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幼儿教育]浅析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的实施.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40430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幼儿教育]浅析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的实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美,幼儿教育]浅析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的实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美,幼儿教育]浅析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的实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美,幼儿教育]浅析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的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幼儿教育]浅析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的实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的实施【摘要】幼儿往往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完善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实施美 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则重点对幼儿教育中美 术活动的实施进行探讨。【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活动:实施当前的幼儿教育发展中,应当积极利用幼儿与生俱来的艺术创造潜能,合理利用美术活 动这一良好的教育途径,完善幼儿的心理需求,进而促进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发展。笔 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对新时期美术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应用进行解析。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1)物质环境。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创设环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而不 仅仅简单摆放和

2、展示作品的过程,而是在了解幼儿相关方面的需求及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个创造过程,此外,还应当讲求给幼儿自由的空间,材料要难易适度且丰富多彩。具体的 实施过程中,在提供材料上吸引幼儿共同搜集,并且要讲求老师提供的材料应使幼儿不用太 复杂的技巧,就可以探索出自己的喜欢的东西,进而获得满足感。为了能吸引幼儿更多都直 接参与活动,老师提供的材料不能过于复杂和精细,且要赋予变化,通过颜色鲜亮、形状易 折等特点引发幼儿的兴趣。总而言之,在材料上,小到纽扣、绿豆,大到纸箱等,要能发现 生活中的一些可以作为教学材料的物品,如要丢进垃圾桶的干净废品等,可将其给予幼儿, 成为触发幼儿创造灵感的触点。对于现阶段的

3、幼儿来说,其创造大多数是从模仿开始的,如 在一次“漂亮的服装”美术活动中,我将收集到的报纸、酸奶瓶、彩条、双面胶还有挂历纸 等分发给他们,让他们在五花八门的材料中选所需物品,开动脑筋,做出心目中的漂亮服装, 结果出现了报纸做的奇异装、卡纸做的卡童装等,在经验一一材料一一成品之前,幼儿的思 维得到了释放和开拓,运用联想思维,组成了不同的物品,在充足丰富的物质环境下,进行 学习创造。(2)精神环境。幼儿教学中,应当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并积极为其提供表现自 己的机会,通过鼓励他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自己,分享自己创造自己的快乐等,促进其 兴趣的培养和创造力思维的养成。在美术活动中,对于幼儿“与

4、众不同”的言行,我们应当 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让幼儿在愉快、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发挥自己的才智。如一次活动 中,一个小孩应该值日负责收颜料,但活动开展很长一段时间后仍然未见他踪影,最后发现 他在厕所地板上用颜料在“作画”,在见到我的时候,小孩子显得恐慌和不安,下意识地将手 藏到背后,面对这种情况,我并未批评他,因为孩子的创造性不应该被抹杀,并特意在班级 卜二空间内开辟了一片供幼儿作画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创作”,形成“瓷砖天天画”这一特 色活动,并讲求对幼儿的赞扬和鼓励,哪怕是他们的作品微不足道,也要不吝啬欣赏的目光 和言语,以激发他们创造的兴趣,使其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参与热情。如一次“可爱的瓶娃

5、娃” 活动中,班级中的绝大多数都采用了贴纸装饰瓶子的方式,但我就发现有一个幼儿用报纸条 给瓶子穿上了 “衣服”,这种方法的创造与改变,使我对他大加赞赏,还对他说他的瓶娃娃打 扮的真漂亮,赞赏他是一个很棒的设计师,而受到表扬的孩子也很激动,展现出了发自内心 的自豪,这一过程也使其他幼儿受到了感染,有的给瓶子穿上了绒线裙,有的幼儿给瓶娃娃 戴上了赤豆项链等等,总之装扮出了千奇百怪的花样,完善了此节美术活动。由此不难看出,微不足道的鼓励和精神环境的创造,对于幼儿处创造的兴趣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幼儿亳无拘束 地表现自己的内心的情感,重视每

6、个幼儿的个性表现及艺术创作,并及时赞扬和鼓励。二、适时介入,培养创造力(1)捕捉幼儿的创造火花。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幼儿所展现出的创造 火花是稍纵即逝的,基于此,作为教师,应当要善于观察,对其及时捕捉,如,有以此美术 活动中,我看到有个幼儿手捧蟹壳反复观看,费了好大的力在上面粘了两根麦管,但他看了 一会儿,还是不甘心地扔在了一边,我问它:“为什么不做下去? ”,这个幼儿讪讪地说:“我 觉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原来,这个孩子想将蟹壳作为兔子的脸,我就引导说,你可以试着 引导说:“耳朵是不是有点长呢?我们能不能将它打个弯?”这样,该幼儿顿生创造的火花, 在完成兔子“耳朵”的基础上又剪

7、贴了三瓣嘴和眼睛,又在后续的美术活动中制作出了 “小 猪头”、“小猫头”等等。(2)教师适时介入,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一次剪纸活动中,经过几次尝试后,大多幼 儿都可以剪出形态各异的“雏形”,经过我对他们的仔细观察,发现幼儿在剪的过程中是只会 从一个-角度去观察,这种形势下,使得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在这个时候,我认 为相应的引导是很必要的,恰巧一个孩子说:“老师,我剪了一只小猫恩、,很像小猫呀, 侧过来看看像什么”这时,有个小朋友急切地说:“老师,感觉像一只小兔子”,这也引 起了其他幼儿的好奇心,他们的探究过程中发现,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也不同, 进而也激发了他们对“雏形”纸的

8、“改造”,逐渐掀起了一股创造热潮,使得教师的适时介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儿童绘画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我们不能用评价成人艺术的眼光 来评价儿童的绘画三、评价有度,增强自信心当前发展大背景下的幼儿教育中,应当注重观察幼儿的独特个性,在美术活动的实施过 程中的作品评价阶段,应当针对其个性特点的不同,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对他们的 所见所想进行理解,以此为方向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如由此美术活动还未结束,一个信心 很足的小男孩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制作,说:“这是我做的会吃垃圾的机器人,这是吞垃圾的 地方,从肚脐眼排放”,这个小孩说的很有激情,对自己的愿望进行了强烈的表达,也激 发了其他幼儿的创造激情,通过教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研究其特点,特 别是在美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有效调动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当从适时介入, 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等多方而给予引导,促进幼儿的更好发展。美术教育活动,不是知识的 港输,而是幼儿想象的驰骋,美的发挥。只要我们加以正确指导,孩子们用七彩画笔定能描 绘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参考文献:2温秋梅.在美术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 (15): 1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