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求视野下的应用型大学人格素质教育策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32614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需求视野下的应用型大学人格素质教育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需求视野下的应用型大学人格素质教育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需求视野下的应用型大学人格素质教育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需求视野下的应用型大学人格素质教育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需求视野下的应用型大学人格素质教育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企业需求视野下的应用型大学人格素质教育策略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 方面毕业生难以就业, 一方面企业难以招聘到具有企业所需要的 工程素质的毕业生, 我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毕业生的 工程素质要求产生了较大的偏差。 要减小或消除这种偏差, 弄清 企业到底需要具有什么工程素质的毕业生, 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达 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应用型大学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一、现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素质特征1. 相关文献对企业所需人才素质特征的分析。 企业对人才的 需求是多样化的。 有学者通过对近年来 170 多篇文献中提到的企 业所需人才的素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 80 种素

2、质特征 在此类文献中被提到,而创新精神、忠诚敬业、专业技术、积极 进取、品德高尚、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管理能力、竞争意识、 责任感等 10 个素质特征出现频率最高。通过分析企业对人才要 求 80 种特征中的前 20 项素质特征,并将这 20 项素质特征进行 归类后发现:人格素质占 56.84%。人格素质中包括创新精神、 忠诚敬业、积极进取、团队合作、竞争意识、责任感、活力、诚 信、事业心、奉献精神、踏实。知识素质占22.07%,知识素质中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能力素质占10.71%,能力素质中包括管理、学习、工作能力。思想素质占10.38%,包括品德高尚和政治素质。2. 基于文献分析后

3、的结论。 人格素质最受关注企业在用人 时首要关注的是人格素质。人格是指一个人多方面特质的总和, 既包括一个人性格、 气质、能力等方面的特质, 也包括一个人知、 情、意、行等道德品质方面的特质。一个人的人格素质不健全, 其文化、智能、品德、劳动、生理等方面的素质便难以发展到高 水平。因此,企业最关注的是人才是否具备诚实守信、 忠诚敬业、 团队合作、抗挫折能力等良好的人格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 并重,专业知识是胜任一个岗位的基本前提, 能力的强弱会影响 完成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企业在挑选人才时,不仅对文化层 次和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 还普遍要求大学毕业生熟练 掌握某项专业技能, 有较强的

4、应用技术能力, 而且上岗就能“顶 用”。同时,许多企业还很注重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希望他 们能在岗位上不断学习,胜任不同的岗位。当然,思想品行是否 端正,是否有一定的政治素养,也是企业考评人才的一个要素。二、应用型大学及其人才培养目标1. 应用型大学的由来,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 众化教育转型的时期, 传统的高校形式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大众 化的需求。近几年间,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应用型大学应运 而生并快速发展。 我们把这类与经济、 生产第一线和地方大众生 活紧密联系并为之直接服务, 侧重于科技应用方面的知识、 技术 和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校称 之

5、为应用型大学。2.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简单地理 解为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在单一学 科领域中培养人才, 这使得人才知识结构单一, 知识面比较狭窄, 适应性较差。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 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工程技术领域的建设、管理、 服务、生产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 运行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既要考虑未 来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更要立足社会,满足科研、管理、生产部 门对人才的现下需要。三、企业需求视野下的应用型大学人格素质教育策略1. 营造诚信氛围, 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6、 一是要创造良好的 校园诚信环境。 通过校园主流媒体加大诚信文明宣传, 歌颂正面, 抨击反面, 让学生时刻受到激励和熏陶。 同时学校还要制定必要 的制度,把诚信作为学校行为的基本准则,规范师生的行为,特 别是与学生相关的活动绝对不能作假。 二是要建立完备的信用体 系和奖惩制度。诚信道德的养成,不仅要有环境的熏陶,还必须 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作保证。 学校应为每个学生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 绩、信用记录以及奖惩状况, 并依据信用档案作为学生评优评奖、 入党保研、升学就业、助学贷款等工作的重要指标。2. 倡导正确交往, 建设学生的健康人格。 良好的人

