )和( ) 2、位于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 ),位于动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 ) 五、归纳与总结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和技巧。 2、总结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 VI、布置作业 1、教材第49页练习 2、导学方案 VII、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动物细胞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擦、滴刮、涂、盖、染 二、动物细胞的形态 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VIII、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教师点拨有机结合,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