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贵阳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阜新) 下列数据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初中生所受重力约为50NB .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50kgC . 学生在校园内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 . 让人感觉舒适而温暖的教室内温度约为252. (2分) 如下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 球拍对乒乓球的力 B . 斧头对木柴的力 C . 手对弹簧的拉力D . 手捏橡皮泥的力 3. (2分)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
2、水,将B管向右倾斜,稳定后B管中的水面将( ) A . 高于A管中的水面B . 低于A管中的水面C . 与A管水面相平D .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4. (2分) 电动车已成为短途交通的常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水平道路上减速行驶时,电动车的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 . 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电动车是运动的C . 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D . 电动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的上部向后仰5.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 镊子B . 剪子C . 钳子D . 起子6. (2分) (2014梧州) 如图所示是今年4月
3、8日南广高铁南宁至梧州首趟高铁动车组列车驶出南宁火车站的情景当列车行驶时,人必需站在安全线之外,这是因为列车行驶时速度较快,导致其附近的空气( ) A . 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容易把人吸向列车B . 流速变大,压强变大,容易把人吸向列车C . 流速变小,压强变大,容易把人吸向列车D . 流速变小,压强变小,容易把人吸向列车7. (2分) (2018柳州模拟) 如图所示,某人挑600牛重物沿长直水平路面匀速前进5米,则该人对重物做的功是( )A . 0B . 5焦耳C . 600焦耳D . 3000焦耳8. (2分) (2017盐城模拟) 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 A. 处由静止滚下经过 B处.最终
4、停在粗糙水平面上的 C. 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小球由A处运动到B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B . 小球由B处运动到C处阻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状态C . 小球由A处运动到C处的整个过程中做减速运动D . 小球停在C处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 (2分) (2017八下抚宁期末) 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2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A . F甲小于F乙B . 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C . 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D . F甲做功的总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总功率10. (2分) (2018安徽模拟
5、) 在两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其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如果试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 ,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则(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共6题;共12分)11. (2分) 摩擦力是两个_的物体,当它们做_时在_上产生的一种_的力 12. (2分) (1)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a),在雪地上滑行需要穿上滑雪板是为了_;如图(b),用管子吸饮料,是利用了_将饮料吸入嘴里的(2)铝和铜相比较,_更合适做家庭电路中的导线材料:为了安全用电,用电器的外壳必须接_;超导材料_做电热器的
6、发热体(填“能”或“不能”)(3)如图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_(4)如图所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力示意图_(5)在如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并联电路图_13. (2分) (2016八下兴国期末) 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并洒水时,它的动能_,机械能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 (2分) (2016成都) 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
7、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 (2分) (2018八下开州期末)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在第4s时刻,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_N,在35s内,推力对木箱所做的功为_J。16. (2分) 辽宁号航空母舰满载时排水量达7万吨,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_N,当舰载机起飞后,航空母舰所受浮力将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水=1l03kg/m3g取10Nkg)三、 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共2题;共10分)17. (5.0分) (2018八下孝感期末)
8、 如图所示,由航空工业六O五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海鸥300”轻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总质量为4000kg,可载乘客46名,该机配置有高性能的发动机和先进航空仪表设备,可用于公务飞行、货物运输、海岸巡逻等。求:(g取10N/kg) (1) 飞机停在水面时,机身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2) 飞机在空中以36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时,在水平方向飞机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飞机重力的0.1倍。以这一速度飞行时,飞机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18. (5.0分) 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吊起重为400N的货物,工人施加的拉力为250N,货物在10s内被匀速竖直提升了2m求:(1)拉力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四、
9、综合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8分) (共7题;共28分)19. (4分) (2017广州) 某比赛、两选手分别用六根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条搭建了甲、乙两木筏如图1所示,两木筏静止在水面 (1) 以点代替木筏,在方框内(图2)画出甲木筏的受力示意图 (2) 甲木筏的质量为100kg,底面积为2m2,求甲木筏浸入水中的深度(水=1.0103kg/m3,g=10N/kg) (3) 甲木筏所受浮力_乙木筏所受浮力(选填“”“=”“”)写出你的分析过程_ 20. (4分)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
10、理,其原因是:_。 (2) 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3) 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21. (3分) (2017谷城模拟) 图甲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质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块 (1) 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准确地测出物体
11、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沿水平长木板_滑动 (2) 他们通过用乙、丙所示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保持_一定时,_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3) 小强对小刚说:“我只要用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小强的做法是_,重新做一次实验 (4) 小刚和小强都感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思考小刚提出,如果按图丁来改进实验装置,实验效果会显著改善,请写出这样改进的好处:_ 22. (3分) (2017九上江阴期中) 根据“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刚开始实验时,杠杆处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状态,可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
12、移动,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是为了消除杠杆_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读出力臂值。 (2) 开始实验前,某小组同学准备了钩码、挂钩、刻度尺、支架(铁架台)、带刻度的杠杆等,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缺少的器材是_. (3) 某小组用的钩码每个重1N,杠杆上每格长度为5cm,做了三次试验,前两次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三次实验情况如图(a)和(b),请你把所缺的实验数据记到下表中.试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30.2040.15250.0510.2530.220.1根据实验得出结论:杠杆平衡条件是_.23. (4.0分) (2017八下正定期末)
13、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比较图,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 (2) 在图与图中保持了_不变,得到的结论是浮力大小与_有关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 24. (5.0分) (2018兰州) 如图所示为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至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至B位置,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根据所做实验进行分析(g=10N/kg):(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拉力F所做的功为_J。 (2)
14、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5. (5.0分) (2018八下江海月考) 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1) 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了_问题; (2) 重新组装器材后,他用手指轻轻按压橡皮膜,若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_,则说明故障已排除; (3) 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有关; (4) 接着小明要探究液
15、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不变; (5) 小明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原因是:_。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共6题;共12分)11-1、12-1、13-1、14-1、15-1、16-1、三、 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共2题;共10分)17-1、17-2、18-1、四、 综合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8分) (共7题;共28分)19-1、19-2、19-3、20-1、20-2、20-3、21-1、21-2、21-3、21-4、22-1、22-2、22-3、23-1、23-2、24-1、24-2、25-1、25-2、25-3、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