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31838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一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任务一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任务一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务一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一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任务一 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规律和影响因素任务目标1、清楚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2、熟悉触电事故发生规律3、熟悉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任务引入一、熟悉致命电流值和安全电压值不同的电流对人体影响是不一样的,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感觉的越强烈,生理反应就越明显,致命的危险程度的越大。按通过成年人体工频电流大小的不同生理反应,将电流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感知电流指人体感觉有电通过的最小电流值。男性约为1.1mA,女性约为0.7mA。2、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的电流值。男性约为16mA,女性约为10mA。3、致命电流指通过人体的电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的电流值。一般情况下为50mA。

2、通过电流的大小是由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来决定的,电压的高低是决定触电危险程度的主要因素,且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电压呈非线性关系,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会迅速下降,通过的电流会急剧上升, 危险程度急速提高; 我国安全电压的等级为 42V、36V、24V、12V、6V五种,对应是干燥环境条件、一般潮湿环境条件、大面积接触带电体环境条件(金属容器内)、水下或特别潮湿环境条件。二、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应对的措施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主要由以下三个条件构成,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触电事故才会发生,掌握触电事故发生的条件,对避免触电事故发生是重要。条件一:人体和电源构成闭合回路这是构成触电事故最主

3、要的条件,如图1-1-1所示,操作人员穿绝缘鞋和工作服、戴绝 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垫绝缘垫、使用隔离变压器等;这些都是在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不 形成闭合回路的有效措施。条件二:人体触及带电体的两点之间电压超过安全值在人体容易触及的地方或电器使用安全电压;电气外壳或架构采取保护接地或保护接 零;这些措施都能降低接触电压。条件三、致命电流通过人体持续一定时间触电现象经常发生,但大多都没有演变成触电事故,主要的原因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 在摆脱电压时能迅速脱离电源;安装漏电保护器能有效限制触电者触电的持续时间。三、触电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1、6s 9月份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气温高,人体穿短袖短裤,触及带电

4、体几率增大,穿拖鞋而汗多,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而且这段时间多雨、潮湿,地面导电性增强,电气设备绝缘电阻下降,触 电危险程度加大;其次,这段时间是用电的高峰期,接触电器几率增大,触电机会自然增多。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低压设备数量远远多于高压设备,且缺乏电工知识者接触一般都是低压设备; 应当指出,在专业电工行业中,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要多。3、便携式设备和移动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这些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下工作, 接触电阻小,且触电时会握的更紧, 摆脱电源 困难;移动的设备特别是电源线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此外,接地措施不容易到位,PE线N线容易弄错也是原因之一。4、电气接头部位触

5、电事故多主要原因是接头部位机械牢固性差、绝缘强度低、接触电阻大发热厉害、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等,极容易出现接头损坏而出事故。5、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触电事故多主要原因这些人是主要操作者,经常接触电气设备,而且,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 心浮气躁,责任心不强也原因之一。6、农村的、违章操作的触电事故多据部分省市统计资料表明, 农村触电事故是城市的 3倍,主要原因安全教育不够,电气安全知识缺乏,安全制度不严,安全措施不完善造成的。四、影响触电严重程度的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电流、电压这两个主要因素以外,还有下列因素:1、电流的持续时间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的长短关系很大,由于电流对

6、人体的组织的电解作用和电流通过人体的发热,使人体电阻逐渐下降,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增大,对人体组织破坏更加剧烈,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所以通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就成为能否挽回 生命最关键因素。2、电源的频率工频50HZ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直流和高频人体可以承受更大一些的电流值。3、人体的电阻值人体的电阻分内部电阻和皮肤电阻,人体内部电阻的固定的,一般约为500 Q,皮肤电阻取决于表皮角质层的厚薄、皮肤的干燥程度、皮肤的清洁情况、接触电压高低而变化、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等密切关系;表皮角质层厚、皮肤干燥、接触电压低、接触面积小、接触 压力小,这些都会使人体电阻变大,触电伤害程度就减轻。4、电

7、流通过的不同途径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时,危险性最大;实践证明,从左手到脚是最危险的,依次是右手到脚和双手之间,危险性最小是双脚之间。5、人体的健康状况人体的健康状况是决定触电伤害程度的内在因素,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等,触电会诱发原有疾病发生,在相同的触电条件下, 比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要严重的多。任务实施1、案例教育案例2009年7月份,在浙江省三门县六敖乡九州造船厂发生了一起触电身亡事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位四川籍年轻打工者,躺在船(钢铁造)上一个狭窄电线管道内干捆扎电线工作,工作了一些时间后烟瘾犯了,因找不到打火机,叫下面的一个工人,把电焊机的龙

8、头递给他点烟,但这个工人递给他龙头后就出去了,就剩下他一个人用龙头在船板上方短路加热焊条,用来点烟(这种做法电焊工时有发生),结果一不小心龙头掉在胸口上,因他是躺在船上一个狭窄电线管道内工作动弹不得,再加上夏天汗出后大面积接触, 接触电阻很小,通过人体电流就较大,这个打工者触电身亡。案例二2010年6月份,在浙江省三门县园里村银河纸业公司发生了一起触电身亡事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位本地50岁左右员工用水泵从旁边的小溪中抽水冲洗厂房,不小心把水冲到正在工作的电动机上,造成漏电,因满地是水,又穿一双拖鞋,触电事故不可避免发生了。在进行停产整顿安全教育时,发现地上安装有好几台电动机,而且地非常潮

9、湿,奇怪是整个厂房没有安装一个漏电保护器,问其原因,安装漏电保护器后经常跳闸,造成纸张断裂,所以不安装。2、案例分析案例一主要违反电工操作规程有: 、在工作面狭窄,操作者易大面积接触带电体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内等安全电压为24V,而电焊机的空载电压一般为 70V左右;像上述工作环境用电焊机龙头点烟存在很 大安全隐患。 、带电操作时要求有二人在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当触电发生时,有人可以尽早发现并实施急救。像上述情况,如果旁边有人,尽早发现并实施急救, 一般情况下不会死亡。案例二主要违反电工操作规程有:主要是安全措施不到位, 、工作现场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工作人员没穿绝缘鞋。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