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448733 上传时间:2021-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9、(科学

2、)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 .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 大小。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 体.浮力(等于)重力。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5、(液体的性质)

3、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16 、当液体中溶解了( 足够量 ) 的其它物质时. 如盐、糖、味精等. 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 盐 ) 。17 、 ( 不同液体) 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18、比(同体积 )的水 (重 )的物体. 在水中 (下沉 ). 比同体积的水(轻 ) 的物体 . 在水中 ( 上浮 )。19、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第二单元热1 、有多种方法可以( 产生热 ) 。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

4、法来保暖。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 但 ( 并不是衣服)给人体 ( 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 而 ( 重量不变)。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 受冷时体积缩小. 我们把水的(体积 )的这种变化叫做( 热胀冷缩)。5、 (许多液体) 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 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 )的变化 . 这可以通过我们的( 感官 )感觉到或通过( 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7、 (气体 ) 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 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10 、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 热缩冷胀) 的 . 例如 ( 锑 ) 和 ( 铋 ) 这两种金属就是热

5、缩冷胀的。11、热是一种( 能量 )的形式 . 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 的一端向 ( 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 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 直到两者温度相同。12 、热传递主要通过( 热传导 ) 、 ( 对流 ) 和 ( 热辐射) 三种方式来实现。13 、通过( 直接接触). 将 ( 热 ) 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 热传导 ) 。14 、 (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 导热性能) 是不一样的。像(金属 ) 这样 (导热性能好) 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 而像 ( 塑料、木头 ) 这样 ( 导热性能差) 的物体称为( 热的不良导体)

6、 。热的不良导体. 导热 ( 慢 ). 散热 ( 慢 ). 可以 ( 减慢 ) 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 导热 (快 ). 散热 (快 )。铁是热的( 良导体 ). 空气是一种热的( 不良导体)。第三单元时间1 、 ( “时间” ) 有时是指( 某一时刻). 有时则表示一个( 时间间隔 )( 即时长 ) 。2、钟表以( 时、分、秒) 计量时间. 钟面上的( 秒针)每转动( 一格 ). 表示时间流逝了(1 秒钟 ). 秒针转动( 一圈 )则表示时间流逝了 (1 分钟 ) 。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 ) 个字、看( ) 行字 . 跑 ( ) 米路等。3、在不同的情况下. 我们对 ( 相同时间

7、)( 时长 )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 但时间是以( 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 我们可以( 估计时间). 如每天新闻联播开播的时间是晚七点。5、时间可以通过对( 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 和 ( 投射形成的影子) 来测量 . 一些 ( 有规律运动的装置) 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6、在远古时代. 人类用天上的(太阳 )来计时。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 )单位 ( 天 )。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 )分成 ( 十二)个时辰. 每一个时辰为现在( 两小时 ). 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 个 )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

8、个小时 . 白天 (12) 个 . 晚上 (12) 个 . 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 计时器 )。8、在一定的装置里. 水能保持以( 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 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 水钟 )用来计时。9、通过一定的装置. 流水能够用来(计时 ). 因为 (滴漏 ) 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10 、在滴漏实验时. 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 水的流速是( 不固定 ) 的 . 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 慢 ) 。容器中水越少 . 则

9、水下流的速度就( 越慢 ) 。我们可以控制( 滴漏的速度). 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 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 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 受水型 ) 。古代的水钟有( 受水型 ) 和 ( 泄水型 ) 两种类型。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 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 ) 、 ( 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 有关。12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人们制作的( 计时工具) 越来越精确。13 、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 设计、材料) 等的改进。14、虽然像( 日晷 ) 、 ( 水钟 ) 以

10、及 ( 燃油钟 ) 、 ( 沙漏 ) 等一些简易的时钟. 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 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 )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 精确度 ) 。15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 单摆的等时性). 人们制成了( 摆钟 ). 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16 、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绳的长度) 有关。同一个摆.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摆绳越短摆动越快。17 、摆的摆动快慢与( 摆长 ) 有关 . 与 ( 摆锤 ) 和 ( 摆幅 ) 无关。18 、同一个摆. 摆长越长. 摆动越慢.( 摆长越短). 摆动越 ( 快 ) 。19 、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

11、( 摆长 ) 是指支从架到( 摆锤重心) 的距离。20 、 ( 机械摆钟)是 ( 摆锤)与 ( 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 、 ( 昼夜交替现象) 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 (昼夜交替现象) 与 (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 有关。3、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观点和学说. 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 每 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 地球围着太阳转。( “日心说”)和 ( “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 昼夜交替现象)

12、。 4 、摆具有( 保持摆动方向不变) 的特点。5、 ( “傅科摆”)摆动后 . 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 这可以证明( 地球在自转)。6、 (傅科摆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7 、 (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 ( 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 ). 即 ( 逆时针 )或 (自西向东) 。9、 (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东边早 )西边晚。10 、人们以( 地球经线) 为标准 . 将地球分为(24 个时区 ) 。将通过(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经线 . 定为 (0 度经线 ) 。从 0度经线向东180

13、度属东经. 向西 180 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 度 ) 为 ( 一个时区). 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 小时 ) 。 11、不同地区所处的( 经度差 ) 决定了地区之间的( 时差 ) 。12 、天空中星星围绕( 北极星 )( 顺时针 ) 旋转 . 北极星相对“不动”. 是 ( 地球自转) 产生的现象。13 、从 ( 北极星 ) 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 地轴是倾斜的) 。14、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一这种现象就是( 恒星的周年视差). 它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 公转 ) 。公转的周期是365 天 ( 一年 ) 。1

14、5、 ( 四季的形成)与 ( 地球的公转) 、 ( 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 气温 ) 的不同 . 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 北半球 ). 南半球是斜射的. 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 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 阳光要弱. 所以南半球是夏天 . 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16、 (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 (地球公转)、 ( 自转 )和 ( 地轴倾斜 ) 有关。17、 ( 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 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18 、地球确实在( 自转和公

15、转). 证据不仅有来自( 人造地球卫星) 的观测 . 还有来自( 观察或实验) 的多种现象。19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 自西向东). 周期为 (24 小时 ). 地球围绕( 地轴 ) 自转 . 地轴是 ( 倾斜 ) 的。20、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 昼夜现象)( 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看上去 (北极星不动) 等。21 、 ( 恒星周年视差) 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 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因此形成了( 四季 ) 和( 极昼极夜现象) 。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在地球的南北两极. 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 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 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6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