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40167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我的第一本书说课.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我的第一本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忆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示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具特色。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 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本文语言 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要理解本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蕴含,并不太容易。因此,本

2、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定为: 1、识记字词,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2、品味重点语句,感悟作者对“第一本书”的独特情怀。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学会思考人生。其中2、3均为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阳光课堂” “五步对话”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活动。课前要求学生按照预 习学案的提示,做好学习准备。课堂上,采用导读法和研讨法来解读文本信息,以学生为学 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讨,老师只做必要的点拨和总结。三、教学流程:(一)设疑导入有谁还记得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也许很多人已经把第一本书给遗忘,给丢失了。但是,本课的作者牛汉先生,在历经坎坷、饱经沧桑之后,为什么会满怀深情地去追忆他

3、的第一本 书呢?他的第一本书为什么会让他永志不忘,难以释怀呢?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 走进牛汉先生的童年生活,去感受作者对“第一本书”的独特情怀,探寻一下其中的原因(屏幕 出示作者档案) 设计意图:导入语力求信息量最大化,同时设置悬念,便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交流分享 展示预习成果(生生对话)预习检测卡(满分30分)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10分)酿 )似()和查()背狂()读哄堂大笑()2 .成语解释(10分) 翻来覆去: 知书识礼:3、作者档案(10分)牛汉( 1923),原名,蒙古族是 诗派的重要成员代表诗作«»我们学过他的。完成预习检测

4、卡后,请大家大声齐读,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屏幕出示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将预习成果以检测的方式展示出来,并进行打分,便于调动学生课前准备的积极性,当然,生字新词音形义的识记也在这一环节得以巩固。(三)聚焦文本一一理解内容和情感(师生对话)“事”、“情”这三个1、整体感悟:本环节提纲挈领,使学生明白:这节课将围绕“书”字,来解读文本,解读作者、请学生速读全文,找出本文的叙事线索一一“书” 、设问:围绕“我的第一本书”作者回忆了哪些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中蕴涵什么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2、重点研读之一一“书”的书”的句式来概括(用文中语句概括)(2)

5、.裁成两半的书(4).与众不同的书请学生用“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 学生可能有以下答案:(1) .“我”的第一本国语书(3).父亲为我们修补的书当学生答案浮于表面时,需要老师点拨。点拨语:找找作者直接表达对“第一本书”情感的语句“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他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 崇敬的心灵去赞美。”“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 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课堂小结一: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六十年前的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的、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实在应当写写的书,如文

6、本中第一段作者朋友的话:“课本有什么好写的呢?”是不是在围绕“第一本书”所发生的故事中,作者体会到了哪些别样的东西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这是考查阅读能力一项重要标准。 3、重点研读二一“事”请学生默读全文,概括出围绕“第一本书”作者叙述了哪些事情?体会到了哪些别样的 东西呢? 四件事情:(1).父亲要“我”拿书(2). “我”找元贞要书(3) .父亲替“我”抄书(4). “我”带狗背书学生答案很可能与之不完全吻合,不必强求统一应珍视学生个性阅读,个性表达。“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是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此理解,较为容易

7、。课堂小结二: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艰辛的、充满苦难的,我”把书裁成两半,一半给了爱读书却没有书的乔元贞;“弄不成” 身为一个教师,却弄不到算术和常识;乔元贞这样聪明好学,却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哪有幽默可言?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也有“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乐在取名,百成与不成的对比, 趣味横生;乐在童趣,人与狗之间的默契,“双簧戏”、“陪背”。设计意图:语言概括的能力,同样也是考查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种阅读方法中, 默读法是比较快、也比较适合语言概括题,引导学生选择默读法,省时高效。,更是4、重点研读三 一“情”过渡语:我们说,这篇课文,深深打动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关于这本书的“故事”

8、因为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情感。 那么, 作者在书中蕴涵了哪些情感?请再次细读文本, 试 着总结出几种情感。( 1) 、父子之情( 2) 、同学、朋友之情( 3) 、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4) 、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细读文本品读人物性格,体味情感。课堂小结三:作者的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谊、童年的乐趣,当我们围绕“书” 、“事” 、 “ 情”这三个字解读了文本,解读了作者之后,我们看文末为什么要说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 如果不写, 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 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此时再来研讨“人不能忘本”之“本”有几层含义?5、重点研读四“本” (小组讨论)请大

9、家畅所欲言:说说各自对这一句子的理解。课堂小结四:作者最后说 “人不能忘本” ,巧妙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方法, “本” 一方面指那第一本国语课本, 它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书中镶嵌着父亲的深情、 同学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它见证了我的成长,引领“我”朝着新的人生之路前进。如果这本书不写出来, 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 变得毫无价值, 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忘记了过去,即忘本。因此, “本”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四、探究提升借鉴写法(对话作者)请大家思考: 作者在文章的中间为什么要用插叙手法介绍 “乔元贞的父亲 “呢?为什么要在文章的结尾用补叙手法交代 “他一辈子挎个篮子在附近几个村里叫卖纸烟、 花生、 火柴等小东西”呢?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补叙、插叙的作用,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五 、课堂回眸(对话自己)请大家回忆、总结本课内容,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结束语: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 生活是一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 还是喜悦, 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生活的点滴,就会积淀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而丰盈的人生岁月。附:板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牛汉事 书 情(人不能忘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