7、际关系不 但能使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乐观,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使他 们的情感、认知、意志过程协调发展,个性健全发展。因此,人 格培养一定要注重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主动社交的意 识,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锻炼其社交能力,为他们形成良好的 人格奠定基础。首先,帮助学生学会用理解、宽容的态度与人相 处。这是于人于己都有利的交往原则,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 注意不为小事斤斤计较, 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 在平时的言谈举 止中,要学会处处表现出真诚、平等和热情。其次,帮助学生学 会主动与人交往。 人际交往活动是相互的, 主动交往是建立良好 人际关系的前提, 孤芳自赏者是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

8、再 次,帮助学生学会合作。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和各学科知识相互 渗透的条件下, 个人的孤军奋战很难再有多大的作为, 合作精神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大学生学会真诚、坦率地与人相 处,学会在和他人的互相合作中, 主动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学会正确解决合作中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激 烈的世界竞争中团结协作,发挥积极的作用。3. 锻炼抗挫折能力, 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生道路不会一 帆风顺,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困难和 挫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束手无策, 被挫折击 垮。为此,要组织抗挫折的活动, 使学生受到熏陶和训练。 这样, 不仅能使

9、学生“自我求成”、 力争上游的能力机制发展得更为强 烈,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逐步形成敢于拼搏、勇于挑 战、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优秀人格品质。首先,提高学生对挫 折的认识。人生逆境十之八九, 要让学生懂得挫折是客观存在的, 亦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同样的挫折, 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结 果。正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 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寸步难行;对于强者却是垫脚石,使你站 得更高。”通过正确引导,使青少年对挫折有一个完整的认知。 其次,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待挫折和失败, 要让学生懂得来自逆境的压力恰恰有利于促进 自身的成长。 人

10、们在逆境中, 往往拿出比正常情况下多几倍的智 慧和力量去为改变逆境而奋斗, 从而就能使蕴藏的潜力更充分地 发挥出来。再次,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学生在遇到困难与 挫折时, 通过运用一些心理上的措施或机制, 可以帮助学生学会 运用自我调节的方式,学会合理宣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提高 挫折承受力。4. 加强人文教育,健全学生的健康人格。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 由于多 元化的误区, 信仰危机的出现, 一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相对较 低。人文素质教育要创新教育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学 生的心理问题着手, 从根本上解决道德问题。 人文知识结构对人 的

11、心理素质培养和提高起着积极作用,学生个体良好品德的养 成、正确生活态度的确立与其良好的人文知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 系。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有助于提高人格素质教育的 实效性,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使学生能洞察社会、完善心智、净化灵魂、通晓人生、健全健康 人格。5. 打造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健康人格。文化,不像制度和 技术那样容易模仿, 它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 但优秀的文化一旦 形成,又往往构成最持久的竞争优势,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对 于人格素质教育而言, 学校的教育环境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 响。校园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 就是对于人格

12、熏陶有十分重要的“软环境”建设。 应用型大学在 寻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 应积极利用文化这块阵地, 坚持 对校园文化的重视及引导, 不断扩展校园文化的领域, 发挥校园 文化的主体作用, 要利用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 广泛开展内容丰 富多彩、健康向上、形式独特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健康快乐的 校园文化氛围中,认知深刻,情感获得升华,个性深刻陶冶,意 志深刻锻炼,人格得以健全。应努力加强校训、学风建设,充分 发动网络、 报纸等媒体的作用, 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人文氛 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导向功能, 努力构 建“文明、优美、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充分创造一种文化 育人的良好氛围。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此类学生的培养, 既要有 前瞻性, 还要考虑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走向, 更重要的是要立足 于现实, 不可脱离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 应用型大学只有牢牢 把握住这一导向, 通过加强切实有效的人格素质教育, 才能真正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技术过硬、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